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有關于韓信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吾悔不用蒯徹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這段話成了一代兵神韓信的絕唱,公元前196年,韓信被呂后蒙騙入長樂宮,斬殺與鐘室,夷其三族,很多人都為韓信感到可惜,可惜的是他曾有機會自立江山,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后悔沒有聽從蒯徹的建議,落得如此下場?
說到這很多人都疑惑了,究竟蒯徹給韓信提了什么建議呢?韓信為何又沒有聽從呢?
公元前206年,劉邦平定周邊勢力,開始與項羽正面對抗,當時韓信建議“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于滎陽”,約定好平定四國之后與劉邦在滎陽會師,對項羽形成包圍之勢,劉邦采納建議之后,分兵給韓信放手一搏。
韓信領兵三萬余人向東進發(fā),開辟另一戰(zhàn)場,獨自掌兵之后韓信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平定四國之亂,自此一飛沖天,韓信滅掉齊國之后,曾向劉邦建議說齊國狡詐,將來必定復起,希望自己能做個代理齊王,掌管齊地。
當書信到了劉邦面前之后,劉邦破口大罵,認為韓信不救滎陽之急,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威脅自己,就要發(fā)怒的時候,身邊謀士勸說如今漢軍處境不利,必須要好好善待韓信,不然他很可能會反叛自守一方。
劉邦反應過來之后干脆讓韓信做了齊王,征調(diào)韓信部隊幫助自己打楚軍,此時韓信麾下有30萬大軍,韓信加入戰(zhàn)場之后,局勢瞬間發(fā)展,剿滅項羽手下悍將龍且,威名遠播,項羽慌了急忙派人游說韓信反漢連楚,在齊地稱王,可以三分天下。
當時項羽謀士勸說“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這短短的幾句話足以肯定了韓信在當時的地位,甚至已經(jīng)成了楚漢之爭決定最終勝負的人,對此韓信不置可否,使者走后,韓信軍中謀士蒯徹站了出來。
對韓信說道“,夫以足下之賢圣,有甲兵之眾,據(jù)彊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而制其後,割大弱彊,以立諸侯,天下服聽而歸德於齊?!?/p>
說白了這段話也是肯定了韓信的重要地位,當時楚漢之爭僵持不下,誰也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取勝,因此韓信才是雙方眼中最重要的幫手,無論他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有獲勝的把握,不過與項羽使者的建議不同,蒯徹認為鼎足而立,等待時機才是最好的選擇。
韓信手握四國之地,一聲號令誰人不聽,何況韓信也能相仿項羽的做法,分封諸侯,這樣一來有威有德,必定會得到眾人的支持,到時候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自己就能做高高在上的君王。
不得不說蒯徹的建議眼光毒辣,與后世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還要高明,畢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雖然最后演變成了劉邦與項羽的二人轉(zhuǎn),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兩人都對韓信抱有好感,讓韓信有了發(fā)展的機會,何況韓信用兵如神,絲毫不遜色這兩人,麾下數(shù)十萬精兵強將,對比常年對峙的楚漢兩軍,在戰(zhàn)斗力上不逞多讓。
先前要求劉邦封王的時候,已經(jīng)是試探了一次,劉邦對項羽根本無可奈何,不然的話也不會封其為王,他們都在拉攏著韓信的加入,如果此時韓信造反的話,或許最后奪得天下的就是韓信了。
然而一向果斷的韓信,此時卻想起了劉邦對自己的好,韓信曾在兩軍中都待過,項羽的冷落與劉邦的重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曾發(fā)誓至死不背叛漢室,并且認為自己為漢室立下汗馬功勞,以劉邦的性格不會為難自己。
公元前202年,劉邦劃陳以東至海廣大地區(qū)為韓信封地,約韓信出兵三面合圍項羽,同年十二月,漢軍40余萬人與10萬楚軍打響了最后一場大戰(zhàn),韓信出奇謀,命將士夜唱楚歌,致使楚軍人心松懈,韓信趁機發(fā)動攻擊,全殲楚軍。
戰(zhàn)斗打完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fā)生了,劉邦迅速收了韓信的兵權,改封韓信為楚王,這個做法耐人尋味,把齊王改封為楚王,看似沒有任何變化,實際上卻是一把尖刀直插心臟,項羽自楚地起兵,在楚國有極高的威信,而韓信是殺掉項羽的罪魁禍首。
劉邦此舉就是為了將韓信與當?shù)匕傩辗指铋_來,沒了百姓支持即便韓信再強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然而此時韓信還有一次反擊的機會,當時鐘離昧來投靠,此人曾是項羽手下統(tǒng)兵大將,也是楚國出身,在楚國有一定根基,如果韓信能與他聯(lián)手,還是能撐起一片天的,奈何當時的韓信沒有任何造反的心思,甚至殺了鐘離昧將他的人頭送到劉邦面前,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忠誠,鐘離昧臨死前曾說“即使今天我死了,你也會步我的后塵罷了”。
韓信還是沒有聽進去,等到事成之后,韓信一路被貶為淮陰侯,憤憤不平的韓信或許有了造反的心思,他曾與陳豨有過交談,說到陳豨鎮(zhèn)守的地方是重中之重,如果有人說陳豨造反的話,或許劉邦不會信,不過難免多次誣陷之后,劉邦會不會痛下殺手。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陳豨兵變,劉邦親自鎮(zhèn)壓,而韓信還沒等到暗中合謀的時候就被人告發(fā),被呂后騙至長樂宮,殘忍殺死,臨死之前才說出了那句話,悔恨自己沒有聽從計謀,實際上如果韓信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自立為王的想法,是有很大幾乎成功的,只不過次次優(yōu)柔寡斷,最終錯失良機,慘為刀下亡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3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