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歷史上的吳應熊到底是什么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很多朋友聽到吳應熊的名字都不禁會心一笑,因為在金庸先生寫的小說鹿鼎記當中這個吳應熊是一個即卑鄙又悲慘的人物,他在和建寧公主結(jié)婚過程當中被韋小寶一刀給閹割了,他在書中是這么一個人物。他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他的父親就是平西王吳三桂。
他生于公元1634年,吳三桂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是明朝的叛將,當年打開山海關(guān),引清軍入中原,還幫助清軍平定了西南,而且還殺了南明永歷皇帝,最后被清朝封為平西王,鎮(zhèn)守云南貴州等地。吳三桂為清朝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兵強馬壯,實力雄厚,所以對在關(guān)內(nèi)尚未站穩(wěn)腳跟的清朝統(tǒng)治者來說就是一個心頭大患,所以清朝對他還是有所防范的,而且吳三桂的兵力已經(jīng)威脅到朝廷的統(tǒng)治,怎么辦呢,清朝選擇了一種在歷史上非常常見的方法就是和親,這個時候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就走上了歷史舞臺。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就以獎勵的名義親自做媒,然后做主將皇太極的十四皇女和碩公主,其母為皇太極庶妃察哈爾部蒙古奇壘氏,下嫁吳三桂兒子吳應熊,并且封他為"和碩額駙"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銜。
吳三桂的兒子一下子娶到了金枝玉葉的公主,而且頭上多了這么多的頭銜,猛地一看好像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生意,感覺走到了人生的巔峰,娶到了白富美。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因為吳應熊娶了皇家的公主,實際上等于是清朝皇族給吳三桂身上栓了一條鎖鏈,限制了他的行動。因為吳應熊娶了公主之后就被留在了北京,這個也是中國自古就有的叫做質(zhì)子外交,也讓我們想起了古代很多的例子。吳應熊留在北京,實際上就是清朝用來對付吳三桂牽制吳三桂的人質(zhì),如果將來吳三桂反叛的話,留在北京的吳應熊就能用他來要挾吳三桂。但在金庸的筆下,吳應熊并是一個很出色的人物,雖然是吳三桂之子,但是被韋小寶耍的團團轉(zhuǎn),最后還成為了一個太監(jiān)。不過歷史上真實的吳應熊他不像金庸先生筆下寫的那樣,在吳三桂決定反清的時候,他曾經(jīng)派密使到京準備秘密接回自己的兒子,但是吳應熊卻拒絕的自己父親的安排,只是讓密使把自己的大兒子叫做吳世璠的秘密的帶出了京,自己還是留在了北京,而且他還把提前知道削藩政策通告告訴了父親吳三桂,讓父親早做準備。等到吳三桂反叛之后,作為叛徒的兒子,盡管吳應熊娶了當時清朝的公主,但是他的結(jié)局也好不到哪去。公元1674年,康熙下令將吳應熊以及吳應熊的次子吳世琳處死。后來吳應熊的兒子就是前面被送走的大兒子吳世璠繼位,自稱是吳周皇帝,追謚吳應熊為周太宗孝恭皇帝。
所以可以說吳應熊他并不是像金庸先生筆下所寫的那樣卑鄙小人,至少他在知道自己必死的情況下還是選擇留在了京城,幫父親做了做后的掩護。也可以說是他也是一個重情重義的真漢子。這就是歷史上吳應熊的故事小編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6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