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31歲時在干什么?賦閑在家一事無成!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曹操,三國時代最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很多人或許以為他少年時期非常了不起,能作為天下一等一的梟雄,自然有他厲害的地方,比如曹操31歲時,他的遭遇其實跟大多數(shù)人不一樣,庸庸碌碌一事無成,甚至有點懷疑人生,活著是為了啥?
翻開三國的歷史,就會看到劉備上廁所,有一次他突然腦袋往下一蹲,發(fā)現(xiàn)自己大腿上有兩塊肥肉,從廁所出來就悶悶不樂,有人見他臉色苦楚,就問他是不是便秘了,然而劉備說不是身體問題,因為自己年紀一大把了,依舊一事無成,大腿上的肉都長出來了,好久沒有騎馬打仗了。
當時劉備已經(jīng)接近50歲了,放到現(xiàn)代來看,這是一個快要退休的年紀了,其實曹操也有跟劉備同樣的遭遇,就是在他三十歲的時候,曹操年輕時也曾想當一個好人,他想做治世之能臣,然而卻恰逢亂世,不得不說是命運的捉弄。
東漢末年黃巾軍作亂,當時曹操30歲,他是天子身邊的議郎,每年在皇帝身邊,自然撈得不少好處,后來轉(zhuǎn)型成將軍,也曾去鎮(zhèn)壓黃巾起義,后來因為表現(xiàn)出色,被升職為"濟南國相",這已經(jīng)算是高官厚祿了,不過這一切都是曹操用命換來了,畢竟去打黃巾軍,命好能活著回來,命不好就掛掉了。
曹操當官,年少氣盛,很快就得罪了權(quán)貴蹇碩,蹇碩的叔叔被曹操打死,東漢末年宦官勢力太強,曹操得罪的蹇碩剛好是個宦官,很快他就被貶官,灰溜溜的回家了,一下子從人生巔峰跌落到人生谷底,對于任何來人,都很難接受,曹操也是如此。
曹操被貶回家時正好31歲,大號青春年華,卻一事無成,庸庸碌碌的,一直閑賦在家,很快好消息又來了,據(jù)說兗州的東郡缺一個太守,可以讓曹操去頂,但曹操是什么人,連議郎都不要了,還要什么太守,所以曹操仍舊閑賦在家,這一閑就閑了三年,整整三年啊,什么概念?
后來還是他父親曹嵩花錢,幫他打點了一條出路,才不讓曹操一身的本事被埋沒了,曹操直到33歲之后,才重出江湖,作為一個30歲的年輕人,能夠忍得住寂寞,這一份耐力也算很了不起,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曹操30歲已經(jīng)風(fēng)光無限了,實際上并沒有的。
如果你現(xiàn)在恰好也是30歲,恰好也沒做出太大的成績,請不要灰心,生命還有很長,請珍惜并且努力,尋找機會突破,雖然做不成像曹操這樣的奸雄,但至少會比現(xiàn)在強吧,加油!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是不是覺得曹操這個“奸雄”是很可愛還是很可恨呢?小說畢竟帶著“尊劉貶曹”的思想,歷史上對曹操的評價并非與小說類同。曹操不僅是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有文學(xué)家。曹氏三父子在文壇上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那么對于魏、蜀、吳三方,曹操又是如何完勝孫劉聯(lián)盟的呢?
東漢末年,群雄并起,諸侯割據(jù),茍延饞踹的朝廷早已名存實亡。在平定董卓亂國之后,各方諸侯皆打著自己的盤算,此時的曹操雖胸有大志,卻并不受諸侯的歡迎。劉備情況就更糟,除了關(guān)張兩兄弟,幾乎就沒有幾個兵,而孫堅是三個中暫時混得最好的。按道理講曹操一無所有,既沒有劉備那樣出生入死結(jié)拜的兄弟,也沒有孫堅一方諸侯的實力,這可能是曹操最糟的時候。
還好他在老家有一群愿意追隨他的將領(lǐng),在受不到諸侯們的認可的情況下,曹操并沒有心灰意冷,而是暗自發(fā)力,很快便轟轟烈烈的干了起來。這一干就干出來一番天地,而此時的劉備依舊是到處流浪,一事無成,說起爭霸天下的事簡直是天方夜譚。而孫堅雖然在諸侯中混的風(fēng)生水起,卻因為過荊州遭到劉表暗算,把江東基業(yè)留給了兩個兒子,不過東吳最終還是孫權(quán)掌門。
“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有曹操一人做到,可見他的遠見卓識。孫堅貪圖玉璽而引起袁紹的猜疑,于是遭此橫禍,劉備起步發(fā)家太慢,掛著個劉皇叔的名號茍活著,如果沒有臥龍出山相助,恐怕就沒有什么蜀國了。在爭奪天下第一步中,曹操就已經(jīng)掌握了優(yōu)先權(quán),后面的事自然水到渠成,而且官渡之戰(zhàn)結(jié)束后,北方基本沒什么障礙了,曹操幾乎統(tǒng)一了北方,而此時的孫劉聯(lián)盟除了防止曹操揮兵南下,也沒有什么大的作為,依據(jù)長江天險達到與曹操分割天下的目的。在爭奪天下優(yōu)先權(quán)中,曹操是完勝孫劉聯(lián)盟的。
但曹操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在教育兒女的身上,孫堅雖然有兩個好兒子,只可惜孫策命不久,孫權(quán)靠著父兄的基業(yè)才得以稱帝。開頭就說過曹氏三父子在文壇上地位舉足輕重,曹門短歌,魏晉時期的建安風(fēng)骨,曹操的短歌行、曹植的洛神賦、曹丕的典論等都是流傳的千古經(jīng)典。而且曹丕也是文武雙全,曹植七步成詩,曹彰更是盡顯武將風(fēng)范,曹沖聰明絕頂,只可惜命短。再看劉備的兒子劉禪史稱“劉阿斗”,幾乎成了世人的笑料,孫權(quán)的那些兒子,大兒子短命,其他的兒子沒多少才略。在接班人的教育上曹操也是完勝孫劉聯(lián)盟。
說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一點也不為過,天下文臣武將眾多,要想駕馭這類聰明人必須要一定的方法,這一點曹操可是操作的淋漓盡致。劉備一生就沒幾個將領(lǐng),除了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幾個貼心的忠心將領(lǐng),就沒多少能用的人了,龐統(tǒng)死的太早,徐庶早已被曹操綁架了,只要曹操想得到的人,就算不為自己所用也不會讓給別人。而孫權(quán)則是依靠他父兄的那些嫡系將軍們掌控江東,吳蜀兩國,雖然人才不少,但也沒有幾個真正與北魏抗衡的將領(lǐng),北魏可謂人才輩出,兵多將廣,從側(cè)面反映出曹操馭人的高明之處,依舊完勝孫劉聯(lián)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辈懿贋榱俗约旱陌詷I(yè)奮斗一生,也如他所愿,即使到了暮年也不改初心,天下的事情沒有難易之分,只是沒多少人能堅持到底,因為堅持到底的人基本都大有所成,難道不是嗎?讀詩說史,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從不同的視覺體會古人的智慧,讓你我共同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釋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diào)名。
葵:冬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藥。
