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人是神仙下凡?他們分別是什么神仙?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古代封建制度下,后世會為歷史上一些杰出人才,名人志士貼上神仙下凡的標(biāo)簽。
包拯,包青天據(jù)傳是文曲星下凡而死后也被追封為下界閻王的化身。
岳飛,被稱為金翅大鵬的化身,其實張飛和李元霸也是金翅大鵬的化身,可能他們身上都有一共同特點“猛”。
濟公,稱降龍羅漢轉(zhuǎn)世,而降龍羅漢是中國佛教內(nèi)才有的,而印度本土佛教中沒有降龍羅漢。
宋仁宗,就是水滸傳里的皇上,水滸傳中提到宋仁宗是仙界散仙赤腳大仙下凡,百毒不侵。
王莽,傳說是白蛇轉(zhuǎn)世,也有說他是真的穿越回去做皇上的,因為他的很多行為做法都非常超前貼近現(xiàn)代人,這個大家可以閑暇時自行了解一下。
楊廣,老鼠精轉(zhuǎn)世據(jù)傳是用前世1300年道行換取今生13年皇帝位。
朱棣,真武大帝轉(zhuǎn)世,這個不是后人杜撰,是朱棣自己給自己封的。還按自己的模樣在武當(dāng)山修建了真武大帝的塑像。
縱觀歷史,為什么老百姓都要給名人一些神仙封號,出于崇拜還是什么?
包拯包青天是文曲星下凡,除此之外,還有比干,范仲淹,文天祥,后來各個朝代的狀元也位列其中。
金翅大鵬 相傳岳飛和李元霸,張飛都是它的轉(zhuǎn)世,一個字猛,看這圖都霸氣
薛仁貴據(jù)說是白虎轉(zhuǎn)世
濟公相傳是降龍羅漢轉(zhuǎn)世
王莽相傳是白蛇轉(zhuǎn)世,覺得不太像是白素貞變的???
宋仁宗相傳是赤腳大仙下凡
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1、鐵拐李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李凝陽,李洪水,李玄,是中國民間傳說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傳名為李凝陽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生卒年約公元前418-326年。
在八仙中,有好幾位都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但李鐵拐卻例外。正是由于他是一位傳說人物,所以關(guān)于他的姓氏、籍貫和生活時代有各種說法。
多被認(rèn)同的說法是江津李家壩人,因為李家壩早期仍然有相關(guān)遺跡,政府目前正在原來的遺跡九本秋籌建八仙苑,但人們普遍接受的形象是:他臉色黝黑,頭發(fā)蓬松,頭戴金箍,胡須雜亂,眼睛圓瞪,瘸腿并拄著一只鐵制拐杖。
但在道教經(jīng)典中,傳說他本來是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在一個山洞中修行道術(shù),并且已經(jīng)達到了很高造詣,他甚至能夠使靈魂和肉體分離。有一天,他決定尋找高人,就命令他的徒弟看守他的尸體,然后他的靈魂就出去游玩了。
不料,過了幾天后,他的徒弟家里發(fā)生了大事,需要他趕緊回家,于是他只好把師傅的尸身燒掉回家。不久李鐵拐的靈魂回來了,卻找不到自己的尸體,非常驚慌,最后好不容易在樹林里找到一具因饑餓而死的尸體,就只有借助他復(fù)活了,就這樣變成了這模樣。
在中國民間,他主要在醫(yī)藥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傳說他背上的大葫蘆里保存著神奇的丹藥。所以后來中國社會上從事膏藥行業(yè)的人就把他看作自己的祖師。
2、漢鐘離
又名鐘離權(quán),姓鐘離,生卒年約(公元168.農(nóng)歷7月27日-256)東漢、魏晉時期人物,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神仙。
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quán),字云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谷子,漢咸陽人。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鐘離。少工文學(xué),尤喜草圣,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
后因兵敗入,乃隱于晉州羊角山。道成,束雙,衣槲葉。自稱“天下都散漢鐘離權(quán)”。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后列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他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xué)道。下山后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后與兄簡同日上天。度呂純陽而去。
元世祖尊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又尊為正陽開悟傳道重教帝君,相傳于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yīng)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貴州赤水二郎壩成極陰絕地,居住者后人漸衰而絕嗣。
3、張果老
張果老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八仙之一,在中國民間有廣泛影響。張果老(張果),他姓張名果,號通玄先生,受武則天和玄宗征召,御賜邢州五峰山(今邢臺張果老山)。
著名煉丹家張果,就是民間所傳“八仙”中的張果老,玄宗時人,大約生活在七世紀(jì)至八世紀(jì)中期,生平不詳。他著有《神仙得道靈藥經(jīng)》、《丹砂訣》和《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等。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記述丹砂的產(chǎn)地、形狀、性質(zhì)都非常詳細(xì),其中提到用“汞一斤,硫黃三兩”制成紫砂,其內(nèi)容與陳少微《九還金丹妙訣》相類似。
