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王皇后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提起大唐王朝的女人,武則天的光芒無人能及,世人皆知她的巔峰之路鋪就了無數(shù)人的血肉之軀。
武則天14歲入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五品才人。十二年后,雖著李世民的去世,武則天的毫無起色的人生迎來了一個冰點。太宗皇帝規(guī)定:自己去薨世后,凡沒有生育的后宮妃嬪一律遣送寺廟為尼。武則天就是那個“幸運”者,因此,時年26歲的她有了一個尼姑的身份。
然而,武則天并沒有青燈黃卷、終老一生,反而在機緣巧合之下再次入宮,并且從此走向了大紅大紫的人生。而幫助武則天“脫離苦海”的正是高宗李治的發(fā)妻王皇后。可是讓人扼腕嘆息的是王皇后最終卻淪為了武則天的墊腳石,而且受盡折磨,死不瞑目。那么,王皇后為什么會引火燒身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王皇后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經(jīng)歷。
王皇后出生名門貴族,論輩分她的曾祖母與唐高祖李淵還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母親柳氏同為關(guān)中豪族,舅舅柳奭還是朝中大員。正是由于王氏顯赫的身世,也注定了她近水樓臺資格。后來,太宗皇帝的長孫皇后為三子李治選妃,嬌小玲瓏、眉清目秀的王氏毫無懸念的就被選中。王氏與李治年齡相仿,婚后恩恩愛愛,讓人好生羨慕。李治被立為太子后,王氏就成了太子妃。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與世長辭,太子李治繼承皇位,是為唐高宗,發(fā)妻王氏自然也就成了大唐皇后。然而,看似幸運的王皇后并沒有將好運進行到底,反而走上了不幸之路。因為,每個皇帝即位之后一般會做兩件事情:一為自己修建陵寢,營造另一個世界的生活;二廣天下選美女充實后宮,延續(xù)皇室血脈。前者對于王皇后沒多大影響,后者卻是她致命的威脅,更何況她還有一個不能生育的缺陷。
當(dāng)后宮注入一大批新鮮充滿活力的美女后,王皇后被冷落已成定局,尤其是一位蕭氏美女最能攝人心魂,高宗李治很快就被其皎潔的容貌與活力四射的身體俘虜。不久,蕭氏就為李元生下皇子李素節(jié),并晉升為淑妃,反觀王皇后倒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女人是天生的感性動物,看到自己的男人寵著別的女人,心里、嘴里全是陳年老醋的味道。而女人天生都有一股不服輸?shù)木髲?,因此王皇后苦思冥想,如何將可惡的蕭淑妃這顆眼中釘除去。機會說來還真就來了。這一天,高宗李治為父親舉行周年祭祀,正好選擇了武則天為尼的感業(yè)寺。因此,在一片哀樂聲中,李治與武則天再度重逢,二人相望淚眼,竟無語凝噎。
為什么有一種情人相見的氣氛呢?原來二人早就吃了對方的菠菜。早在太宗皇帝健在的時候,李治就對父親身邊那位亭亭玉立、風(fēng)姿綽約侍女武則天起了覬覦之心。特別是在太宗病重期間,李治與武則天有了更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因此二人心有靈犀,毫無保留的交換了濃濃的愛意。然而造物弄人,不久李治成了皇帝,武則天卻成了尼姑。如今二人相見,能否再續(xù)前緣成了心中急切的期盼,而這一切都被聰明的王皇后盡收眼底。
王皇后非但沒有生氣,而且靈機一動有了主意,既然李治有情武則天有意,為何不撮合一段美好的姻緣呢!這樣一來,既解救了困境中的武則天,又可以分散高宗對蕭淑的寵愛,最終武則天及李治都對自己感激涕零,而自己對能鞏固皇后的位置,何樂而不為!想到這里,王皇后在回去的路上就和李治透露了接武則天回宮的打算。李治喜不自禁,正在為如何與武則天如何在一起而絞盡腦汁呢!沒想到善解人意的王皇后給自己解決難言之隱。
