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曹操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孔融大家都知道,那可是東漢的大儒也是有名的大臣,孔融的名號在當時非常響亮,但是就是這么有聲望的人,在公元的208年竟然被曹操給誅殺了,殺了還不算,還把孔融的全家甚至是他的兩個小兒子也給殺了。曹操真的是做的非常的絕,按理說曹操當時是挾天子令諸侯,他當時最需要團結(jié)的就是這些名臣,也是為了堵上天下人的口舌。但是他唯獨對孔融不能容忍,下手也特別狠,原來他們有著這樣的恩怨。
現(xiàn)在他們恩怨最為普遍的說法,無非就是孔融的嘴巴有些賤,經(jīng)常說些對曹操不利的話,后面說曹操大奸臣和亂加害一些忠臣什么的。其實對于曹操來說這都是無關(guān)痛癢的話,并且說他壞話的人多了,這個都是片面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這兩件事。
首先曹操想得到天下就要去打南邊的劉備和孫權(quán),別人還都沒反對孔融就跳出來第一個反對,一個勁的說曹操不是仁義之師,去打仗必敗無疑。這讓誰聽了都會不高興的,三國那個時候人吃人的社會中,孔融這個話可謂是迂腐了。
原來曹操和孔融關(guān)系還不錯,就是曹操剛剛迎接天子的時候,兩個人都振興漢室的理想,可惜的就是曹操后來野心大了,廢除了三公當了丞相,孔融看到后又跳出來反對,這就讓曹操很反感了。他也做出了讓步,可是孔融仿佛鐵了心一樣,在各種場合反對曹操。
這個時候曹操已經(jīng)慢慢的做大,開始想在漢室一人說了算把一些反對力量給鏟除,并且做到震懾作用,而孔融就是這么沒有眼色就這樣迎面撞向了曹操的屠刀之上。曹操的力量越大,他就更加目空一切,從曹操最后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來,曹操在取得了很多勝利以后,他和很多心腹和謀士的話他都聽不進去了,何況天天反對他的孔融呢。
雖然孔融的名聲很大,但是曹操不這么想,他想到的是把孔融給殺死,在這個情況下孔融的名聲大剛好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曹操心想我連孔融都敢殺死,別人反對更要殺全家。何況曹操還聽說孔融和劉備的關(guān)系不錯,以前孫權(quán)那的大將太史慈就去救過孔融,所以殺孔融他也不在乎什么負面影響了。
孔融是孔子的后裔,熟讀詩文,一代名儒,建安七子之首,孔融讓梨家喻戶曉,為何禮賢下士的曹操要殺孔融?孔融這個人很有才能卻又非常自負,剛正不阿又不怕得罪人,其政治主張是一心向漢,看不慣權(quán)臣曹操的一些做為。
侮辱曹操曹操攻破鄴城后,把袁紹的兒媳甄氏賜給曹丕,孔融聽說后寫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給曹操,說:從前有武王伐紂,把妲己賜給周公,現(xiàn)有您效仿武王,將甄氏賜給世子曹丕,又是一段佳話呢。曹操心想我怎么沒聽見這個典故,便問孔融什么意思?孔融回答說:現(xiàn)在可不就是這樣嗎?曹操一聽,這不拐彎罵我們父子嗎?曹操征烏桓,孔融又諷刺道: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少數(shù)民族)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少數(shù)民族)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討伐啊!
