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為什么大殺功臣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是個偏心眼兒,由于漢文帝的發(fā)妻生下四個兒子都不知道為什么相繼死了,竇漪房生下的長子劉啟自然就成了太子。文帝死后,劉啟便繼承了皇位。但是,竇氏非常寵愛小兒子劉武,而景帝的皇后一直沒能生下孩子,太子之位也一直懸空著,竇氏便希望景帝死了之后能把皇位傳給弟弟劉武。劉啟剛坐上皇位幾年,就爆發(fā)了七國之亂。這次的叛亂是漢文帝留下的隱患,早就在漢文帝時期,大臣們就主張削藩,但是漢文帝以仁愛治國,同時又礙于形勢,所以這個事情一直被擱置著。直到漢景帝時期,這件事情被重新提上了日程,但是還沒有給出對策,七國之亂就爆發(fā)了。
不過還好的是,漢景帝用人得當(dāng),措施得力,很快就平息了這次叛亂。漢景帝劉啟和他的父親品行很像,劉恒愛民如子,推崇黃老之學(xué),劉啟也是如此。劉恒為天下蒼生考慮減免了賦稅,劉啟就再減免。劉恒和劉武兩人感情很好,因為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所以太子之位暫時空缺了,太子的依仗自然就被閑置了,而且劉啟卻允許劉武使用太子的依仗。劉啟本來對這件事并沒有多想什么,倒是他的老媽竇太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竇太后本來就非常喜歡這個幼子,早就想讓他繼承帝位了。所以在晚年的時候竇太后干預(yù)朝政,不惜違背了祖制,想讓漢景帝死后把皇位傳給她溺愛的小兒子劉武。漢景帝是個聰明人,不想得罪自己的母親。
于是便問大臣們怎么辦,于是袁盎帶著眾臣一起去找了太后辯論。竇太后一看來了這么多的人,氣勢立馬就減了不少,袁盎和竇太后兩人一人一句辯論,最后以袁盎的勝利告終了。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為了能讓愛子登上皇帝的寶座,不惜降罪與自己的侄子竇嬰。有一次,劉啟醉酒之后,隨口說出自己死后要把皇位傳給劉武。竇太后聽完當(dāng)然高興,此時竇太后正在興頭上,竇嬰?yún)s往上澆了一盆涼水。漢朝從一開始就是父子相傳,哪有兄弟相傳的道理?這些話人們就是知道,也不敢在竇太后面前說,既然竇嬰說了,那竇太后怎么可能會不對付他?于是竇太后除掉了竇嬰進出皇宮的權(quán)力,還不準(zhǔn)讓他拜見皇帝。
漢景帝一直都不肯立太子,是因為漢景帝的兒子沒有一個是薄皇后生的。皇后肚子不爭氣,所以太子之位也一直懸空著。劉武依仗著竇太后和景帝的寵愛,有點驕橫,什么事都敢做。他有事沒事就往竇太后那里跑,對竇太后軟磨硬泡,希望她能說服自己的皇兄把皇位傳給自己。景帝就拿這件事去問袁盎等知道經(jīng)術(shù)的大臣們,大臣們一致認為不可。劉武知道后便把這件事牢牢的記在了心里,認為自己的當(dāng)不上皇帝都是因為袁盎等人的阻擾。于是,他在暗中讓人把袁盎給殺了。劉武想要當(dāng)皇帝都想得快瘋了,私下里總是玩當(dāng)皇帝的游戲。劉武手下有兩人賓客,這兩人為了討劉武的歡心,便秘密的建造一個密室,經(jīng)常到里面玩跪拜天子的游戲。
劉武因為殺了袁盎而犯了律法,雖然死罪可免,但是自從經(jīng)歷過這些波折之后,便有點神志不清了。沒多久之后便去世了。漢景帝為了防止皇室的人和官員們不遵守法紀(jì),他晉升了一位剛正不阿的中尉,寧成為人正直,鐵面無私,雖然有些皇親國戚有些飛揚跋扈,但是在寧成的治理下,也被治理的服服帖帖。漢景帝的眼光看得也非常遠,景帝時期,匈奴勢力慢慢的強大了,強大之后的匈奴不甘心守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匈奴人非常有野心,他們不斷南下攻打漢朝,嚴重的威脅到了景帝的統(tǒng)治。但是景帝知道現(xiàn)在并不是打仗的時機,所以他一直都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shè)為中心的原則。
景帝一直都堅持以聯(lián)姻為主,不主張打仗,雙方和平共處。但是景帝這樣做并不是因為景帝懦弱,他這樣做是為了緩和軍事上的沖突,主要還是為了給經(jīng)濟雙方的發(fā)展贏得時間,也為之后收拾匈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漢景帝是一個不計私仇的人,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和梁王共同乘坐馬車上朝,但是進門時并沒有按照規(guī)矩下馬,張釋之當(dāng)時還是一個小官,毫不猶豫的把他們給扣押了。然后又上書彈劾了太子,迫使文帝只好承認是自己管教無方。后來薄太后出面,這件事才算是解決了。之后景帝即位后,張釋之擔(dān)心景帝會報復(fù)自己,就以得病為借口辭了職。景帝看他也是個人才,便扔讓他擔(dān)任原本的職位。
漢景帝在位期間,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很多戰(zhàn)功卓越的武將。飛將軍李廣和周亞夫便是代表。周亞夫雖然為漢朝立下了不少的功績,但是景帝卻除掉了這個戰(zhàn)功赫赫的將軍。在周亞夫早年的時候,有人給他算過命,說他的命很奇怪,將來會大富大貴,但是最后卻是被餓死的。周亞夫并不相信這一說,但是后來事實證明,周亞夫的確是被餓死的。周亞夫是一員武將,性情太過于耿直,提出意見時多次和漢景帝發(fā)生爭執(zhí),漢景帝對他很不滿。同時,漢景帝也擔(dān)心他的權(quán)勢會威脅到兒子將來的地位,于是想出辦法刁難他,最后周亞夫被冤枉入獄。
他這延續(xù)了漢文帝的治國策略,減輕了賦稅,加強了中央對權(quán)力的掌控,和他的父親一起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也為劉徹開創(chuàng)的盛世奠定了基礎(chǔ)。在外交方面,和匈奴也一直保持著聯(lián)姻的政策,對匈奴好生安撫,也為漢朝的發(fā)展壯大贏得了不少的時間。但是大殺功臣這一點上卻讓后人詬病,歷代帝王,都會擔(dān)心權(quán)臣威脅到皇位,所以找了各種借口殺了周亞夫。在七國之亂時,毫不猶豫殺了晁錯的一家,但是殺完之后并沒有任何的改變,這些事情在漢景帝的一生中抹了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0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