三年后,高宗守孝期滿,迫不及待的將武則天迎回宮中,果然武則天也沒有讓王皇后失望。武則天入宮后,不僅對王皇后畢恭畢敬,而且很快樂成了高宗皇帝的專寵。這下氣壞了蕭淑妃,看著昔日情敵的落沒,王皇后心中大悅。為了讓自己的計劃更加完美,王皇后又將后宮一位歌舞伎為李治生的兒子收為養(yǎng)子,并且奏請李治將其立為太子。李治如今的甜蜜生活離不開王皇后的成全,因此想都不想就答應(yīng)了。這么一來,王皇后好似當(dāng)年秦國的華陽夫人,認(rèn)為從此高枕無憂了。
王皇后的如意算盤不久就落空了,因為她低估了武則天。原來武則天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從邁出寺廟的那一刻起,她決心想要的不止于眼前的茍且,她還想要大唐的一切。所以,王皇后將養(yǎng)子立為太子之日,就是武則天全面出擊之時。然而王皇后在朝中的威望頗高,她的地位不是輕易能撼動。為了讓王皇后一招斃命,武則天不惜捂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禍于王皇后。王皇后有口難辯,自己的寢宮就成了一座冷宮。
此時的王皇后才算幡然悔悟,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在自己身上活生生的上演。為了對付武則天,王皇后不得不與昔日的情敵蕭淑妃聯(lián)手,盡管如此她二人也不是武則天的對手。沒過幾日,武則天又打出一套組合拳,這次“查實”了王皇后母親用巫蠱詛咒皇帝及妃嬪的罪證。李治一怒之下,將王皇后貶為庶人。這樣一來,王氏與蕭淑妃就成了兩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武則天連正常食物都不給供應(yīng),兩個人如在監(jiān)牢里,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
時間一晃,幾年就過去了,所有人似乎忘記了王氏的存在。一日高宗皇帝心中煩悶,想起了往日同他恩愛的兩個妃子,于是偷偷的來到了囚禁二人的地方。歲月真是把殺豬刀,正常人都受不了它的摧殘,何況是二個受虐的女人,因此王氏與蕭氏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李治看著可憐巴巴的二位女人,忍不住流下了憐憫的眼淚,并斬釘截鐵的說,不日就救她們出來。
然而這一切早被武則天的眼線告知了武則天。武則天勃然大怒,為了永絕后患,命人先將兩個人每人揍一百大棒,就這樣兩個柔弱的女人轉(zhuǎn)眼就被打的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此時,武則天還不算完,又命人將二人砍去手腳,扔入一大酒缺,讓她們體驗醉骨的“快樂”。幾日后,武則天逼迫李治下令處死王氏,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將李治的精神徹底摧殘。
行刑當(dāng)日,王氏一言不發(fā),只求速死,也許她在為當(dāng)年的一念之差而悔恨,也許她在渴望時光能倒流,太多的也許注定不可能實現(xiàn)。人的一念就是天堂,一念又是地獄。
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梢姉钯F妃的美貌足以傾國傾城。
楊玉環(huán),號太真。本壽王李瑁之妻,因唐玄宗見之美貌,驚為天人,十分喜愛,所以擲人倫禮法于不顧,千方百計令楊玉環(huán)輾轉(zhuǎn)入宮,封貴妃萬般寵愛。
楊玉環(huán)天生麗質(zhì),豐滿迷人,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通音律,以現(xiàn)如今的眼光看,應(yīng)是著名的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舞蹈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她跳的《霓裳羽衣舞》冠絕一時,無人可比。