這里汞、硫兩物的重量比為100∶19。而根據(jù)丹砂(硫化汞,HgS)的組成計算,汞、硫重量比是100∶16。陳張二人把硫磺的量加多,是因為硫磺容易燃燒而遭到損失的緣故,這是很有道理的,說明當(dāng)時制造丹砂確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張果內(nèi)外丹兼修,但以內(nèi)丹修煉為主。他分內(nèi)丹為三品,以九轉(zhuǎn)大還丹為上品。并且總結(jié)出九轉(zhuǎn)大還丹有九要,依此而行,可以得道。此說與司馬承禎的坐忘相通。此外他提出性命雙修,被認(rèn)為是宋元內(nèi)丹學(xué)的先驅(qū)。
4、呂洞賓
呂洞賓,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師。 名喦("喦”或作“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河?xùn)|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zhèn))人,現(xiàn)在山西運城市芮城有元代丘處機奉皇帝御旨興建的永樂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大純陽萬壽宮。
呂洞賓是道教中的大宗師。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陽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張紫陽真人)、東派(陸潛虛)、西派(李涵虛),還有隱于民間的道門教外別傳,皆自謂源于呂祖。
原為儒生,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shù),64歲遇鐘離權(quán)傳丹法,道成之后,普度眾生,世間多有傳說,被尊為劍祖劍仙。
華軒居士據(jù)《全真詮繹》記載,于北宋期間應(yīng)八仙之首鐵拐李邀在著名仙苑石筍山聚會時列入八仙之列。
5、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關(guān)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yè)的農(nóng)婦,后因嫌家居太悶,游于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jīng)常采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
一次,遠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來羅浮山寺,稱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楊梅果子,經(jīng)查實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從何處采來這眾多山果,便認(rèn)為二娘即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從此二娘遠近聞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
《續(xù)通考》說何仙姑為唐武則天時廣東增城縣人,出生時頭頂出現(xiàn)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歲時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從此不饑不渴,身輕如飛,并可預(yù)見人生禍福。后來她應(yīng)召進京,途中離去。
一說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筆記多稱她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稱她幼遇異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稱她放牧于郊野,遇異人送仙棗,食后而成仙,宋人筆記中還記載了何仙姑一些為人占卜休咎,預(yù)測禍福的事跡,一時士大夫及好奇者爭先前往彼處占卜。
6、藍采和
藍采和,真實姓名不詳,或名許杰,字伯通,公元(615-760),是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
在淮南道濠州鐘離濠梁之上(今安徽鳳陽)得道成仙(又說在青海出生,青海湖、昆侖山一帶,諾木洪的黑風(fēng)口是他的誕生地),出生于塘河古鎮(zhèn)石龍門,陸游在《南唐書》中說他是唐末逸士。
元代雜劇《藍采和》說他姓許名杰。藍采和是他的樂名。他常穿破藍衫,一腳穿靴,一腳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于鬧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
其飲酒量多而不醉,精通釀酒技藝,自釀自飲,以藍酒自成一體,藍采和也是中國釀酒界最有權(quán)威的人。
后在酒樓,聞空中有笙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當(dāng)代華軒居士據(jù)《道論詮繹》記載,于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yīng)鐵拐李之邀在著名仙苑石筍山列入八仙。
7、韓湘子
唐韓湘子,字清夫,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xué)道。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
由于韓愈排斥佛老而不惜死,故而佛教方面編造出大顛禪師化韓愈;而道教方面則造出了韓湘子度韓愈來抵消韓愈所帶來的影響。
8、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xiàn)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關(guān)?!端问贰酚袀鳎苜?,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后的弟弟。
他性情和易,通曉音律,喜愛作詩,封濟陽郡王,身歷數(shù)朝而一帆風(fēng)順,年七十二而壽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八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4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