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明朝,這個朝代的氣節(jié)一直被后人稱道。不過,一個朝代要想長盛不衰,這真的是很難的。盡管明末時期出了一個恪盡職守的皇帝和一幫盡職盡責的名將,但結果大明還是亡了。而這其中一位名將的死亡也是直接決定了大明的命運。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nèi)容。
此人便是一代儒將孫傳庭。對于孫傳庭,《明史》有言:傳庭死,而明亡矣?!睹魇贰泛我詫O傳庭有如此高的評價?且聽夫子為大家娓娓道來。
孫傳庭本是一名儒生,他登科入仕后,成為了大明的一位文官。但在明朝末年,吏治腐敗,奸宦橫行,天災不斷,流民四起,一系列交集在了一起,大明的命運岌岌可危。然而,孫傳庭卻被陰差陽錯的推到了“剿匪”總指揮的位置上,自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崇禎八年,剛升任順天府尹的孫傳庭被崇禎皇帝召見,隨后詔令他前往陜西剿匪。由于原來的陜西巡撫無能,被起義軍所殺。孫傳庭一到任,馬上整治吏治,休整軍隊。很快,原來盤踞商洛一代的起義軍領袖整齊王,就被孫傳庭所誅殺。陜西一代的農(nóng)民起義軍,一度被肅清。
但此時的大明已經(jīng)是千瘡百孔,各地的流民很快又聚集在了一起,成為了新的勢力。其中最為我們所熟悉的,就是老闖王高迎祥部。由于其提出的種種措施深得義軍擁戴,他們不斷攻城略地逼近京師,成了一支能抗衡明正規(guī)軍的不可忽視的力量。
即便如此,孫傳庭一樣泰然自落。他指揮若定,終于在一次戰(zhàn)役中將高迎祥所俘殺,起義軍也被打散打殘。為此,崇禎皇帝還特地召見并嘉獎了他。
長江后浪推前浪,就在孫傳庭前往剿滅其它起義軍隊伍時,李自成繼承了老闖王的衣缽,他提出大利百姓的策略,成了新一代闖王。時人有言: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李自成很快又“收復”了陜西山西大部分的“失地”。
雖然李自成不是酒囊飯蛋,但在面對孫傳庭時,數(shù)十萬的大軍,被打的只帶著十八騎死里逃生。就在孫傳庭要乘勝追擊李自成和其它起義軍時,朝廷卻連下多道旨意,讓孫傳庭和洪成疇回京。
由于孫傳庭和崇禎寵臣楊嗣昌等主和派的主張不同,雙方積怨已久。隨后,楊嗣昌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并主張將陜西軍全部留下,用于守衛(wèi)薊遼。孫傳庭對此極力反對,他認為“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于邊,是代賊撤兵也”。
然而,楊嗣昌卻對此意見置之不理。一心為國的孫傳庭幽憤不已,以致耳聾。楊嗣昌卻在崇禎那里進讒參奏孫傳庭要擁兵自重,結果孫傳庭先被崇禎皇帝降為平民,后被押入大獄。一代忠良,轉眼間成了階下囚。
在孫傳庭入獄后,明朝派出的各個剿匪將領是節(jié)節(jié)敗退。國內(nèi)形勢也是此消彼長,李自成漸漸恢復實力,擁兵數(shù)十萬。西南的張獻忠也是稱王稱霸,大明已經(jīng)無可用之將了。
不得已之下,朝廷再次啟用了孫傳庭。此時,已是崇禎十五年。孫傳庭再次回到了陜西,收攏秦軍以抗起義軍。但此時的局勢早已不是七年前,農(nóng)民起義軍的勢力早已在明軍之上。因此,孫傳庭決定軍隊訓練整頓,與民修養(yǎng)生息,以待時機。
然而,李自成此時已要圍攻中原要地開封。開封一旦有失,京師更是岌岌可危。于是,崇禎皇帝不顧時局,硬是要孫傳庭提前趕赴開封堅守。孫傳庭早已看穿局勢,此去必是兇多吉少。無奈之下,明知不可往而又不得不往的孫傳庭,只得馳兵火速救援。
然而,李自成卻不按套路出牌,他決了黃河口,開封瞬間成了一片河澤,平民百姓更是死傷無數(shù)。孫傳庭不得已要退守潼關,結果被起義軍圍困,馬革裹尸戰(zhàn)死沙場。
戰(zhàn)后,因為孫傳庭的尸體遲遲沒有找到,以至后來崇禎帝對其下落產(chǎn)生了懷疑,始終未追封加謚于他。孫傳庭之死,對李自成的起義軍來說,關中之地簡直唾手可得。同時,明廷再也沒有能與李自成相抗衡的悍將勁旅了。
1644年,也就是孫傳庭死后的一年,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不忍坐等受辱,在殺了自己的妻女后,走向煤山上吊自盡了。大明,亡了。
縱觀孫傳庭的一生,處處充當著救火隊員。有人說,傳庭不死大明可以續(xù)命二百年。但大明終究是亡了,這又能怪誰呢?
崇禎如果不殺袁崇煥,并不能夠為明朝續(xù)命。因為明朝最終滅亡的原因,并不是清政府所造成的,而是農(nóng)民起義和貪污腐敗的結局。對袁崇煥死之后,清政府依然不能攻入明朝境內(nèi),這些是因為袁崇煥的師傅孫承宗還活著。明朝在連連戰(zhàn)敗的情況下緊急召回了孫承宗,很快的就把明朝著失地收回。歷史上的一個個朝代變遷,都不是靠個人力量能夠改變的,因為這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不僅有人的因素還有天的因素。所以說袁崇煥就算活著也無法給這個風雨飄搖,千瘡百孔的明朝續(xù)命。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袁崇煥就算活著,也無法給明朝續(xù)命的原因。
一、明朝的滅亡是因為農(nóng)民起義明朝的政府是因為農(nóng)民起義所滅亡的,李自成的軍隊因為投降之后又反叛,最終還是攻破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城。明朝政府對待農(nóng)民騎軍的政策,太過仁慈,最終導致了農(nóng)民起義軍無限的壯大。如果每一次投降,換來的是反叛,那不如就不接受投降,這樣很快的就會平息叛亂。這些都和袁崇煥沒關系。
二、明朝的東林黨已經(jīng)將明朝掏空明朝最大的問題并不是農(nóng)民起義軍,而是明朝的東林黨,在魏忠賢沒有死的時候,有位重型壓制東林黨,東林黨還掀不起風浪。因為政局穩(wěn)定,所以外面的入侵者也無法對明朝造成傷害。而在魏忠賢死后,東林黨之掌朝政,袁崇煥也被東林黨玩弄在股掌之間。
三、袁崇煥沒有一個清晰的政治頭腦袁崇煥之所以會被東林黨玩弄,就是因為他沒有一個清晰的政治頭腦,他只是一味的想保家衛(wèi)國,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就行。這樣的人在朝廷之中是沒有辦法生存的,更改變不了什么,連人民都會恨不得吃了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6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