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生活奢侈、追求享樂,作為女人,她的品行不是太好,曾傳說于安祿山有染,何況以兒媳之實再嫁公公,雖身處開放的唐朝,也令人咂舌。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玉環(huán)喜吃鮮荔枝,玄宗便令快馬飛馳千里為其取來,可見唐玄宗對她的喜愛。
玉環(huán)受寵,榮及一門,她的兄弟均贈高官,遠(yuǎn)房兄弟楊釗,(后賜名國忠)位極相國,操縱朝政。楊貴妃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朝廷潰敗,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jīng)馬嵬坡,軍士嘩變,認(rèn)為楊貴妃乃禍國紅顏,唐玄宗被逼無奈賜死楊玉環(huán)。
《長恨歌》云: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蓱z傾國紅顏香消玉殞,令人唏
長孫無忌名列于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自李淵開國起,歷仕三朝帝王,與唐太宗李世民為少年結(jié)拜之交,是唐代初期的開國功臣。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長孫無忌是一個怎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長孫無忌是一個怎樣的人
歷史 上功高蓋主的權(quán)臣元老有哪個是有好下場的,最著名的就是少年康熙智擒鰲拜,因此長孫無忌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的時期就預(yù)示了好日子將近,每個年輕氣盛的少主對壓制其權(quán)利的老臣皆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就連懦弱的李治也包括在內(nèi),廢立皇后冊封武后一事更使這兩位老臣少主之間的矛盾急劇上升。
冊封武后的事情塵埃落定后,長孫無忌的劫難才算真正的開始了,武后開始著手肅清反對她的勢力,長孫無忌當(dāng)屬心頭大患,但因其位高權(quán)重難以扳倒其勢力。
顯慶四年,武皇后授意許敬宗將長孫無忌拖入一場天衣無縫的結(jié)黨營私、謀權(quán)篡位的 政治 騙局之中,足不出戶便將實現(xiàn)編造好的供詞交于朝堂之上,唐高宗昏庸無能,雖對長孫無忌的案情仍存有疑心,但不經(jīng)武皇后與許敬宗的輪番進獻讒言,未曾當(dāng)面審問長孫無忌,便降罪削去官職與封邑,流配黔州。三個月后,許敬宗派人前往黔州,逼其自縊。于上元年間平反。
如此下場,從唐朝大歷史進程中來評定的話,長孫無忌實為開國功臣,屬于好人,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的話,長孫無忌掌控朝政,有功高蓋主之嫌,并非良臣。
長孫無忌的下場
長孫無忌的下場可以說是敗在了女人手里,但這個女人并非紅顏之禍,而是長孫無忌小看了一個死灰復(fù)燃的女人手段有多少強硬與狠辣,未能在政治場上斗得過她,而這個女子就是武則天。
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不顧眾臣的反對,廢黜王皇后,執(zhí)意冊封武媚娘為皇后,而武媚娘心中對反對她的大臣懷恨在心,在其上位之后,當(dāng)初冒死進諫的領(lǐng)頭官員皆遭其報復(fù),褚逐良等人被發(fā)配蠻荒之地,但武媚娘心中最為嫉恨的長孫無忌,因其位高權(quán)重難以扳倒其勢力。
長孫無忌輔佐三朝君主,自開國以來便立下汗馬功勞,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想要將其搞垮,十分棘手,沒有絕佳的時機只會引火燒身,武媚娘極為清楚這其中的利弊關(guān)系。