政見不同曹操以‘’灑可亡國‘’為由下了一道禁酒令,結(jié)果孔融立馬反對,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反對禁酒,列舉古代圣賢因酒建立功勛,引經(jīng)論據(jù),作為當時的輿論,讓曹操非常難堪。曹操謀求以魏為中心封邦建國,稱公封王,孔融上表朝廷要遵照古時京城體制,反對曹操稱公稱王。對于荊州牧劉表不上貢、仿天子禮儀祭天的處理,曹操主張討伐,孔融上表反對,說要隱瞞。
因言被殺三國時的名篇《物理論》中有個故事,說的是有兄弟二人和另一個人在戰(zhàn)亂中四處躲避,碰上了大雪,糧食都吃完了,兄弟二人為了活命,于是將另外一個人殺了吃掉??兹诰痛耸掳l(fā)表言論,說兄弟倆的做法完全正確,這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兹谶€有個著名的父母無恩論說:父子之間其實沒什么恩情,只不過是一時激情所致;母子之間,只不過是像一個裝東西的瓶子,倒出來就沒什么關(guān)系了??兹诳墒强鬃雍笠幔瑵h朝以孝治國,孔融的言論在當時社會格格不入,讓人難以接收。最終讓曹操痛下殺手,曹操散布孔融的這些言論,以不孝等罪名處死孔融全家。
冤案主角:孔融(公元153年~208年),東漢文學(xué)家,“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少有異才,勤奮好學(xué)。漢獻帝即位后曾任北海相等職,在任期間,修城邑,立學(xué)校,舉賢才,宣揚儒術(shù),時稱孔北海。但因抨議時政,言辭激烈,觸怒曹操,被曹操殺害,株連全家。
冤案特點:身為孔子后人,孔融恃才傲物,言辭得罪當權(quán)者曹操,被曹操嫉恨殺害,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因言獲罪的又一悲劇。
少有異才,大缺實干
《三字經(jīng)》中說:“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千古,是每一個中國人孩提時期學(xué)習(xí)的榜樣。據(jù)說,孔融10歲時隨父親來到首都洛陽。當時,河南尹李膺名聲極大,許多人想見李膺。但是,他“不妄接賓客”,非當世名人和親友不見。10歲的孔融卻偏要見見李膺,李膺請他進來后問道:“你的祖父或父親與我有交情嗎?”孔融答道:“我的祖先孔子與您的祖先李老君(古代哲學(xué)家老子)是師友,因此,我與您有世代交情。”在座的人聽了,無不驚嘆他小小年紀竟如此聰慧,是個“異童”。
成年后的孔融成為東漢末年一代名儒,文章寫得漂亮,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賞孔融的文辭,在孔融死后還懸賞征募他的文章,把他與王粲、陳琳、徐干、阮瑀、應(yīng)玚、劉楨六位文學(xué)家并稱為“建安七子”??兹诘奈恼乱宰h論為主,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但是,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身為儒士的孔融雖有濟危靖難、匡扶漢室之心,卻缺乏政治見識與軍事才能。在任北海相時,他曾多次被黃巾起義軍和袁紹的人馬圍困,以至于“不能保障四境,棄郡而去”。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紹之子袁譚率兵把孔融圍在青州一連數(shù)月,城內(nèi)守兵只剩下百十來人,形勢危在旦夕。待城被攻破之時,孔融自己逃走了,留下他的妻兒做了俘虜。
得罪曹操,全家被殺
由于書生氣太足、鋒芒太露而不見容于當權(quán)者,孔融在仕途上始終不得志。
曹操當政后,孔融又常常寫文章攻擊嘲諷曹操。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鄴城,其子曹丕納袁紹兒媳甄氏為妻??兹谥篮螅瑢懶沤o曹操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辈懿俨幻靼走@是對他們父子的譏諷,還問此事出處。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當然耳?!?br>
曹操曾下令禁酒以節(jié)約糧食,孔融多次反對,還寫了幾篇《難曹公表制禁酒書》,歷數(shù)古代哲王圣賢、文臣武將因酒成事、建立功業(yè)的故事。文章中還諷刺挖苦曹操說:如果酒可以亡國,非禁不可。也有因婦人失天下的,何以不禁婚姻?曹操對孔融很惱火,孔融卻天天和朋友們在家喝酒,并以為杯中常有酒,就沒有任何憂愁了。
比起文章,孔融的言行在當時更驚世駭俗。他時常不穿官服出行,并大放男人繁殖孩子只為滿足情欲、孩子從母體里出生就如同從一個器物中出來一樣,與父母并不存在特殊的恩情等違反孝道的闕詞。
孔融性好飲酒,曾感慨“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但他所交往的人大都是輕浮士人,只會飲酒作詩、高談闊論,干不了也不想干實際的事。例如,孔融非常賞識禰衡,兩人互相吹捧,把對方說成和古代圣人一樣。孔融還上書給曹操,推薦禰衡并稱贊他是英才卓犖,有高潔的志向。雖然禰衡讀書很多,但他狂傲無比,對曹操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曹操對禰衡十分痛恨,對孔融也很生氣,懷疑孔融舉薦禰衡是故意侮辱自己。
更令曹操無法忍受的是,孔融忠于漢室,主張增強漢室實權(quán),多次在公開場合讓曹操難堪,嚴重激怒了曹操。因當時北方形勢還不穩(wěn)定,而孔融的名聲又太大,曹操不便對他怎樣。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并著手實施統(tǒng)一大業(yè)的前夕,為了排除內(nèi)部干擾,最終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違悖孝道”等罪名殺死孔融并株連其全家。
