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唐朝的陌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說到秦、漢、宋、明,常常冠以“大”字。而說到唐朝,不僅有大唐,還有“盛唐”。中國歷史上,能在朝代名字前,冠上“盛”字的,唯有唐朝。我記得多年前,電視廣告語中都有“再現盛唐”。
唐朝的強盛,有一方面是在軍事方面。
大明宮復原圖局部
在與突厥、百濟、高句麗、契丹等國家作戰(zhàn)中,勁敵主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自五胡亂華以來,胡人入主中原,他們賴以制勝的法寶就是騎兵。長槍長矛,完備馬具,加上高速的機動,讓漢人吃盡了苦頭。
為了對付騎兵,南北朝時利用方陣、精騎,而唐時則用陌刀。陌刀威力有多大?三個方面告訴你。
騎兵
一、陌刀的起源
關于陌刀的出現,有資料說他是起源于漢代的斬馬劍。比如,《唐六典》就說,“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劍?!逼鋵?,漢代的斬馬劍,主要是說劍的鋒利可以斬馬。但實際上,斬馬劍只是在會盟時,斬馬祭祀,并不用在戰(zhàn)場上。
另一方面,陌刀雖然如劍之形,但兩面開刃,是一種特殊的刀。加上冶煉鍛造技術的進步,陌刀要比斬馬劍鋒利,所以能斬騎兵之馬。畢竟騎兵之馬有馬具,而且相當厚實。
現代人想象的陌刀
二、陌刀的實戰(zhàn)
步兵對騎兵,不戰(zhàn)任何優(yōu)勢,打贏了追不上人家,打輸了跑不過人家,太吃虧了。以步兵克騎兵的例子,南朝劉裕曾贏過一次。
劉裕利用戰(zhàn)車,在距離黃河百步的地方,布成卻月陣,陣中是步兵,陣后是水軍負責接應。由于北魏鐵騎護甲齊備,朱超石命士兵把長矟截斷,用大錘錘擊,這樣一下能洞穿三四名魏軍。
由于戰(zhàn)車被士兵用護盾擋著,北魏騎兵無法攻入,所以死傷慘重。劉裕以2000步兵,大破30000騎兵,簡直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卻月陣
但這種陣法限制條件太多,不用戰(zhàn)車,如何破騎兵呢?唐朝用陌刀。
《舊唐書》記載,高仙芝攻打小勃律國時,李嗣業(yè)和田珍為左右陌刀將,“二人舞巨刀,一揮殺數人,前無堅對,如遇敵騎,人馬俱碎,令敵氣索?!?/p>
《新唐書》記載,張興做裨將的時候,“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
尤其是陌刀隊在進攻敵兵時,成排的士兵,舉著長長的陌刀,整齊向前,如墻而進,一刀下去,連人帶馬砍為兩段。那種場景,足以震懾敵人。
正是因為陌刀威力巨大,所以皇帝給宰相安排護衛(wèi)隊時,就是用陌刀手;一些邊鎮(zhèn)將領,宦官,也都組建陌刀隊。
步兵主戰(zhàn)兵器中,有槍、棒和陌刀,但以陌刀威力最大。陌刀在關鍵時刻,總是能短時間內殺傷大量敵人,從而扭轉戰(zhàn)局,安史之亂中,不少大戰(zhàn)都能證明。
三、陌刀的消失
陌刀制造復雜,工藝繁瑣,成本太大,所以唐朝政府對陌刀管理極為嚴格。即便是帝王將相,死后也不能帶入墓內,故而在今天發(fā)掘的唐代墓中,始終找不到陌刀。
持陌刀的唐朝士兵
到了晚唐五代時期,由于常年戰(zhàn)爭,軍械消耗快,陌刀這種精良武器,壓根玩不起,于是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陌刀的起源、實戰(zhàn)和消失,都足以說明陌刀的威力。在唐代對付騎兵的諸多兵器中,當以陌刀為最厲害。
說到騎兵其實也還是挺厲害的一種兵種的,成吉思汗就用騎兵征服了全世界,話說在唐代有出一種新的武器,這種武器叫?大唐陌刀?,話說它是騎兵的克星了,那么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唐陌刀到底是什么樣的下面也跟隨小編繼續(xù)揭秘分析看看!