顯慶四年,武皇后授意許敬宗將長孫無忌拖入一場天衣無縫的結(jié)黨營私、謀權(quán)篡位的政治騙局之中,對長孫無忌進行惡毒陷害,許敬宗在處理太子洗馬韋季方和監(jiān)察御史李巢朋黨案的過程中,編造假證據(jù),誣告長孫無忌圖謀不軌。起初唐高宗仍心存疑慮,命其復(fù)查,但許敬宗竟吃了雄心豹子膽,未曾將唐高宗的話放在心里,足不出戶便將事先備好的假供詞呈于朝堂之上。唐高宗昏庸無能,雖對長孫無忌的案情仍存有疑心,但不經(jīng)武皇后與許敬宗的輪番誣陷,未曾當(dāng)面審問長孫無忌,便降罪削去官職與封邑,流配黔州。三個月后,許敬宗派人前往黔州,逼其自縊。
對長孫無忌的評價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的心腹,他和唐太宗之間的君臣關(guān)系十分厚重,傳下了歷史上君臣情誼的佳話,而長孫無忌對唐朝也一直以衷心對待,他也為唐朝的建立和發(fā)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曾評價他之所以有 天下 大多是長孫無忌的功勞,足以可見長孫無忌的功勞和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
長孫無忌當(dāng)了三十多年的宰相,歷任三朝,不僅能文還能武,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作為一個唐朝初期時候著名的政治家,他有著很高的地位和權(quán)利,但是他沒有因此而過著享樂的生活,而是盡心盡力地為唐朝付出,所以他才能排在凌煙閣24功臣的第一位,這也是他能獲得后人高度評價的理由。
長孫無忌是一個對唐朝付出很多的功臣,但是他的結(jié)局并不怎么好,因為被陷害他被貶值和流放,最終上吊而死,他的家族也受到了牽連,所以長孫無忌的結(jié)局是悲哀的,但是人們對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比如他是唐朝的功臣等,這是他應(yīng)得的贊美
唐朝兩位最有名的王皇后
唐朝高宗李治皇后
王皇后(?-655年),真名不詳,唐并州祁(今祁縣)人,唐高宗李治皇后,約卒于唐高宗永徽六年,王皇后為西魏大將王思政的玄孫女,王思政官至尚書左仆射,受命鎮(zhèn)守河南,朝廷寄托極重。其父王仁祐,貞觀年間歷任羅山(今河南羅山)縣令、陳州(今河南淮陽)刺史、封魏國公。王氏與唐皇室系舊親,唐高祖之妹同安大長公主為王皇后的從祖母,王皇后的母親魏國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孫女。因此,主皇后出身顯赫,既是北周重臣的后裔,其父母兩族又都是唐皇室的姻親,屬于關(guān)隴貴族軍事集團。
王皇后長相俊美,性格和順,經(jīng)同安大長公主與唐太宗作閥,許配皇子晉王李治為妃。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廢,晉王李治被冊立為太子,王氏也被冊封為太子妃。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即位,是為唐高宗,次年正氏被冊封為皇后。
王皇后一生無子,這成為王皇后一生最大的缺憾,也是唐高宗多年縈繞心頭的一塊心病。唐高宗淑圮蕭氏,生有一子雍王李素節(jié),因此深得唐高宗寵愛,遭到王皇后極大嫉妒。當(dāng)王皇后聽說唐高宗與唐太宗才人武則天在感業(yè)寺相會一事后,就秘密派人見武氏,讓她蓄發(fā),并且勸唐高宗把武氏接回后宮,想利用武氏來離間蕭淑妃之寵。武氏為人聰明伶俐,剛?cè)雽m時,她低聲下氣,“卑辭屈體以事后”,博取了王皇后的歡心,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極力稱贊武氏懂禮識大體。不久,武則天就深得唐高宗寵幸,被冊封為昭儀,其后,又接連為唐高宗生下四個兒子,并且暗中行動,爭當(dāng)皇后,對王皇后構(gòu)成了新的威脅。
