“江郎才盡”中的“江郎”是誰?“江郎”是真的“才盡”了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江郎才盡這個成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朋友都好奇這個“江郎”指的到底是誰。其實“江郎”正是南朝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江淹,江淹從小就十分聰慧,六歲便能作詩。但到了江淹晚年,他決定罷官回家,有一天夢中江淹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寫不出好的詩句,因為很多人都說他才盡了。這個故事便是“江郎才盡”的由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江淹,還有這個成語背后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確有其人,歷經(jīng)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傳下來一百四十多首詩,但是對于后人影響更大的是其 《恨賦》、《別賦》等文章,不太喜歡文學的朋友,也大多聽說過《別賦》中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江郎才盡這個故事在《詩品》《南史·江淹傳》均有記錄。但是江淹未必是才盡,更大的可能是為了避禍而已。江郎才盡應(yīng)該是江淹給自己編寫的一個謊話。為什么這樣說呢?
一、《詩品》中的江郎才盡
鐘嶸《詩品》 記載:
"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南朝鐘嶸(約468-約518)和江淹幾乎是同時代的人。他說江淹夢到了前輩郭璞,把他的五色筆要了回去,從此江淹就寫不出好的詩文了。
這個故事說江淹的文采來自于前人所授,其實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江淹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善于擬古,嚴羽的《滄浪詩話》特別提到:
擬古惟江文通最長,擬淵明似淵明,擬康樂似康樂,擬左思似左思,擬郭璞似郭璞,獨擬李都尉一首不似西漢耳。
淵明是陶淵明,康樂是謝靈運,左思就是那個寫《三都賦》造成"洛陽紙貴"的人物。郭璞也不是普通人,他是游仙詩的代表人物,游仙詩開山水詩的濫觴,郭璞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人物。
另外郭璞善于看風水,頗具傳奇色彩,還是風水學的祖師爺。
據(jù)說他的墓地建在了鎮(zhèn)江金山寺下的百花洲,老街前些年還特意去過一次,可惜什么痕跡也沒有看到。
二、《南史·江淹傳》中的江郎才盡
《南史·江淹傳》講了兩個故事:
淹少以文章顯,晚節(jié)才思微退,云為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禪靈寺渚,夜夢一人自稱張景陽,謂曰:「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淹探懷中得數(shù)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诡櫼娗疬t謂曰:「馀此數(shù)尺既無所用,以遺君?!棺誀栄臀恼萝W矣。
又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南史》是由隋唐時期的李大師(570年-628年)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年代上比鐘嶸晚了差不多一個世紀。
當時的書籍傳世已經(jīng)不多了,估計江郎才盡的故事流傳甚廣,未必是從鐘嶸《詩品》那里看到的。
《南史·江淹傳》提到的張景陽是西晉文學家,名叫張協(xié),他與兄張載、弟張亢,并稱"三張"。鐘嶸在《詩品》序中將"三張"與"二陸"(陸機、陸云)、"兩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并提,是當時的名士。
張景陽跟江淹要了“一匹錦”,郭璞跟江淹要了一枝“五色筆”,總之是把江淹的才氣都要走了。
于是江淹“為詩絕無美句”,寫不出佳句來了,當時的人稱之才盡。
三、江郎為什么才盡?蕭衍是什么人?
江郎才盡是一個成語故事,有一點玄幻的色彩。在今天無神論者看來,當然是無稽之談。但是江淹后來寫不出佳作來了,這是為什么呢?
根據(jù)古籍記載,江淹是在“宣城太守時罷歸”時做的那個夢。做完夢后,特意跟丘遲說,我偷偷留下了“數(shù)尺既無所用”,我送給你吧。
丘遲是蕭衍的親信之人,蕭衍代齊為帝建立南梁的的勸進文書均為丘遲所作。這種表態(tài)更像對梁武帝蕭衍的表態(tài)。
江淹(444年-505年)經(jīng)歷了宋(420年-479年)、齊(479年-502年)、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三個時代。短短的幾十年中,他看到了數(shù)不盡的血雨腥風。
齊高帝蕭道殺劉宋皇帝建立齊朝,齊明帝蕭鸞殺了侄子繼位,為了保住皇位,在位期間把哥哥齊武帝的后代斬草除根。可以也僅僅在位5年。
梁武帝蕭衍先后殺了齊東昏侯蕭寶卷、齊和帝蕭寶融,建立了梁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停地殺戮之中,王侯將相跟著一批批倒下。
老年的江淹估計已經(jīng)看透了這一切,早就不敢出頭了。但是,跟他的文才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梁朝代齊以前,齊永明時期有著名的竟陵八友“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 ”。這八個人都是當時一流的文學家和詩人。
其中的蕭衍篡奪了齊的天下,他就是后來的梁武帝。在蕭衍繼位以后,原來的詩友們自然要避讓三分。
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約也是蕭衍的心腹大臣之一,曾經(jīng)有一次和梁武帝比才學,兩人比賽關(guān)于“栗子”的典故的多少。二人各自分條寫下,結(jié)果沈約比蕭衍少了三件事。出宮后沈約說自己是故意輸?shù)模瑩幕实圯敳黄?,結(jié)果梁武帝聽說后大怒,后來沈約恐懼而死。沈約時候,梁武帝不肯給他“文”的謚號,改謚號為“隱”。
結(jié)束語
隋朝的大詩人薛道衡有 "暗牖懸蛛網(wǎng),空梁落燕泥"一聯(lián),據(jù)傳說其引起隋煬帝嫉妒而被逼自殺。
三國時候的楊修也有因過于顯露才能,引起曹操的不快,最后丟了性命。
江淹當然不是丟了什么五彩筆才寫不出詩來,應(yīng)該是年齡大了以后,看明白了人情世故?;实圩约壕褪且粋€大詩人,自己又何必出風頭呢?
江郎才盡應(yīng)該是江淹給自己編寫的一個謊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0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