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陸遜為什么會被孫權逼死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我們都知道,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除了各個諸侯君主外,只有諸葛亮、陸遜這兩個人被單獨列傳。諸葛亮一生為劉備鞠躬盡瘁,是蜀漢建立的重要功臣。而陸遜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為東吳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到了晚年,他卻被主公孫權所逼死。按理說陸遜對于吳國來說算是肱骨之臣了,但孫權后來卻容不下他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嘛?
對于孫權來說,之所以要逼死陸遜,顯然不是一時沖動。在小編看來,在逼死陸遜上,孫權有多個方面的考慮。原因之一是,呂蒙在任之時,曾多次向?qū)O權舉薦陸遜,在大將呂蒙死后,陸遜便是對抗蜀國和魏國的頭等大將,在軍隊中極受擁護。經(jīng)歷了幾百場戰(zhàn)事之后,陸遜在軍中的聲望達到了頂峰,讓孫權開始感到忌憚。之后為了拿回陸遜的兵權,孫權便封他做了丞相,但是在三國鼎立之勢逐漸成形后,陸遜在孫權眼里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而只剩下了威脅。
其次,作為江東世家大族,陸遜及其家族姻親在東吳擔任要職,特別是陸遜自己,就被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這成為其功高震主,被孫權猜忌的原因之一。當然,對于孫權來說,也不是一開始就防備著陸遜。但是,在周瑜、魯肅、呂蒙等大臣相繼病逝后,陸遜一直鎮(zhèn)守武昌,聲望至隆,而且和東吳的太子孫登,將領步騭、諸葛瑾、潘浚、朱據(jù)等將相交好。而這,顯然讓孫權感到更加不安。到了三國后期,魏蜀吳三家的格局日漸穩(wěn)定后,孫權最終選擇逼死了陸遜。
最后一個原因就是,在孫權晚年,陸遜等大臣非常擁戴太子,這本身就是讓孫權非常惱怒地事情。而且,因為陸遜的位高權重,孫權也擔心儲君登基以后無法掌控這些大臣,所以逼死了陸遜。在此基礎上,孫權之后雖然立了幼子孫亮為太子,不過挑選的大臣卻是非江東本土士族的諸葛恪。而這,有助于之后的東吳君主順利掌握權力。
說到底,孫權在一開始并無心逼死陸遜,畢竟他還是孫策女兒的相公,他也不想自己的侄女早早守寡,所以最初他還是給陸遜留下一些退路的。不過,生為君王,有些擔憂不得不考慮,畢竟一個大將功勞太高,的確很容易威脅到自己的地位。盡管孫權數(shù)次想要給他機會,無奈陸遜一直都功高震主,這讓孫權感到忍無可忍,最后逼死了陸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2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