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砬厥蓟实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據(jù)傳,秦始皇和漢高祖是同齡人,漢高祖只比秦始皇小那么幾歲而已。
但因為史書上沒有漢高祖出生年齡的準(zhǔn)確記錄,我們只能大致推斷出,在秦始皇剛剛滅掉魏國的時候,漢高祖已經(jīng)是個學(xué)業(yè)有成的青年了。
秦始皇和漢高祖年齡相仿但家世不同,一個生來就是王族,一個生來只是布衣,一個少年便等王位,一個成年方做亭長,但神奇的是,兩人竟然都是大一統(tǒng)帝國的開創(chuàng)者,一個開創(chuàng)了一統(tǒng)的秦國,自號始皇帝,一個開創(chuàng)了擁有四百年天下的漢國,被群臣上尊號為高皇帝。
同是大一統(tǒng)帝國的開創(chuàng)者,但對待功臣的態(tài)度卻是兩樣。
秦始皇雖然暴虐,動不動就殺人,一殺就是一片,所有相關(guān)人等,一概不留,但秦始皇卻沒有誅殺過功臣。
后來在巨鹿之戰(zhàn)被項羽打得找不到北的王離,是秦將王翦的孫子,王翦是秦始皇開疆拓土的功臣,王翦張口沖秦始皇要大田宅,秦始皇一點都沒含糊,直接就給了。
尉繚子說秦始皇一朝得志,將來必定吃人,然后就跑了,跑了之后又被秦始皇派人追回來,追回來之后怎樣呢?一點都沒被收拾,國尉還是國尉,官照做,歌照唱,舞照跳。
劉邦這邊呢?有人說樊噲要在他劉邦死后殺趙王劉如意,劉邦就派人去誅殺樊噲;有人說韓信謀反,劉邦就用陳平計,把韓信逮捕了;有人說盧綰謀反了,劉邦就派樊噲去擊殺盧綰;有人說彭越謀反了,劉邦就把彭越逮捕了……
同是大一統(tǒng)帝國的開創(chuàng)者,為什么秦始皇不殺功臣,漢高祖卻動不動就要弄死功臣呢?
這是因為,秦始皇只是舊時代開出的花結(jié)出的果,而漢高祖則是踏破舊時代開創(chuàng)新時代的英雄。
在秦始皇去世前的三千年里,做王、做天子,靠的是血統(tǒng),無論是黃帝還是堯舜禹,周文王、周武王乃至秦始皇,這三千年里所有的天子所有的國王,身上流著的都是黃帝的血,追根溯源,他們家的男性祖先,都是黃帝的兒子。
也就是說,在秦始皇的世界觀里,要做王,首先得有王的血統(tǒng)。王翦也好,尉繚子也罷,或者是李斯、趙高,他們都是帝國的功臣且只能是帝國的功臣,他們永遠也做不了王,更沒法造他秦始皇的反。
劉邦就不同了。
劉邦是在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下起家的,劉邦信奉的是拳頭和智力,拳頭硬、智力高,就能擊敗對手,做王、做天子。
也就是說,在劉邦的世界觀里,他劉邦之所以能成為皇帝,絕不是因為他天生就比別人高貴,而是因為風(fēng)云際會之中,他成了最后的勝利者。
但劉邦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最后的勝利者,還是暫時的勝利者。
從陳勝揭竿而起到劉邦駕崩的十五年里,華夏大地上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城頭變幻大王旗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秦二世、陳勝、楚懷王、項羽、劉邦,這是最顯眼的幾個,不顯眼的呢?數(shù)不勝數(shù)。
今天還是一國之王,明天就是階下囚或是身首異處,這種事情太常見了,常見到劉邦自己也麻木了。
劉邦并不清楚,他能在都城長安做幾年的皇帝,他并不知道,弄死他的,到底是時間,還是對手?
舉兵造反的燕王臧荼、被人舉報謀反的楚王韓信、叛逃匈奴的韓王信、自立為代王的陳豨、被人誣陷為謀反的梁王彭越、被逼造反的淮南王英布、叛逃到匈奴的燕王盧綰,昔日的戰(zhàn)友和部下,或者舉兵造反或者被舉報造反或者叛逃到他國或者被懷疑謀反,一個接一個的事件,其實是對陳勝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踐行。
劉邦害怕,害怕別人踐行成功,害怕自己今日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明日就是低到塵埃里去的階下囚,劉邦不敢賭不敢賭別人對自己的忠心,于是盡可能地看著功臣,一旦功臣那邊有什么風(fēng)吹草動,劉邦立馬動手。
歸根結(jié)底,之所以劉邦會誅殺功臣而秦始皇不殺功臣,就是因為時代變了,新的統(tǒng)治者必須適應(yīng)新的時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79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劉墉是個怎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