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漢武帝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漢武帝劉徹絕對算得上是個英明的皇帝,政績赫赫。雖然他晚年因為巫蠱之禍誅殺了不少無辜的生命,但是他在位的時候,漢朝國力昌盛,百姓安居樂業(yè),也可以說是功過相抵。而漢武帝在位的時候,最大的成就就是解決了自漢高祖劉邦立國開始,漢朝就存在的一個重要隱患。
這個隱患來自于漢朝劉氏內(nèi)部。漢高祖立國之后,將國內(nèi)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幾個兒子,在國內(nèi)單獨設立諸侯國。當時大漢朝一共只有54個郡縣,而諸侯國則占去其中40郡。諸侯國中的百姓直接受到王侯的統(tǒng)治,他們對自己封地內(nèi)的官員有直接的任免權,不需要經(jīng)過皇帝。
這種國中國的制度,導致皇帝的權力被極大的削弱。雖然劉邦設立諸侯國,最早是為了便于自己管理疆土。但是實際上卻是將皇帝的實權削弱,皇帝真正能夠直接管轄的郡不過才15個而已。而各諸侯國之間,土地、人口不同,所能收到的賦稅自然也不相同。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有的諸侯國持續(xù)坐大,有的諸侯國則實力不足,不得已必須要仰仗強大的諸侯國存活。這樣一來這些王侯自然容易滋生出異心,試圖挑戰(zhàn)皇帝的絕對權威。漢景帝劉啟繼承皇位之后,曾經(jīng)試圖削弱諸侯國的權力,來確?;蕶唷?/p>
但是他的做法太過直接了,直接下旨褫奪了幾個諸侯國的封地,收歸中央。這些諸侯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斃,于是紛紛起兵造反,這才有了漢景帝時期著名的“七國之亂”。而七國之亂被平定之后,漢景帝也不敢再貿(mào)貿(mào)然的提出褫奪封地,不過是剝奪了剩下這些諸侯們的自治權,不允許他們再隨意的任免官員了。
跟漢景帝比起來,漢武帝就顯得要高明許多了。他頒布了一條推恩令,推恩令的內(nèi)容其實很簡單。原本諸侯國的權利就是代代傳承的,但是在推恩令頒布之前,國土等只有嫡長子才可以繼承。而推恩令則明確規(guī)定,王侯們應當將自己的封地分成數(shù)份,每一個兒子都必須要有所得。
而這條律令一出,諸侯之間紛紛響應,幾乎沒有人提出異議。這就是漢武帝的高明之處了。首先推恩令是惠及諸侯所有子嗣的,嫡長子只有一個,但是庶子卻有很多個。推恩令只是使得嫡長子的既得利益變少,但是其他人都能從中受惠,因此不會有人拒絕。
而推恩令對于現(xiàn)任王侯來說,沒有什么損失,所以他們自然也不會反對。而推恩令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王侯在去世之后,國中的土地分給幾個兒子。等這幾個兒子去世,還要再分給各自的子嗣,看似土地總面積是不變的,但是因為各自為政,自然總體實力就被極大的削弱了。
漢武帝的推恩令,兵不血刃就解決了漢朝諸侯國尾大不掉的局面,實在是高明至極。但是漢武帝此舉,解決了漢朝的一個積弊,卻帶來了另外一個隱患。劉氏子孫的實力雖然被削弱,但是卻助長了外戚的氣焰。最終使得漢朝外戚當?shù)?,逐漸走向了滅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