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皇太極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政權(quán),定國號為“大金”,史稱“后金”。在此后二十年時間里,后金和明朝在北方地區(qū)展開激烈角逐。最終后金打敗明朝,控制了山海關(guān)以外的整個遼東地區(qū)。
1636年,后金第二任大汗皇太極在盛京(今沈陽)登基稱帝,并將國號由“大金”改為“大清”,將族名由女真為滿洲,這便是后來統(tǒng)治中國長達二百多年的清朝的前身。那么問題來了,皇太極為什么突然要決定更改國號呢?其實里面大有深意。
在古代,一個政權(quán)建立后,第一要務(wù)就是得先確立國號。因為國號代表著國家法定統(tǒng)治政權(quán)的官方名稱,只有正式確立國號,該政權(quán)才算名正言順,否則只能屬于叛亂武裝或非法團體。因此,定國號是一件非常莊重的事情,絕不可能拍著腦袋隨便選一個什么字就決定。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quán)將國號定為“大金”是因為早在十二世紀至十三世紀,統(tǒng)治中國東北地區(qū)的政權(quán)是由女真人所建立的金國(也稱“金朝”),所以努爾哈赤選擇用“大金”作國號意為復(fù)興金國在東北的統(tǒng)治,同時也是為了拉近和東北地區(qū)其他女真部落的關(guān)系,形成對抗明朝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那么努爾哈赤和他所在的建州女真部落真的是金國女真人的后裔嗎?其實不然。金國當年南下伐宋成功后,大批女真人都搬遷至繁華富庶的中原生活,繼續(xù)留在白山黑水之間過著漁獵生活的傳統(tǒng)女真人其實已非常稀少了。到了金國末期,金國受蒙古人的追擊被迫選擇一路南逃,東北地區(qū)留下的真空地帶迅速被更北方的通古斯人占據(jù),留在此地的少量女真人也在長時間民族融合中被通古斯人所同化。所以建立清朝的女真人實為當時南下的那批通古斯人后裔,與建立金國的女真人并不是同一撥人。努爾哈赤選“大金”作為國號,說白了就是打擦邊球、蹭熱度,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wù)。
皇太極上位后,形勢又發(fā)生了新的變化。此時后金在軍事實力上對明朝已形成了碾壓優(yōu)勢,皇太極看到了徹底擊敗明朝入主中原的可能。因此他并不滿足于僅僅作為統(tǒng)治北方地區(qū)的大汗,而是想要成為統(tǒng)治整個中國的皇帝。
因此,皇太極在1636年宣布登基稱帝,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在名義上和北京的明朝皇帝平起平坐。然后他又將國號由“大金”改為“大清”,這里面也包含著兩層意思。
首先,金國當年南下攻滅北宋,造成了令絕大多數(shù)漢人錐心刺骨的“靖康之恥”事件。雖然時隔了五百年,但對不少漢人來說,心中依舊是“靖康恥,猶未雪”。皇太極既然想成為整個中國的皇帝,那就必須要盡量減輕漢人對他們的敵意。此時如果再用“大金”的名號去激起漢人刻骨銘心的仇恨,實在是一件沒有必要的事情。況且建州女真和當年的金國女真確實不是一撥人,他們又何必要為當年的金國人來扛這口“黑鍋”呢?所以皇太極除了更改國號外,還將整個族名也一同改掉了,目的就是為了去女真化,與當年的金國女真人徹底切割開來。
其次,根據(jù)中國古代陰陽五行的原則,每一個朝代都有屬于自己的五行屬性。明朝的屬性為火,按照五行相克的說法,火克金,所以選“大金”作國號顯然是不祥之兆。而反過來“清”字的屬性為水,選“大清”作為國號則寓意著熄滅明朝的火。雖然這些說法對現(xiàn)代人來說屬于搞封建迷信,但古人對這一套陰陽五行的理論卻是深信不疑的。后來清軍南下時,有不少漢人就迷信的認為大清滅大明這正是所謂的“天意不可為”,可他們哪會知道真相卻是事在人為呢?
因此,皇太極決定更改國號并非突發(fā)奇想,而是有深刻的政治目的在里面。事實也證明,這個看上去似乎只是搞搞形式的更名事宜,后來為清軍順利南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8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