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起來真的很諷刺
,看看耿精忠這個名字,“耿”、“精”、“忠”;這三個字耿精忠的爺爺耿仲明本是大明臣子
努爾哈赤對耿仲明不薄
對沒錯,這個耿精忠是忠于大清;可諷刺的是
,三藩之亂,耿精忠跟著吳三桂反了;然而沒多久又投降了,而且是三藩中第一個投降的,如此的反復無常,比起吳三桂那也是不遑多讓啊,典型的首鼠兩端。耿精忠這個名字
,簡直就是天大的諷刺。公元1673年11月
,吳三桂誅殺云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口號,正式起兵造反起初只有吳三桂他一藩造反
五個月后
當時范承謨是福建總督
其實從耿精忠觀望之后再造反這就個行為就可以看出,他對造反的態(tài)度是帶有首鼠兩端心態(tài)的
耿精忠善于造勢
老百姓們見到耿精忠的軍隊
當時康熙的戰(zhàn)略很清晰
更慘的是
但這也不能全怪鄭經(jīng)
,之前原本吳三桂在與耿精忠匯合無果之后,就是希望耿精忠能夠聯(lián)合鄭經(jīng),在東南搞出點事情來,一次緩解其在西北的壓力。但是耿精忠擴軍之后,極度膨脹,不僅不把鄭經(jīng)放在眼里,還想乘勢吞了鄭家勢力。這才導致鄭經(jīng)不敢與其合作,并乘火打劫。總的來說就是,你耿精忠不仁在先如此一來
數(shù)日之后
降了就降了吧
,康熙皇帝也沒有難為耿精忠,畢竟人家投降需要拉攏,而是命令他統(tǒng)兵攻打尚之信,好戴罪立功。但是耿精忠死命不改,居然企圖聯(lián)合尚之信,再次背叛清朝,康熙皇帝一早便在耿精忠的身邊安插了“臥底”,耿精忠的一舉一動康熙皇帝都了如指掌。掌握了耿精忠再次謀反的證據(jù)之后,康熙皇帝迅速剝奪了他的軍權(quán),并革去其王位,將耿精忠凌遲處死。當然了,說此時的耿精忠謀反
,可能性不大,吳三桂都完蛋了。估計是康熙想算賬了,畢竟造反這事兒,不是投降就能抹過去的。吳三桂在的時候,自然是要安撫為主,這下騰出手來了,自然是要把這種首鼠兩端,反復無常的不確定因素給徹底的除掉。說實話
,比起吳三桂,這耿精忠差遠了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3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