為了維護皇后的地位,王皇后同她舅舅中書今柳奭商定,由柳奭出面,串連尚書右仆射禇遂良、侍中韓瑗、太尉長孫無忌、尚書左仆射于志寧等元老重臣,一起向唐高宗施加壓力。庸懦的唐高宗本沒有什么主見,在大家的一致請求下,于永徽三年(652年),正式冊立燕王李忠為皇太子。這就堵塞蕭淑妃和武昭儀借母以子貴的慣例覬覦皇后寶座的愿望??墒牵鋭t天決不會輕易善罷干休,在復(fù)雜的宮闈斗爭中,無論是王皇后,還是蕭淑妃顯然都不是武則天的對手。王皇后“性簡重,不曲事上下”,而武則天卻專門款結(jié)王皇后所不喜歡的人。于是,王皇后的所作所為,—舉一動,盡為武則天所掌握。王皇后眼看著自己在一天天地失寵,心里非常著急,于是與已經(jīng)失寵的蕭淑妃盡棄前嫌攜起手來,共同對付正在逐漸得勢的武則天。
她們采取的辦法,就是在唐高宗面前搬弄是非,說武則天的壞話。唐高宗這時正寵愛著武則天,對她們的嚼舌非常反感。王皇后見此情況,沒有了主意,就找來其母柳氏商議對策,最后決定使用巫術(shù)“厭勝”的辦法,即寄希望于通過念咒,畫符等方法制服武氏或令武氏死去。但是不久禍起蕭墻,王皇后與其母柳氏“厭勝”的密謀樁人告發(fā)。于是,唐高宗有了廢掉王皇后的心思。但在唐太宗去世時托孤的輔政火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竭力勸阻下,暫時打消了廢王皇后的念頭。但是,不久又發(fā)生了一件使王皇后處于極為尷尬境地的事情,終于動搖了她皇后的地位。
大約在永徽四年(653年)末至五年初之間,武則天生有一女。此女出生后,唐高宗欣喜異常。按慣例,王皇后也前往撫視祝賀。王皇后走后,武氏竟殘忍地親手扼殺了女兒。唐高宗返回后官,興致很高,武氏也假裝有說有笑什么也不知道。待夫婦倆揭開襁褓看到死去的女兒,大驚失色,武氏一口咬定是剛走的王皇后銜恨報復(fù),害死了她的女兒?;栌沟奶聘咦诼?lián)想到以前王皇后的所作所為,不辯青紅皂白,也認(rèn)定是王皇后下的毒手,下決心廢掉王皇后。
永徽六年(655年),武則天指使中書舍人李義府,衛(wèi)尉卿許敬宗上表請求廢掉王皇后并立武氏為皇后。 10月,唐高宗正式下詔廢王皇后及蕭淑妃為庶人,并將她們打入冷宮幽禁起業(yè)。已經(jīng)免職的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及其宗族全部流放嶺南,連早已作古釣王皇后之父王仁祐也概其能免,被追奪官爵。
王皇后雖然被廢為庶人,但畢竟樹大根深。加之,又有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一班元老重臣的同情,對武則天皇后地位的鞏固仍存在一定的威脅。另外,王氏與唐高宗畢竟是結(jié)發(fā)夫妻,情意并非完全斷絕。武則天決定置王氏于死地以消除隱患。她下令將王氏和蕭氏各打100杖,然后截去她們的手足,投置酒甕之中。就這樣,二人終于忍受不住這非人的折磨含恨而死,死后又遭到肢解。王氏被改丑姓為“蟒”,蕭氏改為“梟”。直到唐中宗即位以后,王氏才復(fù)原姓。
王氏與武則天爭奪皇后寶座這一事件,反映了關(guān)隴貴族軍事集團與庶族地主之間的斗爭。王皇后被廢后,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后,后來又在高宗死后篡唐改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凡屬關(guān)隴貴族軍事集團的成員們大都遭到貶謫、流放或殺戮,在此致命的打擊之下,關(guān)隴貴族軍事集團從此分崩離析,不復(fù)存在,王皇后實際上成了這場政治斗爭中的犧牲品。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五十 高宗廢后王氏,并州祁人也。父仁祐,貞觀中羅山令。同安長公主,即后之 從祖母也。公主以后有美色,言于太宗,遂納為晉王妃。高宗登儲,冊為皇太子 妃,以父仁祐為陳州刺史。永徽初,立為皇后,以仁祐為特進、魏國公,母柳氏 為魏國夫人。仁祐尋卒,贈司空。 初,武皇后貞觀末隨太宗嬪御居于感業(yè)寺,后及左右數(shù)為之言,高宗由是復(fù) 召入宮,立為昭儀。俄而漸承恩寵,遂與后及良娣蕭氏遞相譖毀。帝終不納后言, 而昭儀寵遇日厚。后懼不自安,密與母柳氏求巫祝厭勝。