孔融被捕時,全府上下驚恐萬分,而他的兩個只有八九歲的兒子卻鎮(zhèn)定地像平時一樣玩游戲??兹趹┣笄皝碜ゲ兜墓俦胚^孩子。不料,兩個孩子不慌不忙地說:“爸爸,您不要懇求了,他們不會放過我們的,鳥巢傾覆了,怎么可能有完整的蛋?”最終,孔融全家被殺。
文士“清流”,言多遭妒
其實,曹操給孔融定的罪名都屬于聚會、言論等方面的問題。放在現(xiàn)在法治國家,這些問題都不屬于犯罪,更不能因此被判死刑和株連全家??兹谧约涸凇杜R終詩》中對自己的死因歸結(jié)為:“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意思是說話太多了,招致了殺身之禍。即便在漢末,以這些罪名而殺名士也有些勉強。但漢末、三國時代的中國不是法制社會,當權(quán)者想殺誰就殺誰,找個理由還算是客氣的,給了孔融和天下人一個說法。對于沒什么名氣的普通百姓,殺了連說法都不給也是常事。
孔融的死主要是因為得罪了曹操。曹操出身不高貴,他的祖父曹騰是太監(jiān),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yǎng)子。這樣的家庭出身在漢朝很被名門望族的子弟瞧不起??兹谑强鬃拥亩缹O,是當時的名士,自然也瞧不起曹操,對曹操出言不遜。曹操對出身名門的人心懷嫉恨,與他們的矛盾根深蒂固。東漢末年,許多名士都以“清流”相標榜,自命清高,不肯與所謂俗人來往,也不肯和當局者合作。曹操獨攬國家大權(quán),實行個人專政,必不能容忍這些名士和讀書人,因此,堅決鎮(zhèn)壓。
曹操及其兒子也很有文學(xué)才能,曹操寫的詩很有氣魄。在中國古代,帝王如果喜歡寫詩文,大臣們即使比帝王寫得好,通常也要裝傻,不敢展露才華,這樣才能突出帝王的偉大??兹谝栽娢淖园?,必引起曹操嫉恨。殺孔融之后,也起到威嚇其他名士的作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很多,例如,隋煬帝曾自負地說:“天下者認為我繼承皇位,擁有四海,但如果讓我和士大夫同選,我也當為天子?!彼鍩勖恳姷襟@人妙語出自文士,便憤憤不已,進而便置之于死地。大臣薛道衡,因?qū)憽翱樟郝溲嗄唷钡脑娋湓馑鍩鄱屎薅粴⒑Α?br>
案件評析
孔融之死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黑暗專制統(tǒng)治??兹诒粴⒌睦碛芍饕撬l(fā)表了一些言論。但在現(xiàn)代法制社會中,人人有發(fā)表言論的自由。1966年,聯(lián)合國通過的《公民權(quán)利和政治權(quán)利》第19條明確規(guī)定:“一、人人有權(quán)持有主張,不受干涉。二、人人有自由發(fā)表意見的權(quán)利?!北仨氈赋龅氖牵l(fā)表意見的權(quán)利在行使時需承擔特殊的義務(wù)和責(zé)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這些限制只應(yīng)由法律規(guī)定并為下列條件所必需:一、尊重他人的權(quán)利或名譽;二、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公共秩序、公共衛(wèi)生及道德。
即使孔融所發(fā)表的言論可能違反了以上兩個限制條件,挑戰(zhàn)了當權(quán)者曹操的權(quán)威、有損曹操的名譽、于當時所提倡的孝道不相符,但按照現(xiàn)在的法律也未達到犯罪的程度,最多是批評教育的問題,構(gòu)不成刑事犯罪。
孔融作為知識分子不幸生活在中國古代。中國古代識字的人很少,讀書人成為少數(shù)人,成為游離于社會各階層外的一群人,地位極其尷尬。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是協(xié)助帝王治國。但是,只有極少數(shù)讀書人有機會被帝王賞識重用,并且只是作為統(tǒng)治天下的工具而已。一旦形勢有變,為帝王出謀劃策的讀書人就很可能成為犧牲品。與孔融同時代的諸葛亮曾在鄉(xiāng)下種地,他在《出師表》中描寫自己“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后因劉備再三邀請,他才出來工作,最后累死在軍中。當然,孔融作為讀書人,自身也有許多古代讀書人的毛病,諸如自視清高、言語刻薄、瞧不起人,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等。這些毛病也是導(dǎo)致他命運悲劇的因素。
在現(xiàn)代法制社會,人人都有權(quán)利讀書,知識分子不再作為社會中的異類群體,而是融入社會各階層中。如果孔融生活在現(xiàn)在,可能是一個很有成果的學(xué)者??上环陼r~
曹操確實求賢若渴,殺孔融不在乎幾點原因:
第一,孔融和曹操不是一個陣營,孔融對漢室忠誠,并不臣服于曹操,對曹操來講,忠心比才智更重要;
第二,曹操手下不缺能人謀士,才干比孔融強的太多,孔融處處針對曹操,不懂明哲保身,曹操當然不會養(yǎng)虎為患;
第三,曹操的策略是能為我用者,我用,不能用者,寧可殺也不放過,徐庶,楊修就是例子,孔融當然也不能排除在外;
總之,曹操奸雄也,做事肯定是利己的,所以殺孔融也正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1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