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死后為何放幾個月不下葬呢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喪葬習(xí)俗中,一直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就是親人去世后,尸身一定要在靈堂里至少放置三天才下葬。究其原因,在于古人認(rèn)為人死后,靈魂被沒有馬上離開身體,而是等到第三天的時候才離開。而三天過后,沒了靈魂的尸身就宛如一句空殼,便可以正常下葬了。
還有部分地區(qū)是放置7天,因為“頭七”這個風(fēng)俗,說是即便人死后魂魄離開身體,等到第七天的時候,還會回來家中探望。而等到7天過后,魂魄就再也不會回來,進入投胎輪回的過程。這時安葬就沒什么忌諱了。
不管是3天也好,7天也好,這個時間遠比古代皇帝駕崩時放置的天數(shù)要少得多。通常而言,皇帝駕崩時,其靈柩一般要擺放3個月。而這里有一個問題,停靈這么長時間,大臣們就不怕皇帝的尸身腐爛嗎?
事實上,不僅不怕皇帝的尸身腐爛,之所以放置這么久,就是為了防止尸身腐爛?;实哿陮嫳让耖g要復(fù)雜且大得多,而且下葬前,尸體要經(jīng)過特殊防腐處理,所以才會放置這么久的時間。
這段時間里,宮中專門負(fù)責(zé)入殮的工作人員會將皇帝的遺體事先浸泡在熱水中,并且有專門的人員進行擦拭洗浴。這一步完成后,遺體上還會被涂滿白酒,用來消毒殺菌,防止遺體上殘留微生物導(dǎo)致腐敗,此乃第一道防腐步驟。
之后,便是“浴尸”儀式,專門司職這個儀式的官員叫裸人跟郁人。他們會事先用郁金香熬煮成香湯,黑黍等名貴谷物熬成的白酒再進行擦拭,這一步就是上一道入殮儀式的精細化。而這個步驟完成后,皇帝的遺體就會散發(fā)出沁人的芳香。
唐朝儒學(xué)家賈公彥曾在《儀禮義疏》中寫道,“大喪筑鬻,則此酒中兼有郁金香草,故得香美也”,無不佐證了這一點。
而“浴尸”儀式完成后,接下來就是給皇帝的遺體穿上各種精美的華服和陪葬品了。于此同時,皇帝的靈柩里還會相當(dāng)多的香料和中草藥,也是防腐用的,還能遮蓋住尸體腐爛的臭味。另外,還會在皇帝遺體口中放一顆珍珠或是夜明珠,古人迷信其能保證尸體千年不腐,慈禧當(dāng)時下葬時,嘴里就有一顆夜明珠。
最后將遺體放進靈柩時,入殮人員還會用木炭和草木灰封住靈柩,其能阻擋外來空氣進入腐壞皇帝遺體,還能保持靈柩內(nèi)的干燥,說白了還是防腐用的。
這一套入殮流程下來,就是一個月過去了。而經(jīng)過層層防腐處理的皇帝遺體,至少能保證好幾年的時間不腐爛,更別說停靈的這幾個月了。
而且,入殮結(jié)束后的幾個月里,皇帝的遺體還會專門放置到皇宮的冰窖里冷藏,并且在靈柩周圍放很多冰塊。這種尸體保存技術(shù),甚至不亞于現(xiàn)代的太平間。
所以,古代皇帝死后,就算靈柩擺放幾個月,古人們也是不怕尸體腐爛的。反觀民間,因為沒有皇宮中那么專業(yè)的防腐技術(shù)、資金以及人員,最多停靈3到7天,也就見怪不怪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3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