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了表示尊重,長輩、皇帝的名字都不能直接稱呼,也不能寫下來,都需要避諱。比如,你要是生活在漢武帝的時候,張口說“劉徹”,那就麻煩了,這叫“大不敬”,可以給你治罪,處死都不過分。
那該怎么稱呼皇帝呢?
如果要是在平時,要想稱呼當朝的皇帝也容易,天無二日嘛,反正同一時間只有一個皇帝,只要稱“皇上”、“圣上”、“萬歲”、“大家”、“官家”之類的代稱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一個皇帝死了以后,這就麻煩了,你還是不能直呼他的名字,因為人家是先皇,輩分更大。
可是先皇有很多啊,那該怎么稱呼劉徹呢?
這時候古代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在有身份的人去世以后,會由后人給他起一個“謚號”。
謚號,是對這個人一生行為的蓋棺定論
給一個逝者起什么謚號,是有規(guī)定的。比如,漢武帝劉徹在位的時候,曾經(jīng)幾次主動出擊,俘虜匈奴貴族,把匈奴趕跑,軍事成就很大,所以得了一個謚號“孝武皇帝”。這樣,后世之人就可以稱劉徹為“漢孝武帝”,因為劉邦以后漢朝皇帝謚號都有“孝”字,后來人們就將孝省去了;再比如,李淵取代了他的老表楊廣的江山,如果被世人提起,有點兒怪不好意思的。因此,李淵必須得師出有名,就給楊廣安了個“煬”的謚號,煬可不是個什么好字,“煬”字作為謚號,頗有些戲謔的含義,比如違背禮法,遠離民眾,違反天意,欺壓百姓,等等。
在唐朝之前,皇帝的謚號一般是一到兩個字。到了唐朝初期也是這樣,比如李世民的謚號,一開始是“文”,因為他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和開創(chuàng)“文景之治”的漢文帝、開創(chuàng)“開皇之治”的隋文帝是同一個待遇,這還比較合理的。
但從武則天開始,這謚號的風氣就變壞了,開始喜歡給先輩的謚號里加字,意思是這人實在是太完美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一兩個字根本概括不了。李世民的謚號后來字數(shù)越來越多,最后變成了“文武大圣大廣孝”。到了后面的朝代更是愈演愈烈,不少皇帝有十幾個字、二十幾個字的超長謚號,這別人就沒辦法用謚號叫他了。
謚號被用亂了,但還有另一個稱呼可以用,叫作“廟號”
中國人有祖先崇拜的文化基,所以特別講究祭祖。古代家、國是一體的,“國”就是皇帝他們家的,所以皇帝祭祖是國家大事。
普通人祭祖可以在宗族的宗祠里、或者自己家里擺個排位,而皇帝祭祖就必須講究了,需要在太廟里。太廟里供奉了先皇們的牌位,牌位上寫的既不是姓名,也不是謚號,而是單獨起的一個稱號,就是“廟號”。
最開始,能進太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并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進太廟。所以漢朝的皇帝有些人是沒有廟號的。但是到了唐朝,溜須拍馬的風氣起來了,不管你在位有什么功績,只要是個皇帝,人人都可以進太廟,都有廟號,而且廟號都不長,所以在唐和宋這兩個朝代,人們都用廟號來稱呼皇帝。比如“太宗”是李世民的廟號,我們稱他為“唐太宗”、宋太祖就是趙匡胤。
其實,廟號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因為廟號的花樣太少,什么“太宗”啊,“仁宗”啊,歷朝歷代都有,重復率很高。
廟號用起來不方便,人們又想了個新辦法,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年號是古代紀年的一種方法,秦朝至漢初還沒有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chuàng)了年號。漢武帝始創(chuàng)年號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nèi)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实鄣腔臅r候為了表示新皇帝新氣象,都要改年號。
比如漢武帝登基的時候,創(chuàng)年號為“建元”,當年就是“建元元年”,第二年就是“建元二年”,以此類推。前135年(建元六年)八月,“有星孛于東方,長竟天。次年,漢武帝年號將改元為元光。后來漢武帝經(jīng)常改年號,元朔(前128-前123)、元狩(前122-前117)、元鼎(前116-前111)、元封(前110-前105)、太初(前104-前101)、天漢(前100-前97)、太始(前96-前93)、征和(前92-前89)、后元(前88-前87)、漢后元二年(前87),都是漢武帝用過的年號。
在明朝之前,很多皇帝都有時不時改年號的習慣,稱為“改元”。有時是圖吉利,有時就是心血來潮。明、清兩朝呢,因為朱元璋帶頭從一而終,皇帝在位不改年號。這樣,朱元璋以后每個皇帝在位時,有且只有一個年號,所以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就方便了。
在明、清兩朝,人們習慣用年號來稱呼大部分皇帝。比如我們習慣說的“康熙皇帝”,他的姓是“愛新覺羅”,他的名是“玄燁”,廟號是“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康熙”是他在位時的年號,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人們出于習慣,就用“康熙皇帝”來稱呼他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2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