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朱桂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總共繁育了26個兒子,16個女兒,之所以能生這么多,與其戎馬一生,身體素質倍兒棒以外,主要還是受他苦難的童年陰影的影響。
朱元璋十一歲時,父母以及七個兄弟姐妹均被活活餓死,他由于去寺廟出家當和尚才僥幸活了下來,因此在他的少年到青年時代,是完全談不上感受大家庭的溫暖的,所以在他做了皇帝以后就一口氣生了這么多,以求千秋萬代,生生不息。
人們常說“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雖然有點夸張,但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人。比如在朱元璋這眾多的兒子當中,就有這么一個皇子,他一生沒有為明朝做出一點兒貢獻,反而不學無術,壞事做盡,惡貫滿盈,臭名昭著,與他的四哥皇帝朱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那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個兒子——朱桂。
諸王靖邊,就藩大同
朱桂生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母親是朱元璋的寵妾郭惠妃,他比四哥朱棣小十四歲,洪武十一年(1378年),年僅4歲的朱桂就被封為豫王,后來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又被老爹改封為代王,封地在山西大同。第二年正式去封地上任,成為大同代王府的第一代主人。
明朝建立后,雖然蒙古貴族已被趕出中原,逃往漠北喝西北風去了,但殘余的軍事實力依舊不容小覷,還經常南下侵犯明朝邊境。
為此,朱元璋實行“諸王靖邊”(用多個皇子藩王來鎮(zhèn)守邊關,因為生性多疑的他,不相信外人)的國防策略,先后分封了九個藩王在東北到西北的邊境上,代王朱桂也在其中。
影視劇照藩王護衛(wèi)
這九個藩王由于要在邊境上對抗蒙古人,所以朝廷給他們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定數(shù)量的護衛(wèi)軍和屬官,相當是他們的私人武裝部隊和下屬,再加上駐守的邊軍,所以每個藩王手里都手握數(shù)萬人的兵馬,所需錢糧均由朝廷按例供給。
后因路途遙遠,糧餉運輸艱難,朱元璋下旨令朱桂在大同屯田生產,自給自足,以緩解明朝初年的經濟困難,減輕朝廷的財政壓力。而這一政策也為日后,朱桂的巧取豪奪,埋下了伏筆。
朱桂出生時,明朝已經建立了七年,他是在相對和平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相比于他的幾位年長的哥哥,生于動蕩不安的亂世,他沒有經歷過戰(zhàn)亂年代的磨礪和軍旅生涯的考驗。
所以,他從小就不愛讀書寫字,也不知道啥叫禮儀廉恥,漸漸養(yǎng)成了脾氣暴躁,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的性格。由于對他不怎么放心,所以一直被留在了南京許多年,直至洪武二十五年才讓他去藩地就任。
為非作歹,禍害地方
朱桂就藩大同后,平時沒事干時最大的愛好就是逛街了,經常身著便衣,帶著一幫府里的家丁游蕩于街市之中,若是看到讓他感覺不順眼的路人,就掏出早已藏在衣袖中的一雙銅錘,砸向別人的腦袋,輕則致殘,重則致命,想想都覺得可怕。
他還非常好色,在街市上游蕩時,若是看到有長相漂亮的年輕姑娘,他會直接命手下的家丁把姑娘搶回王府,然后任意侮辱、玩弄,許多女子不堪其辱,被逼自盡。
影視劇照被迫害的女子
朝廷按例撥付的錢糧銀餉自然是不夠他揮霍的了,他就仗著自己的藩王身份,巧立名目,逼迫地方官吏私自增加一成賦稅,最終多收的這筆巨款自然就到了他的腰包了。若是民間有他看上的東西,比如,田產,房產,地皮,商鋪等等,他也要想辦法搶過來,甚至不惜濫殺無辜。