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陽春:溫暖的春天。
布:布施,給予。
德澤:恩惠。
秋節(jié):秋季。
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譯文
早晨, 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等待在陽光下曬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生機。
常常擔心肅殺的秋天來到,花和葉都變黃衰敗了。
千萬條大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再向西流回來?
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知道圖強,到了老年頭發(fā)花白,一事無成,悲傷也沒用了。
解題
此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shè)立的朝廷音樂機關(guān),漢武帝時得到大規(guī)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長聲歌詠,也指寫詩;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種體裁, 歌行體的簡稱,詩歌的字數(shù),和句子的長度不受限制。
長歌行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diào)的自由式歌行體。
衰:讀"cuī".古時候人們讀的沒有"shuaī"這個音。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diào)曲。《樂府解題》說這首古辭“言芳華不久,當努力為樂,無至老大乃傷悲也?!卑选芭Α崩斫鉃椤芭闃贰保@然是一種曲解。漢代的五言古詩,許多是慨嘆年命短促、鼓吹及時行樂的。這首詩從整體構(gòu)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jié)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fā)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其情感基調(diào)是積極向上的。
《樂府詩集》是宋代郭茂倩編的一部樂府詩總集,全書一百卷,分十二類。上起漢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謠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樂章外,還保存了大量民間入樂的歌詞和文人創(chuàng)造的《新樂府詩》(《新樂府詩集》其中包括《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全書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對各種歌辭、曲詞的起源和發(fā)展,均有考訂。
簡析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diào),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詩人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zhuǎn)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jīng)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fā)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jīng)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詩人用“??智锕?jié)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一個“恐”字,表現(xiàn)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lián)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fù)返。由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復(fù)生。在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豈不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干了嗎?豈不就像青青葵葉,一語秋風(fēng)就枯黃凋謝了嗎?詩歌由對宇宙的探尋轉(zhuǎn)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終于推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發(fā)聾振聵的結(jié)論,結(jié)束全詩。這個推理的過程,字面上沒有寫出來,但讀者可循著詩人思維的軌跡,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補足: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只要有陽光雨露,秋天自能結(jié)實,人卻不同,沒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萬物經(jīng)秋變衰,但卻實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因而不足傷悲;人則不然,因“少壯不努力”而老無所成,豈不等于空走世間一趟。調(diào)動讀者思考,無疑比代替讀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這首詩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厭的人生說教,使最后的警句顯得渾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鐘長鳴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于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qū)⒂谑聼o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diào)必須及時努力。
