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縱觀千年歷史,為各朝君主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開國功臣。其中不乏義兄弟、發(fā)小、同鄉(xiāng),但是這些人大多都沒有好結局。如為大漢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初漢三杰。其中韓信就被劉邦所殺,而蕭何呢?若不是他及時認清自己的處境,故作惡名,怕也會落得個韓信般的結局。
而在三國時期,劉關張三兄弟的感情可謂是感天動地,他們同寢同眠,甚至說他們共穿一條褲子都不為過。劉備呢,自詡為漢室正統(tǒng),一生都在為了匡扶漢室而奮斗,有的人認為劉備是忠義之君,愿為其奉獻生死。有的人則認為他是小人,對他鄙夷萬分。于是,這樣一個疑問就產生了:如若劉備真的奪得天下,作為他最親的兩兄弟,他們能活下來么?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將歷史上的君主分為兩種,一種為好殺功臣,一種為不殺功臣。好殺者如劉邦、朱元璋等,他們中有一個什么樣的共同點呢?那就是地位都曾經很低,出身不好,行為不端。為了鞏固自己的身份地位,因此他們殺起人來那真是眼都不眨一下。不殺者如趙匡胤等人,本就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功臣們大多本就他的故友、部下,因此安享晚年者甚多。
而劉備雖然看著地位不高,只是一個織席販履之徒。但是說起來,他是漢室宗親,那可是漢獻帝親自認證的!在那個民心向漢的年代,這個身份簡直就是正統(tǒng)的保障,因此劉備根本不需要殺關張二人,只需殺一人,那就是漢獻帝。
除此之外,關、張二人是蜀國的“核武器”。若是劉備一統(tǒng)天下,關張二人還未死,光憑關羽水淹七軍的戰(zhàn)績便足以讓有異心的勢力或臣子不敢所動。因此劉備不僅不會殺,還會給他們加官進爵。不過,小編認為,劉備并不會給予他們兵權,或將他們戍邊封王。更大的可能則是將他們留在身邊,永不離身。
畢竟,如果說早期的桃園三結義還看不出兄弟三人的心。關羽千里走單騎,拒絕了一切誘惑,只為尋找自己的大哥。張飛長坂坡身陷險境,也是為了給大哥爭取時間,他們所體現(xiàn)出的這種感情,難道還不足以讓劉備信任么?
小編一直都覺得,如果最后是劉備打贏了天下,他一定不會殺掉諸葛亮和關羽以及張飛的。因為在歷史上雖然有怕胡作非為的功臣會威脅到皇權的統(tǒng)治而大肆屠殺,但是也有那些在統(tǒng)一天下之后去重用功臣的帝王。并且還能夠給予相應的封賞,讓這些功臣在能夠發(fā)揮能力的崗位上。而且也可以看到劉備和關羽以及張飛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他們也是一路扶持過來。
鎮(zhèn)國利器而且他們兩個人身上又有萬人敵的本領,并且對劉備本人也是忠心耿耿,這樣的人才他也不會去殺掉。無論是在朝堂還是設計上,關羽和張飛對于他而言就是一個鎮(zhèn)國的利器。而諸葛亮更是他三顧茅廬請來的人才,不僅忠心同時還非常的知事理,在亂世之中輔佐主公,他也能夠幫助君王去打理江山。
難得的人才所以對于劉備而言他還是有先見之明的,他也不可能像那些殘忍的君王一樣,在大勢得逞之后會做背信棄義的事情。對于劉備而言,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人是非常難得的人才,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他也對這些人了解非常的深刻,而且大家也不能因為再受到那些陰謀論的影響之后,把所有的歷史人物全部都假想成不能同甘的存在。
發(fā)揮價值也許他們會因為利益和權力不擇手段,但是對于劉備而言,其實更加愿意自己名利兼收。自從他一直在打造自己仁義的這個人設就可以看到,所以他也不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讓這些仁義的名聲毀于一旦。同時也可以看到,如果劉備得了天下,那么關羽和張飛基本上就是會被封為萬戶侯,而諸葛亮相信會繼續(xù)做丞相,在為自己鞠躬盡瘁的同時,他也會讓他們發(fā)揮自己最大的價值。
都不會被封王,按漢朝制度,非劉姓不得稱王,劉備不論按制度還是自身皇權的考慮都不會封兩位義弟為王,但以他的性格也會給予關張兩人僅次于王爵的公爵封號,封公后關羽最有可能被雪藏(給個很高地位的官職但無太大兵權),張飛會去坐鎮(zhèn)一方。但主動殺關羽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劉備在位時不會殺他。
劉備原本是東漢末年最沒有資本稱霸的諸侯,但是他卻能在最后稱帝,也算是千帆過盡,苦盡甘來。那么如果他真的一統(tǒng)天下,能容得下關羽和張飛嗎?
如果會殺了他們,理由有以下幾點:
1.劉備的江山來之不易,關羽張飛都是萬人敵,劉備的兒子阿斗有暗弱,他一旦歸天,阿斗必然難以掌控大局,而張飛關羽的兒子一旦列土封王,同宗之間數(shù)代之后都會刀兵相見,加上關興、張苞這兩個人也是難得的虎將,和劉嬋根本玩不到一起,這些人對劉禪都是有很大威脅的人。
2.劉邦殺了那么多功臣,就是希望天下的土地都在劉姓的手上,而關羽。張飛都不信劉,高祖有言。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誅之,如果僅僅只給他們封侯,那樣必然激起他們的不滿,要知道只有王位才是可以世襲的,雖然蜀不同于漢,但是高祖的箴言還少不能違背的。所以劉備為了避免后患,也會對他們動手的。
3.要知道關羽失去荊州,敗走麥城結果劉備的義子劉封沒有去援救,其實這里面也有劉備的授意,劉備諸葛亮那個時候漢中站已經結束了,完全有時間去營救關羽,漢中和荊州的路程也不遠,他是在擔心關羽獨自做大。
4.他一直都在偽仁義。他也會用為任意的方式去讓張飛關羽獲罪,然后殺了他們,也可以免除后世詬病,那么他們的家人也會不復存在。
如果不殺他們,理由也有以下幾點:
1.得于斯者毀于斯,劉備必然會顧戀一路走來張飛和關羽的恩義,對他們列土封王,如果殺了他們必然人心惶惶,失去天下民心,這樣做的代價太大。
2.劉備以仁義立天下,他一定會對張飛關羽仁義到底,將桃園結義的友情繼續(xù)到底,讓四海臣服,這樣也可以證實他劉皇叔的寬厚。
3.劉備沒有子嗣了,劉禪又弱,若大的天下,必須有自己的親屬來管理,而劉備最親的人也就只有張飛和關羽了,這個集團要有源源不斷的戰(zhàn)斗力,也離不開關興張苞對劉禪的幫助,所以只能把他們當做自己人,至于幾百年后的事情,誰又能預料呢?
綜合而言,關羽張飛的生死還是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上,不作就不會死,劉備必然會用他們,也會防著他們,不得已也不會開殺戒,對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0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在古代買賣官爵有多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