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斬馬謖?馬謖失街亭之后到底怎么樣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無論是小說《三國演義》,還是戲曲戲臺上的“三國”,失街亭一直是重頭戲。
因為,失街亭后面,緊接著就是堪稱神來之筆的“空城計”,和“揮淚斬馬謖”。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失空斬”三連,直接導(dǎo)致了諸葛亮北伐失敗。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個近乎完美的人物,但是,在用人方面,諸葛先生也有一些讓人遺憾的地方,派馬謖守街亭就是最失敗的例子。
說到馬謖的出身,可是大有來頭,他出身荊州是士族,在劉備入主荊州時投靠蜀漢陣營,他和諸葛亮一樣同屬荊州派系,算是當時蜀漢的權(quán)力核心集團。
但是,劉備卻對馬謖評價不高,曾經(jīng)對諸葛亮說過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看人神準的劉備,沒想到自己白帝城托孤后,諸葛亮還是啟用了馬謖。
這可能跟諸葛亮惜才愛才有關(guān),史載馬謖“才器過人”、“熟讀兵書,頗知兵法”
諸葛亮打算給馬謖一個獨當一面的表現(xiàn)機會。
在蜀漢第一次北伐中原時,諸葛亮不顧眾人反對,任命馬謖駐防街亭。
為了讓馬謖守得安心放心,還派老成持重的王平,跟他打配合。
街亭,位于關(guān)中到隴右的交通要沖,是蜀漢北伐路上的主要據(jù)點。
只要守住街亭,諸葛亮就能拖住來自長安的曹魏大軍,有足夠時間控制隴右,讓曹魏永無寧日。
讓馬謖駐防街亭,諸葛亮給出了超分量的信任,讓他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
當然,我們也都知道了最后的結(jié)果,這次機會對于馬謖來說,既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機會,也是最后一次……機會。
失街亭!
馬謖丟了街亭,直接導(dǎo)致蜀漢第一次北伐中原宣告失敗,不但如此,諸葛亮還把之前打下來的西涼三郡,通通拱手奉還曹魏。
第一次北伐中原,實際上是蜀漢最好的一次機會,后面幾次出兵,無論是軍事力量,還是實際戰(zhàn)果,都不如第一次。
馬謖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
按照《三國演義》給的劇本,街亭兵敗之后,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揮淚是因為愛惜馬謖,斬了他是因為軍法嚴明。
但是在《三國志》的記載中,馬謖竟然有四個不同結(jié)局,成了個撲朔迷離的謎團。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亮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戮謖以謝眾”,也就是說斬馬謖向眾人謝罪。
而“揮淚”的情節(jié),出自《三國志·蜀書·馬良傳》,“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意思是馬謖死在獄中,諸葛亮為他痛哭流涕。
馬良是誰?
他是馬謖的親哥,死在了為關(guān)羽報仇的夷陵之戰(zhàn)中。
另外,劉備說馬謖不靠譜的記載,也是出自《三國志·蜀書·馬良傳》。
原話是這么說的——
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p>
在《三國志·蜀書· 向朗傳》中,馬謖沒有死,而是成功逃亡,向朗知情不報,“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在《三國志·蜀書· 王平傳》中,馬謖有了另外一個結(jié)局,“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諸葛亮不單斬了馬謖,還有李盛和張休等將領(lǐng)。
馬謖到底有沒有被斬,到底是死在獄中,還是悄悄潛逃?
同一本《三國志》,在不同人的傳記里,各有各的結(jié)局。
歷史就是這么有趣,有很多BUG,給我們腦補的機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