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頋h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漢朝統(tǒng)一天下后,為了答謝酬勞那些在反秦戰(zhàn)爭與楚漢相爭中做出巨大貢獻的盟友,漢高祖劉邦一共分封了八位異姓王,此后在東漢末年又有兩位權臣自封為王,整個漢朝一共產(chǎn)生了十位異姓王。然而這十位異姓王里,漢初八位異姓王,僅一人以王位善終,漢末兩位權臣異姓王,則改朝換代,終結了兩漢四百年的江山。
漢初八位異姓王
楚王韓信:韓信是漢初三杰之一,用兵如神,漢朝江山幾乎全由韓信打下,被稱為“無雙國士”,威震天下。但因為功高震主,被劉邦忌憚,于是設計擒下韓信。后來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殺死,夷三族。
梁王彭越:秦末起義軍領袖之一,楚漢相爭時,與韓信、英布等人一起在垓下會師,消滅了項羽,因功被封為梁王。后來劉邦懷疑彭越造反,派兵突襲了彭越,把他廢為庶人。彭越路上遇到呂后,希望呂后能為自己求情。呂后卻告訴劉邦,彭越豪壯勇敢,不如殺死。于是誅滅彭越剁成肉泥,夷三族。
淮南王英布:秦末起義軍領袖之一,初始追隨項羽,楚漢相爭時背叛項羽轉投劉邦,與韓信、彭越等人一起在垓下會師,消滅了項羽,因功被封為淮南王。后來英布見韓信、彭越先后被殺,決定不束手待斃,起兵造反。劉邦震驚之下,御駕親征英布,英布戰(zhàn)敗被殺。
趙王張敖:秦末起義軍領袖張耳之子,娶劉邦長女魯元公主,漢高祖稱帝時,張耳已死,張敖繼承了趙王位。因為劉邦對張敖無禮,張敖的臣子想要殺死劉邦,事情敗露后劉邦廢掉了張敖的王位。但因為魯元公主的關系,劉邦并沒有殺張敖,改封其為宣平侯,富貴終生。
韓王信:韓國宗室,在楚漢相爭時被劉邦立為韓王。劉邦懷疑韓王信勾結匈奴,派人責備韓王信。韓王信害怕被殺,真的投靠了匈奴。后來在漢朝與匈奴的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被殺。
燕王臧荼:臧荼是燕國舊將,秦末時追隨項羽參與巨鹿之戰(zhàn),因功被封為燕王。項羽失敗后,劉邦大肆屠殺項羽舊將,臧荼害怕被殺,起兵反漢。劉邦親征臧荼,臧荼戰(zhàn)敗被殺。臧荼是曾外孫女即是漢景帝王皇后,也就是漢武帝的母親。
燕王盧綰:盧綰是劉邦發(fā)小,自起兵就一直跟隨在劉邦身邊,臧荼被消滅后,劉邦就地封盧綰為燕王。但盧綰一旦成為異姓王,劉邦馬上也對他不放心起來,盧綰見韓信、彭越都被夷三族,內(nèi)心恐懼,最后帶著家人親信逃亡到了匈奴,匈奴封他為東胡盧王,后死與匈奴。
長沙王吳芮:秦朝末年第一個反秦的秦吏,深得民心,被項羽封王。因為吳芮與張良關系良好,所以改投劉邦,被封為長沙王。因為張良的計策,吳芮沒有立刻成為劉邦的敵人,留其鎮(zhèn)守南方防范嶺南趙佗,因此也成為了漢初八位異姓王中唯一沒有被殺被廢,以王位善終。
劉邦鑒于異姓王叛亂不斷,即使是相知數(shù)十年的盧綰也最終反叛,因此與劉氏諸王和功臣們殺白馬盟誓:只要國家存在,功臣子孫永享富貴;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非功而侯,天下共誅之。此后,呂后稱制,死后呂氏家族即被功臣們鏟除。即使是篡漢的王莽,也沒有膽量稱王,而是稱“假皇帝”。直到大漢王朝要壽終正寢時,才出現(xiàn)了兩位異姓王。
漢末兩位異姓王
魏王曹操:曹操是漢末群雄之一,挾天子以令諸侯,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jù)勢力,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統(tǒng)一北方,自封為丞相,然后稱魏公、魏王。
魏王曹丕:曹丕是曹操的兒子,繼承魏王王位,同年逼漢獻帝退位,建立曹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6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