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羨是李建成的兒子嗎?李君羨的身世之謎 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至尊紅顏劇照
李君羨是誰的兒子?李君羨是李建成的兒子嗎
電視劇《至尊紅顏》中一代女皇武則天和唐太宗的侄子李君羨演繹了一段纏綿凄婉的愛情故事。歷史上,唐初確有一位戰(zhàn)功卓著的將軍叫李君羨,不過他和李建成根本不是父子,與武則天也扯不上關(guān)系。
李君羨不是李建成的兒子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判斷:
其一、唐高祖李淵的老家是陜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七歲(572年)時承襲父親爵位為唐國公,隋文帝時期曾先后擔任譙、隴、歧三州刺史,隋煬帝大業(yè)年間轉(zhuǎn)任滎陽、樓煩二郡太守,后遷為太原留守,主要活動在關(guān)中地區(qū),而李君羨是洛州武安(現(xiàn)在河北省邯鄲武安)人,據(jù)《新唐書》記載,他先隨李密,后又跟隨王世充,因?qū)ν跏莱錇槿瞬粷M,帶領(lǐng)部屬投奔了李淵。
其二、唐太宗的哥哥李建成是公元589年出生的,到玄武門現(xiàn)變被殺時不過38歲,而此時李君羨已經(jīng)跟隨李世民征戰(zhàn)多年了,由此推算,他的年齡和李建成也差不了多少,不可能是李建成的兒子。
其三、唐武德九年,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事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為了斬草除根,李世民命人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兒子,二人的十個兒子無一幸免。
其四、李君羨早在玄武門事變之前就已經(jīng)成為李世民的部屬,《資治通鑒》中記載,李君羨投奔李淵后,被“秦王引置左右,授上輕車都尉”。他跟隨李世民破宋金剛,討王世充,征,伐劉黑闥,屢立戰(zhàn)功,在隨李世民討伐的時,李君羨被任命為馬軍副總管,受命破王世充的運糧車隊于武牢至洛陽之間,迫使王世充投降,“王世充太子玄應將兵數(shù)千人,自虎牢運糧入洛陽,秦王世民遣將軍李君羨邀擊,大破之,玄應僅以身免?!?。
唐王朝統(tǒng)一后,北方邊塞少數(shù)民族突厥屢犯邊境,李君羨受命出征,每戰(zhàn)均旗開得勝,在《舊唐書·吐谷渾篇》中說:“亞將李君羨率精騎別路,及賊于青海之南懸水鎮(zhèn),擊破之,虜牛羊二萬余頭而還?!薄9?26年,李世民剛繼位,突厥大舉進犯,直抵渭水,距京城長安僅40里,李君羨和尉遲敬德等奮勇作戰(zhàn),擊退了突厥兵,李世民說:“使皆如君羨者,虜何足憂!”意思是說如果大家都像李君羨這樣勇敢,突厥有什么可怕的!后來李君羨擔任左武侯中郎將、封武連縣公,負責守衛(wèi)玄武門。
李君羨雖然戰(zhàn)功赫赫,但下場卻并不怎么樣。據(jù)《新唐書》中記載:貞觀初,金星在白天頻繁出現(xiàn),太史占卜后說是“女主昌”。市井又流傳“姓武的女人要當皇帝”的謠言,于是把朝中武姓大臣或殺或貶。
在一次在宮內(nèi)宴請武官時,讓武官們各說一個酒令,說出自己的小名,李君羨說自己小名“五娘子”,李世民聽了大笑說“你什么女子,這么健壯”,但心里卻因為李君羨的原籍、封地、守衛(wèi)地、官名中都有“武”字而忌諱。不久,李君羨就被貶為華州刺史,李君羨后來與一個叫員道信的人來往密切,此人說自己精通佛道,可以不進飲食。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御史彈劾李君羨與妖人交往,圖謀不軌,于是李世民下詔殺了李君羨。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門。長子,隴西成紀人。
起兵之初,與李世民分別在河東、晉陽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淵起兵,率軍攻略西河,攻打長安。李淵稱帝后被立為皇太子。唐朝建立后李建成又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jié)的劉黑闥,平定山東。
與此同時,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殺死,死年三十八歲,五個兒子也一起遇害。
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謚“隱”,貞觀十六年(642年),又追贈為“皇太子”。
李建成的兒子如下:
長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卒。
次子安陸王李承道,626年被誅。
三子河東王李承德,626年被誅。
四子武安王李承訓,626年被誅。
五子汝南王李承明,626年被誅。
六子鉅鹿王李承義,626年被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1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代善是個怎樣的人為何會被廢除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