讀這首詩,我們很自然會聯(lián)想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段關(guān)于人的生命應(yīng)該如何度過的名言?!叭俗顚氋F的東西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個人的一生應(yīng)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顧已逝的年華時,不因虛度時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無成而羞愧;這樣,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就可以坦然地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人世間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币龑?dǎo)讀者少壯及時努力,不要虛度光陰,這種人生態(tài)度無疑是積極的。
這首《長歌行》不同于漢代其他的文人詩哀嘆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時行樂,它是一首唱反調(diào)的詩,是一首難能可貴的佳作。
東漢末年,有個名叫崔琰的人,劍法很好,他特別喜歡交朋友??墒?,有些人卻認為他不學(xué)無術(shù),除了舞刀弄棒,學(xué)問上一竊不通。
一次,他去拜訪一個很有學(xué)問的人,主人讓管家出來告訴他說:“主人正在潛心讀書,無暇閑談?!贝掮廊思沂窍铀麤]知識,感到無比羞愧,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人。從此,崔琰虛心拜師求學(xué),學(xué)問逐漸增多起來;當時獨霸北方的袁紹就把他招為謀士。袁紹被曹操所滅后,曹操久聞崔琰才干,勸崔琰歸順自己。在曹操的大本營鄴城(今臨漳鄴鎮(zhèn))中,崔琰出了不少主意,很受曹操器重。
有一次,曹操和崔琰商量,想立小兒子曹植為太子。崔琰說:“自古以來,都是立長不立幼,您立曹植,曹丕心里不服,大臣們也不服,這就種下了禍根??v觀古今,因為廢長立幼引起的骨肉相殘還少嗎?請主公三思而行!”其實曹植還是崔琰的侄女婿,但盡管是親屬,崔琰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崔琰的公正。
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崔林年輕時一事無成,親友們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他憑自己的經(jīng)歷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大器晚成),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器的?!焙髞恚蘖止怀刹女斏狭舜蠊?。這個成語原意為大才需經(jīng)過長期磨煉方有成就,現(xiàn)指成名較晚的人。釋讀: 大器:古時指貴重的器物,現(xiàn)比喻大才。晚:長期。成:制成。原意是指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期的雕琢才能制成(此句改為:原意是鑄造越大個頭的鑄件(如鼎、鐘)所需要冷卻凝固時間就越長,冷卻時間足夠長,鑄件方能“成器”)?,F(xiàn)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
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在給兒子寫的座右銘中就有這樣的話:“和若春風(fēng),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nèi)方?!痹谒磥恚昂腿舸猴L(fēng)”就是“圓”,即做人做事講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該前則前,該后則后,能夠認清時務(wù),使自己進退自如、游刃有余;“肅若秋霜”就是“方”,即做事要認真,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不被他人所左右;“取象于錢”,則是以古代銅錢為形象比喻,啟發(fā)人們要把“外圓”與“內(nèi)方”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
“外圓內(nèi)方”其實也是人生的處世哲學(xué)。“方”是原則,是目標,也是本質(zhì);“圓”是策略,是途徑,也是手段。因此,做人必須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外圓內(nèi)方。行動時干練、迅速,不為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機會東山再起。
一個人若只有“方”而沒有“圓”,必然會經(jīng)常碰壁,一事無成。相反,如果只有“圓”而沒有“方”,多機巧,則是沒有原則、沒有主見的墻頭草?!胺綀A有致”才是智慧與通達的成功之道。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當時劉備落難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誠地接待了劉備。劉備在許都住下后,為防曹操謀害,就在自家后園種菜,親自澆灌,以此迷惑曹操。一天,曹操約劉備到他家喝酒,談起誰為當世之英雄。劉備點遍袁術(shù)、袁紹、劉表、孫策、張繡、張魯,均被曹操一一貶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標準是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劉備問:“誰人當之?”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我?!眲浔疽皂w晦之計棲身許都,被曹操點破是英雄后,竟嚇得把筷子掉落在地上。恰好當時大雨將至,雷聲大作,曹操問劉備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劉備邊低頭撿筷子邊說:“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說:“雷乃天地陰陽擊搏之聲,何為驚怕?”劉備說:“我從小害怕雷聲,一聽見雷聲只恨無處躲藏。”自此曹操認為劉備胸?zé)o大志,必不能成氣候,也就沒把他放在心上。劉備以此巧妙地將自己的慌亂掩飾過去,從而避免了一場劫難。劉備在“煮酒論英雄”的對答中采用方圓之術(shù),在曹操的哈哈大笑之中,免去了曹操對他的懷疑和嫉妒,最后如愿以償?shù)靥用摶⒗侵?。至于三國后期的司馬懿,更是個外圓內(nèi)方的高手。他佯裝成快要死的人,瞞過了大將軍曹爽,達到了保護自己、等待時機的目的,最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抱負,統(tǒng)一了天下。這正是“鷹立似睡,虎行似病?!?br>
◎只方不圓,只圓不方都會壞事
孫子說:“混混沌沌形圓,而不敗也?!边\用“形圓”的方法,關(guān)鍵要懂得“形”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3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