事發(fā),帝大怒,斷柳氏 不許入宮中,后舅中書令柳奭罷知政事,并將廢后,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固諫, 乃止。俄又納李義府之策,永徽六年十月,廢后及蕭良娣皆為庶人,囚之別院。 武昭儀令人皆縊殺之。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蕭氏兄弟,并配流嶺外。遂 立昭儀為皇后。尋又追改后姓為蟒氏,蕭良娣為梟氏。 庶人良娣初囚,大罵曰:“愿阿武為老鼠,吾作貓兒,生生扼其喉!”武后 怒,自是宮中不畜貓。初囚,高宗念之,閑行至其所,見其室封閉極密,惟開一 竅通食器出入。高宗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對曰:“妾等 得罪,廢棄為宮婢,何得更有尊稱,名為皇后?”言訖悲咽,又曰:“今至尊思 及疇昔,使妾等再見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 高宗曰:“朕即有處置?!蔽浜笾?,令人杖庶人及蕭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 于酒甕中,曰:“令此二嫗骨醉!”數(shù)日而卒。后則天頻見王、蕭二庶人披發(fā)瀝 血,如死時狀。武后惡之,禱以巫祝,又移居蓬萊宮,復(fù)見,故多在東都。中宗 即位,復(fù)后姓為王氏,梟氏還為蕭氏。
相關(guān)影視:
《武則天》 鄭爽 飾演 王皇后
《至尊紅顏》 張彤 飾演 王皇后
《一代女皇武則天》 陳佩伶 飾演 王皇后
《唐宮美人天下》 周牧茵 飾演 王皇后
唐朝玄宗李隆基皇后
王皇后(?-725年),唐玄宗皇后。其先祖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兄王守一。 當(dāng)玄宗還在臨淄王時期時,聘娶王氏為妃。在討伐韋后時,王氏在幕后協(xié)助臨淄王,終于完成大業(yè)。玄宗即位后,便立王氏為皇后。 王皇后結(jié)婚多年,始終無子,而當(dāng)時武惠妃很得寵,王皇后心中不滿,武惠妃便想詆毀她。然而因為王皇后對下屬們素有恩惠,故沒人愿意說她壞話。玄宗也起了廢皇后之心,便把這件事情告訴姜皎,姜皎卻把這事說溜出去,便被殺害?;屎笠驗槭バ诘膼矍椋硖幱陔S時可能被廢的恐懼中,便哭著問玄宗:“陛下難道不掛念當(dāng)年我爹拿衣服換一斗面粉,給您做生日湯餅的事嗎?”玄宗聽了也為之感傷動容,遂暫時放下廢后的打算。
因為皇后無子,地位受損,再加上姜皎之事,讓皇后之兄王守一很害怕,遂導(dǎo)致“符厭事件”發(fā)生。他請來和尚明悟祭拜南斗與北斗,取來霹靂木并刻上天地文與玄宗名諱,讓王皇后佩帶,說道:“帶著它可保佑早生貴子,往后將可與則天皇后相比?!苯Y(jié)果事情被揭發(fā),玄宗親自追查,果然搜獲物品。于是,廢皇后為庶人,賜王守一死。當(dāng)時詩人王諲甚至作翠羽帳賦,諷刺玄宗的行為。 在被廢的三個月后,皇后便過世了,玄宗詔令以一品禮將她葬于無相寺。后宮的人們對她相當(dāng)思慕,玄宗自己也對此事感到相當(dāng)后悔。寶應(yīng)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時,恢復(fù)其皇后封號。
當(dāng)玄宗還在臨淄王時期時,聘娶王氏為妃。唐玄宗不但不是皇帝,而且離皇位很遠(yuǎn),他那時是當(dāng)朝皇帝唐中宗李顯的侄子,相王李旦的庶子。唐中宗寵愛韋皇后,對弟弟很是忌憚,唐玄宗那時算是個落魄王爺。而王皇后的父親官職也很低,只是個五品武官,正好門當(dāng)戶外。唐玄宗和王皇后的娘家的關(guān)系也很好。雖然青年時代的唐玄宗風(fēng)流好色,娶了不少妾室,但家外彩旗飄飄,家里的紅旗卻不倒。侍妾雖多,但影響不了夫妻的感情。
