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之戰(zhàn)白起為何不愿出戰(zhàn)?客觀分析戰(zhàn)況反被賜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事實已經(jīng)證明,白起的理由并沒有說服秦昭襄王,反而引起了他的反感,下面簡單分析一下原因:
一、白起為什么不愿意出征?
第二次圍攻邯鄲,秦昭襄王先是拜王陵為將,戰(zhàn)事不順后,又換上了王龁,結(jié)果再次吃癟,不得已的情況下,秦王決定讓白起出征。
白起以身體不適為借口,說出了三條秦軍必敗理由:
1、邯鄲城堅固不易攻,在對峙中諸侯必來救援,秦軍不利。
2、長平之戰(zhàn)中,秦國損失也非常大,國內(nèi)空虛。
3、趙國上下積極迎戰(zhàn),君臣同心,將士同仇敵愾。
二、為什么白起沒有說服秦王?
第一,白起的心思。
白起的著眼點在戰(zhàn)場分析。
首先,秦軍翻山越嶺去攻打趙國國都,戰(zhàn)線長,后勤供應不上;
其次,秦國軍隊疲弱不堪,趙國同仇敵愾,士氣很難提上來;
最后,邯鄲緊鄰中原諸侯,其他國家很可能來救趙國,秦軍腹背受敵。
白起是非常厲害的將軍,分析的結(jié)論后來都得到了驗證,秦軍處境確實不利,很難取勝。明知是敗仗,沒有那個將軍愿意去打。
第二,秦王的心思。
秦王更加關注戰(zhàn)爭的政治影響。
首先,趙國違約在先,要是不找回場子,以后還怎么混?
其次,打下趙國,利益巨大;
再次,秦王認為白起在耍脾氣——之前被無緣無故的召集回來;
最后,倘若失敗,之前幾十年的努力都白費了,秦國承擔不起。
秦王認為,白起之前能夠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那么這次攻下邯鄲肯定不在話下。白起說的理由,都是借口,在對之前被召回之事表示不滿。
總結(jié):雙方不在一個頻道上。
雙方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白起認為秦王瞎指揮,在打無把握之仗;秦王認為白起居功自傲,在耍脾氣。再加上范雎在一邊挑撥離間,最終兩人鬧掰了,白起被賜死,秦昭襄王之后再無大功績,反而丟失了很多領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3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