大唐陌刀真的是騎兵的克星嗎揭秘
陌刀可以威懾騎兵,但并不是騎兵克星。
很遺憾,通過查找歷史資料,預想中全軍齊持陌刀斬敵馬破陣的場面只是想象。
先談結果陌刀主要是用于近戰(zhàn)肉搏,對抗步兵的武器。
首先根據《唐六典》記載,陌刀就是長刀,是主要由步兵使用,也就是古代所說的斷馬劍。最著名的李嗣業(yè)使用陌刀的好手。他早年跟隨高仙芝出征中亞建功立業(yè)。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都護府戰(zhàn)亂頻繁。那時各軍剛開始用陌刀,大家都覺得李嗣業(yè)最為精熟。
安祿山造反之后,李嗣業(yè)接受肅宗的命令,反擊盤踞長安作亂的叛軍。叛軍大將李歸仁率騎兵隊沖擊唐軍,把唐軍打的陣形大亂。危機時刻,李嗣業(yè)挺身而出,之見他脫去鎧甲戰(zhàn)袍,袒露上身,手執(zhí)陌刀站在陣前大喊。叛軍沖來,李嗣業(yè)正面迎敵,沖入敵陣。他把擋自己面前的敵人騎兵連人帶馬砍的粉碎,一直斬殺了十多個敵兵,總算穩(wěn)住了軍陣。唐軍士兵見狀,士氣大振,都拿著陌刀沖鋒,像石墻一樣推進......
該戰(zhàn)勝利之后,竟然斬得6萬敵軍首級,長安也被收復。
《唐六典》卷十六:?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舊唐書》:?天寶初,隨募至安西,頻經戰(zhàn)斗,于時諸軍初用陌刀,咸推嗣業(yè)為能。嗣業(yè)乃脫衣徒搏,執(zhí)長刀立于陣前大呼,當嗣業(yè)刀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zhí)長刀而出,如墻而進。?
這段歷史片段看著很是熱血,然而,這里更多表現的是李嗣業(yè)的個人勇武。排除文學性的描述,并不是正規(guī)對抗騎兵的專業(yè)戰(zhàn)法。除此之外,其他史書里再也看不到陌刀?如墻而進?的記載。由于是孤證,很可能只是李嗣鄴部下當時一時之舉。
反觀其他資料,陌刀主要用于督戰(zhàn)隊,城防武器,弩手自衛(wèi)武器。
可見陌刀主要是由?花裝?(攜帶多種武器的士兵)步兵所持,作特殊用途和正面防御之用。
督戰(zhàn)隊自不必說,陌刀的強度斬個把人根本不是問題。守城時,陌刀因為長度和尖利的鋒刃可以發(fā)揮最大作用,讓敵兵難以接近城頭。攀上城墻個少量敵兵也很容易被長度占優(yōu)勢的陌刀壓制。至于五十人隊的步兵一齊并排手持陌刀的場面很是威武,但考慮到大約20斤的重量,揮舞不易,會降低士兵們的行動能力。所以用于弩箭齊射,敵人靠近以后近距離突擊。這樣保存了士兵體力,才便于發(fā)揮近戰(zhàn)的威力,便于破壞敵人的進攻隊形。
《通典》隊副一人,于兵后立,執(zhí)陌刀,觀兵士不入者便斬。
《通典》又於城上以木為棚,容兵一隊,高長柄鐵鉤、陌刀、錐斧,隨要便以為之備。若敵攀女墻踴身,待其身出,十鉤齊搭,掣入城中,斧刀助之。
《通典》諸軍弩手,隨多少布列。五十人為一隊,人持弩一具,箭五十只,人各絡膊,將陌刀棒一具,各於本軍戰(zhàn)隊前雁行分立,調弩上牙,去賊一百五十步內戰(zhàn),齊發(fā)弩箭。賊若來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從戰(zhàn)鋒等隊過前奮擊,違者斬。
沒有最強的武器,任何武器都是合適的使用場所,因地制宜,因敵制宜,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什么是陌刀陌刀簡介