王皇后乃將門虎女,智勇雙全,有膽有識。在唐玄宗發(fā)動政變誅殺韋后時,王氏在幕后協(xié)助臨淄王,并叫上自己的父親和兄長來參與此事。玄宗當(dāng)上太子,王氏作為正妻就順理成章地當(dāng)上太子妃。唐玄宗即位后,便立王氏為皇后。她和唐玄宗不但是結(jié)發(fā)夫妻,還是患難夫妻,并且她還算是唐玄宗的賢內(nèi)助和堅定支持者,不但是生活上的伴侶,還是事業(yè)的上伴侶?!顿Y治通鑒》說“上之誅韋氏也,王皇后頗預(yù)密謀。”舊《唐書》記載“臨淄王時,納后為妃。上將起事,頗預(yù)密謀,贊成大業(yè)?!北緛碛泄餐氖聵I(yè),夫妻關(guān)系應(yīng)該很牢固。但是王皇后遇到一位強敵,這個強敵,也應(yīng)該算是王家的世仇,武惠妃,武則天的堂侄孫女。她的出現(xiàn),打破了玄宗后宮百花齊放的局面,她容光照人、美艷絕倫,性狡黠,工于心計,把唐玄宗迷得神魂顛倒,于是她寵冠六宮,專寵椒房,三千寵愛于一身,別的妃子只能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趙麗妃(太子李瑛的母親)、皇甫德儀(鄂王瑤母)、劉才人(光王琚母)本來都是受寵的妃子,因為武惠妃的得寵,統(tǒng)統(tǒng)靠邊站。而后宮之主的王皇后的地位受到嚴(yán)重威脅,終日憂心重重、惶恐不可終日。
武惠妃極似堂侄祖母武則天,有美貌,有野心,不安于寵妃的地位。《資治通鑒》:“武惠妃有寵,陰懷傾奪之志,后心不平,時對上有不遜有語?!蓖趸屎蠼Y(jié)婚多年,始終無子,這對她很不利,而當(dāng)時武惠妃已經(jīng)生了幾個兒子了。為了求子,她犯了一個極傻的錯誤。當(dāng)時的長安城有個和尚明悟很靈驗,皇后之兄王守一請他以法術(shù)幫皇后求子。和尚明悟祭拜南斗與北斗,取來霹靂木并刻上天地文與玄宗名諱,讓王皇后佩帶,說道:「帶著它可保佑早生貴子,往后將可與則天皇后相比。但這件事難逃武惠妃的法眼,結(jié)果事情被揭發(fā)。于是,唐玄宗廢王皇后為庶人,賜王守一死?!杜f唐書》:廢后制:“皇后王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造起獄訟,朋扇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刑于家室,有愧昔王,為國大計,蓋非獲已。”被廢的三個月后,王皇后便暴斃了,玄宗詔令以一品禮將她葬于無相寺。后宮的人們對她很同情。兩年后,開元十四年,唐玄宗跟大臣提出立武惠妃為皇后。一個叫潘好禮的大臣強烈反對,他說:"武氏乃不共戴天之仇,豈可以為國母!人間盛言張說欲取立后之功,更圖入相之計。且太子非惠妃所生,惠妃復(fù)自有子,若登宸極,太子必危。"
寶應(yīng)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時,恢復(fù)了王皇后的尊號。《新唐書·代宗本紀(jì)》:“追復(fù)庶人王氏為皇后,瑛、瑤、琚皆復(fù)其封號?!???赡苁且驗橥趸屎缶褪震B(yǎng)了李隆基的三子李亨(后來的唐肅宗),而且她待李亨視為己出。唐肅宗是唐代宗的父親,
細(xì)算起來,唐玄宗的王皇后比唐高宗的王皇后幸運多了,第一,她死得舒服,自己暴斃了(也可能是被下毒),而先朝王皇后是打了一百大杖被截去四肢,裝到壇子里折磨死。第二,她的情敵武惠妃沒有登上皇后寶座,也沒有能讓兒子繼承皇位。業(yè)未賣謀主。第三,她死后被恢復(fù)了皇后尊后,因為她的養(yǎng)子登上皇帝之位。
武惠妃的心計并不遜于武則天,倒霉的是武則天跑到了她的前面,做了李唐王朝后妃的反面教材,所以武惠妃受了她的牽連,李唐王朝太怕出現(xiàn)第二個武則天,所以武則天的侄孫女就在活著的時候別想登上皇后之位。李唐的皇帝好象跟太原王氏有仇,好象跟武家有緣似的。因為兩個武氏妃子廢掉二位王氏皇后,而這兩個武氏妃子還是一家子親戚。歷史重演,雖不盡相同,但大體相似。早知如此,太原王氏就別送女兒到李家,不要跟李唐王室聯(lián)姻。令人費解的是,王家和武家也是乃不戴天之仇,就算王皇后跟先朝王皇后八桿子打不著,不念先朝王皇后的仇怨,但武則天畢竟是她情敵武惠妃的姑祖母。怎么可能念咒語要效訪敵人的姑祖母?或者,這件事是武惠妃對王皇后的誣蔑。念咒語口說無憑,沒有書面證據(jù),所謂的人證,更可能作假。
沒有心計的女人在宮廷斗爭中注定失敗,唐玄宗的王皇后是個可憐的女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