他不僅盤剝普通百姓,還將手伸向了軍隊,依舊仗著自己的身份,又是握有兵權的戍邊藩王,于是私自(雖然名義上有節(jié)制邊關兵馬的最高權力,但只有在戰(zhàn)時,且朝廷下旨才可以調兵)調動軍隊的士兵來為自己修建、擴建代王府,而他還不肯付工錢,攤派到地方政府。
在當時的眾多藩王府邸中,大同的代王府無論是占地規(guī)模還是恢弘的氣派都是最高規(guī)格的,是僅次于南京皇宮的存在,號稱“天下第一王府”,實至名歸。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桂自己就是這么個劣跡斑斑的人,他的王妃是魏國公徐達的二女兒(徐達長女是朱棣的皇后,因此他與朱棣既是兄弟,又是連襟),也不是什么好人。
影視劇照明朝王妃
自恃老爹是魏國公(開國六國公之首),姐姐是皇后,在王府中也是驕橫妒忌,經常欺壓侍女和下人,有一次,趁朱桂不在,無故將他搶回來的兩個侍女用油漆涂成瘌痢頭,以此來妒忌取樂。而他的幾個兒子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仗著父親的權威,縱容下屬,草菅人命,濫殺無辜。
皇帝生氣,卻不嚴懲
朱桂父子的種種罪行,屢屢引起地方官吏和大同百姓們的公憤,多次上告朝廷。洪武朝時,由于朱元璋的嚴厲,以及他要忙于各種腥風血雨的政治斗爭,朱桂還相對老實一點。到了建文朝,朱允炆正好借有人告發(fā)他的機會,將其削藩為民,貶為庶人,被軟禁起來。
后來,朱棣當上皇帝后,又恢復了他在洪武朝的爵位、封地和護衛(wèi)。被壓制了幾年的朱桂,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又回到了大同,沒幾天就原形畢露,繼續(xù)為非作歹,無惡不作了,一時間,攪得大同如同末日降臨一般,百姓紛紛關門閉戶,逃離大同。
影視劇照朱祁鎮(zhèn)
消息很快傳至京城,朱棣聽了非常生氣,羅列了他過去所犯下的累累罪行,竟然有32條之多(甚至比明朝末期東林黨彈劾魏忠賢的”24大罪“還要多,可見其罪行有多嚴重),并且命令他入朝,接受懲處。
他抗旨不去,朱棣勃然大怒,革去了他的三營護衛(wèi)軍和配屬的官吏,并多次派使臣規(guī)勸他,卻依舊不起作用,于是對他徹底死心。后來在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竟然又鬼使神差的恢復了他的護衛(wèi)和官署,著實令人費解。
朱棣死后,朱桂又歷經了洪熙、宣德、正統(tǒng)三朝,由于每隔一朝,他的輩分就長一輩,后世之君都不怎么敢管這位“老祖宗”了,任由他作。
直至正統(tǒng)皇帝朱祁鎮(zhèn)無法忍受,下旨斥責他為老不尊,辱沒皇家顏面,并且以“廢黜”王位為威脅,這才讓已經六十多歲的朱桂在晚年老實了幾年。
最終,于正統(tǒng)十一年(公元1446年)病死于大同,壽終正寢,終年七十三歲,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他也是朱元璋26子中最長壽的一個,從而也印證了開頭那句話的后半句。
影視劇照明朝火器縱觀朱桂的一生,歷經了從洪武到正統(tǒng)的六個朝代,在其就藩大同漫長的五十余年里,身為皇子卻沒有干過一件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百姓的好事,反而殘暴不仁,搶人劫財,草菅人命,濫殺無辜,完全對不起“代王”這個封號,而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害王”,在大同留下了千古罵名,遺臭萬年。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張獻忠率領數(shù)十萬農民起義軍圍攻大同,第十一代代王朱傳齌及世子朱貽埄父子,出資犒賞大同守軍抵御農民軍的進攻,終因寡不敵眾,城破被俘,被農民軍滿門抄斬,自朱桂繁衍下來的代王整個宗族一萬余人也被誅連殆盡。
寫到最后,我不禁有個疑問,在朱桂歷經的六個朝代里,如此作惡多端的他,為什么可以做到官場的常青樹,皇族的不倒翁,一生被縱容,卻可以壽終正寢,安然去逝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6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