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是在哪里稱帝的?李世民是怎么勸父親稱帝的?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李淵是西涼國國君李暠的后裔,他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被封為唐國公,李淵家世顯赫,從他這一代開始走上了反隋之路。不過李淵出生于長安,為什么他后來卻是在太原起兵呢?實際上李淵當(dāng)時的官職是太原留守,是當(dāng)?shù)刈罡呒墑e的軍政長官。眼看全國各地起義不斷,隋朝即將被瓦解,李淵在李世民的勸諫下決定在太原起兵,并且建立大將軍府,一路直攻長安,為建立大唐奠定基礎(chǔ)。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各地義軍紛紛起兵反隋。大業(yè)十三年(617年),青年李世民也力勸其父李淵在太原起兵。
于是,李淵聽從李世民及其他幕僚的勸說,正式起兵討伐隋煬帝。李世民弟兄幾個也跟隨李淵隨軍作戰(zhàn)。
李世民雖然還很年輕,但是他擁有年輕人敢想敢干的精神,在戰(zhàn)場上也積累了不少的經(jīng)驗,并為李淵出了不少的建議。在關(guān)系到李淵起兵后能否成功的一場關(guān)鍵性戰(zhàn)役中,李世民的聰明才智充分的體現(xiàn)了出來。
那是在一場城池攻堅戰(zhàn)中,李淵在太原起兵后,南下到了霍邑(今山西霍州),守城的將領(lǐng)是他原來的同僚——宋老生。本來李淵已經(jīng)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他只要再一鼓作氣就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沒料到的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行軍道路也變得泥濘不堪,給士兵們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后備輜重軍糧也跟不上。
而且,前方探子也回報說大軍的后路也即將被另外一支隋軍給包圍。
這種種困難的疊加讓李淵產(chǎn)生了退意,他打算先就此撤退,日后再做打算,但是,李世民堅決不同意其父的決定。
在李世民看來,所謂的后路有隋軍包抄,肯定是宋老生故意放出來的煙霧,目的就是想讓我們撤軍,為他爭得喘息之機。
因此,李世民主張一鼓作氣出擊,徹底打敗宋老生,李淵父子倆便在這一決策上發(fā)生了意見分歧。
李世民多次勸諫,李淵都拒而不聽。李世民知道,父親是軍中統(tǒng)帥,具體是撤兵還是進攻,最后都要聽從他的意見,而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
李世民想了一陣,覺得自己還是要繼續(xù)苦勸,不過這一次他決定換個方法。
李世民不再當(dāng)著眾多軍士的面,公開反駁李淵的意見,而是決定單獨和父親談?wù)劇?/p>
可是這時天黑了,李淵已經(jīng)躺下休息。李世民進不去,就在帳外號哭,哭聲傳到了帳中,李淵就把李世民召進來,問為什么大哭?
李世民回答說:“如今我們舉兵是為大義,率軍進攻就能取勝,后退就會潰散,到那時,部眾潰散在前,敵軍追擊在后,我們被滅亡的日子就到了。怎么能不悲傷呢?”
李淵聽后頓時醒悟了過來,連忙問李世民現(xiàn)在該怎么辦?
李世民于是就將自己對宋老生的分析和進攻的戰(zhàn)略部署詳細地告訴了李淵。李淵聽了李世民的分析,最終決定發(fā)起進攻。
“世民手殺數(shù)十人,兩刀皆缺,流血滿袖,灑之復(fù)戰(zhàn)。淵兵復(fù)振,因傳呼曰:“已獲老生矣,”老生兵大敗,淵兵先趣其門,門閉,老生下馬投塹,劉弘基就斬之”(《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四卷》)。
事實證明,李世民的分析是正確的。所謂的大軍背后有隋軍確實是宋老生放出來的假消息,為的就是干擾李淵,讓他們萌生退意,自己好再等待其他隋軍的到來。
令宋老生沒想到的是,他的陰謀最終卻因李世民的哭諫而破產(chǎn)了。宋老生自己也在此戰(zhàn)中被殺身亡。
李淵的反隋大軍順利地通過霍邑,殺向了隋都長安。
當(dāng)李淵大軍進入長安后,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新的皇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使自己在天下反隋的武裝里獲得先機,最終順利地取代隋朝建立起了大唐王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0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在古代買賣官爵有多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