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楊貴妃去向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起古代四大美女,那也皆是下場令人唏噓的人物。就拿其中的楊貴妃來說,一代紅顏,最終卻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引得多少文人墨客對此長吁短嘆,感慨不已。不過楊貴妃真的死了嗎?
楊貴妃之死主要還是受到了牽連。天寶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晚期昏庸的唐玄宗終于光了他自己掙下的開明盛世,節(jié)度使安祿山攜史思明一起發(fā)動了“安史之亂”,盛世唐朝終于拉開了它的謝幕表演。
安祿山等人打著“清君側(cè)”的名義,一路勢如破竹。次年唐玄宗畏于叛軍攻勢,決定帶著楊貴妃逃往蜀中。本身叛亂就是由依靠著楊貴妃上位的楊國忠等奸臣引起的,倉皇出逃卻還要護著這些亂臣賊子,這令隨侍護衛(wèi)憤慨不已。
在途徑馬嵬驛的時候,禁軍統(tǒng)領(lǐng)陳玄禮在太子李亨的支持下發(fā)動兵變,結(jié)束了奸臣楊國忠以及其他楊氏姐妹的性命,并率全體禁軍一起要求唐玄宗下令,處死楊貴妃。唐玄宗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忍著悲痛,下令高力士與陳玄禮一起將楊貴妃吊于馬嵬驛的樹下,并命高力士為其收殮尸首。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楊貴妃并沒有死,唐玄宗的心腹高力士奉唐玄宗密令悄悄放了楊貴妃一碼,楊貴妃因此逃到漢口附近,經(jīng)水路去到沿海通商港口,又一路輾轉(zhuǎn)最后達到日本。這種說法雖然沒有被正史收錄在冊,但是也是有一定依據(jù)的。
首先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她通過展示自己的家譜證明,自己的確是楊貴妃的后裔;日本還有一位叫做山口百惠的明星,也說自己是楊貴妃的后裔。而她兩的家世經(jīng)排查,還真有可能與楊貴妃有關(guān)。日本還有個村落叫做“山口久津”,從很久前就因楊貴妃再次落腳而聞名。
對于日本人說的話,中國都喜歡打個疑問號,不過如果唐代詩人們作證呢?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這么幾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焙雎労I嫌邢缮?,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還有李商隱的《馬嵬》中有一句“徒聞海外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p>
如果說白居易是浪漫主義詩人,《長恨歌》帶著對愛情的美好幻想,那么李商隱可是一點都不給唐朝政府面子的,因此有關(guān)楊貴妃東渡海外之事,的確在當時就有這種說法了,而不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強加上去的。
并且楊貴妃在當時如果要去日本,也的確很有可能。唐朝與日本通商非常頻繁,日本還經(jīng)常派遣唐使前來唐朝交流溝通;當時長江流域水路十分方便,楊貴妃完全可以從當時長江流域的江陵、漢口等地去到揚州、明州處。而到了沿海的這些城市,總能碰到去日本交流的船只,那么楊貴妃東渡日本之事客觀條件上是完全成立的。
至于楊貴妃到底有沒逃到日本,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3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