陌刀是一種超豪華的作戰(zhàn)武器,直接影響后來的世界名刀日本武士刀的形成。
陌刀的興起是在隋朝,盛行則是唐朝,是唐朝專門用來對付游牧民族,尤其是對付擅長騎兵的突厥而裝備的。
恰好,大唐的陌刀便是那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對于騎兵而言,一隊手持陌刀的大唐步兵絕對是其最大的威脅。這些技術指標對外都是嚴格保密的,當時日本派到中國的留學生對陌刀羨慕不已,多次向中國工匠討教技術,但始終沒有學到。陌刀的技術只在軍隊中流傳,民間嚴禁私制,違者必斬不赦,擁有陌刀的軍人也不能將刀賠葬。在唐朝戰(zhàn)場上,有一群神秘的軍隊,他們個個腰圓體胖,魁梧如山;他們是部隊最后的防卸,身后是脆弱的弓、盾同胞,是大唐繁華的土地。
而在于陌刀是否可以被用作陪葬品。歷朝歷代對于陪葬品的選擇,大致局限于以下兩類:要么是墓主生前用過的物品,要么是可以體現墓主生前權力地位的象征物。認為主要原因有三點:一者,陌刀造價昂貴而唐朝國庫比較窮;二者地位高的人看不上;再有就是官家鑄造,民間不得私自鑄造或者私藏。但也正是由于陌刀殺傷力巨大,唐代不允許陌刀陪葬,所以基本沒有出土的陌刀。傳世陌刀也幾乎絕跡。
打一個比方,你說現在一個美國將軍是愿意在腰上配一把兼具藝術感和工業(yè)美感的小手槍呢,還是愿意每天帶著一輛大坦克去招搖撞市呢?,唐軍大將李嗣業(yè)帶領數千陌刀軍大敗叛軍,戰(zhàn)況慘烈留下了“刀鋒所向、人馬俱裂”名句。也從側面體現了陌刀的巨大殺傷力,刀鋒所指不管人還是馬都不在話下。使用陌刀的軍士,也都是軍中的精銳,雖然不是將官級的人物,但也都是軍中的猛士。這些猛士在一起組成陌刀隊,開赴戰(zhàn)場,擺開隊形,胡人往往望風而逃,這就是人稱之的“刀墻”。
大唐陌刀是一種很大的刀具,具體有多大,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記載,有記載的就是可以對付突厥的機動化部隊,但由于大唐陌刀是不允許陪葬的,所以就看不到大唐陌刀的實物,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刀具是一件很厲害的兇器,所以,就不能陪葬呢?也是說不定的,因為可以對付騎兵,說明是很厲害的。
大唐陌刀是不是可以人馬俱碎,在史書里是沒有記載的,在新唐書里說一個人在對付來犯之敵的時候,一次舉刀,就殺了好幾個人,敵人嚇壞了,認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新式武器?敵人瞬間被滅了!可見大唐陌刀是很厲害的,但是這里面沒有記載人馬俱碎。小說里是有記載的。
小說里說這個刀是可以做到人馬俱碎的,畢竟,這個是可以對付騎兵的,以步兵對付騎兵可以成功的例子并不是很多,有記載的就是劉裕的一個陣法,還有就是大明王朝的火槍部隊,除了這些還有的就是這個大唐陌刀隊伍。只要2000余眾,即可所向披靡,可見,這支部隊的厲害之處。
大唐陌刀只是在唐高宗和唐玄宗時期使用過,之后就不見蹤影了,難道是因為造價高的原因?還是因為使用起來不方便?這個都不可知了。還有就是為何會突然間消失呢?難道是因為玄宗認為這個不好?因此下令將這個大唐陌刀封存了?這個已經不可考證了,我們只能從一些資料里來推測這個神秘刀具了,你知道大唐陌刀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5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