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砬厥蓟实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過程當中,六國英雄豪杰雖未能保家衛(wèi)國,但卻在行刺行動上展現(xiàn)了豪邁氣概。有些行刺甚至歷經(jīng)千年依舊被廣為傳順,今天我們來說下歷史上行刺過秦始皇的三位豪杰。
荊軻篇
荊軻是戰(zhàn)國末期衛(wèi)國朝歌人,喜歡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仗義。游歷到燕國的時候,由燕國豪俠田光推薦給了燕王喜之子太子丹。秦滅趙國后,揮軍直逼燕國南界,太子丹大驚,決定派荊軻前往行刺秦始皇。荊軻在燕國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擅長擊筑的高漸離,另一個就是秦國判將樊於期。樊於期本是秦將,在秦國攻打趙國時期,對戰(zhàn)趙國武安君李牧,結(jié)果大敗,怕秦始皇責罰,于是逃入燕國。荊軻建議太子丹,如果用樊於期的首級和燕督亢(今河北涿州、固安一帶)地圖進獻給秦王,行刺成功幾率會非常大。
當樊於期聽到這個事情時候,為保護燕國、成全荊軻,自刎而死。荊軻帶著太子丹特意為其準備的萃毒的鋒利匕首、樊於期的首級及燕督亢地圖踏上了刺秦之路。太子丹與高漸離等送至燕國邊境,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筑,荊軻高歌附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荊軻的行刺過程是相當順利的,如預(yù)想的一般,當進獻地圖的時候,露出了匕首,荊軻行刺,秦始皇疾跑躲閃。秦王宮上朝不允許大臣帶兵刃,所以滿朝大臣也只能著急,無人能夠上前幫忙。荊軻見狀,竟然改行刺為生擒,結(jié)果被秦始皇反殺。最終行刺失敗。
高漸離篇
燕國滅亡之后,高漸離因擅長擊筑,免于死刑,被秦始皇留了下來。秦始皇欲聽擊筑,命人將高漸離的眼睛弄瞎,然后帶去表演擊筑。高漸離事先在筑中灌入了大量的鉛,趁秦王聽曲入迷之際,揮動筑向秦始皇頭上砸去,結(jié)果失敗被殺。
張良篇
張良是戰(zhàn)國時期韓國人。祖上五世都在韓為官,祖父與父親都是韓國丞相。韓國滅亡之后,張良謀劃刺殺秦始皇的行動。
在得知秦始皇的出行情況之后,張良傾盡家財雇了一個大力士,并為大力士打造了一把120斤重的大鐵錘。二人埋伏在博浪沙(河南省原陽縣城東郊)附近,準備在秦始皇經(jīng)過的時候,將大鐵錘砸入車中行刺。
然而,事與愿違。當秦始皇車輛經(jīng)過的是時候,張良發(fā)現(xiàn)竟然有兩輛一模一樣的六駕馬車。張良對這一真一假的兩輛六駕馬車進行判斷之后,與大力士開始了行刺行動,結(jié)果砸在了假的六駕馬車上,行刺失敗。張良素善武藝,竟然逃跑了,大力士被當場殺害。
這便是歷史上三次對秦始皇的行刺活動。其中以荊軻、樊於期刺秦最為后人所熟知。唐代文學家韓愈曾稱贊“燕趙之地重節(jié)義之風,多慷慨悲歌之士!”,這便是對荊軻、樊於期不畏強暴、以身殉國壯舉的肯定。
我是品茗論史,欲與天下同志共讀同論。點擊關(guān)注,與您一起分享不同視角的五千年文明史。謝謝點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4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