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死后康熙為什么不給她下葬?孝莊的臨終遺言是什么?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孝莊太后,本名孛兒只斤·布木布泰,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人,早年的時候嫁給了皇太極,生下了愛新覺羅·福臨,即后來的順治皇帝,在順治帝死后,她一心輔佐愛新覺羅·玄燁,讓滿清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太后因病去世,康熙十分地悲傷。然而,在孝莊太后死后,康熙并沒有將其下葬,實現(xiàn)入土為安,而是在宮里面停留了37年??滴鯙槭裁匆@么做?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首先,康熙沒有將孝莊太后下葬,是遵循了孝莊太后本人的意思。在臨死之前,孝莊太后對康熙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們父子,就將我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擇地安葬?!?/p>
按照清王朝的禮儀規(guī)矩,妻子死后,是需要跟自己的丈夫合葬的。孝莊太后的丈夫皇太極死于1643年,而孝莊太后則死于1688年,相隔了43年的時間。因此,孝莊太后在臨死的時候才會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想因為自己的死而去打擾丈夫的亡靈。更何況,在皇太極死后,孝莊太后還曾經(jīng)下嫁給多爾袞,這一段經(jīng)歷可能在孝莊太后的心里面也留下了很多不堪的記憶。因此,自認(rèn)為沒有面目去九泉之下與自己的丈夫皇太極重逢相聚。
其次,康熙與孝莊太后的感情深厚,不想要自己的祖母就這樣離開??滴醭錾螅恢庇勺婺感⑶f太后撫養(yǎng),所以從小就對祖母十分地依戀??滴踉?jīng)說:“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養(yǎng)教誨,以致有成。設(shè)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p>
在清王朝早始,天花這個流行病近乎于絕癥,很多人都是死于“天花”,如攝政王多爾袞的弟弟多鐸,順治皇帝及其妃子董鄂妃等等都是這樣的結(jié)局。而康熙在自己一歲多的時候就得過天花,并且活了下來,這也成為了他得到皇帝寶座的最重要原因。
在康熙繼位之后,孝莊太后作為他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一直支持者康熙的成長與壯大,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孝莊太后的鼎力支持,在朝堂之上的康熙根本就應(yīng)付不了,單單一個鰲拜就能夠讓其下不了臺。
篤信佛教的孝莊太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導(dǎo)著康熙成長,在他的童年世界里面,孝莊太后可能是最為靠得住的存在。這樣的情感讓康熙在面對孝莊太后的時候,有著很深很復(fù)雜的感情,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婆孫關(guān)系。
由于深受祖母孝莊太后的影響,康熙的性格里面在剛毅之外,多了一份柔情與真摯。更為重要的是,這份感情并沒有因為康熙的長大而改變,盡管康熙能夠憑借自己的實力鏟除鰲拜,剿滅吳三桂,收復(fù)臺灣,打敗沙俄等等,但是在孝莊太后面前,康熙永遠都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很多時候,當(dāng)他因為國事煩惱的時候,都會去找自己的祖母訴說心事。
除此之外,康熙每一次出巡盛京,幾乎每天都會寫信給祖母,關(guān)心她的飲食起居,并且報告自己行蹤和路途上的見聞,甚至還把自己在河里抓到的鰱魚、鯽魚脂封了,派人到孝莊太后的面前,讓其能夠嘗鮮。
康熙曾經(jīng)陪伴孝莊太后多次巡幸五臺山,每每到了到上坡之處,他都會下了轎子,親自保護孝莊太后的安全。
在孝莊病危的時候,康熙更是日夜不離開,守在祖母的身邊。在孝莊太后過世之后,康熙皇帝給自己的祖母上了尊崇的謚號—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圣文皇后,簡稱孝莊文皇后。
根據(jù)孝莊太后的意愿,孝莊太后的靈柩沒有運回盛京與皇太極合葬,而是將其暫時安置在北京東邊的清東陵。此外,康熙還命人將孝莊太后生前所居住的慈寧宮東王殿,拆建于昌瑞山下,稱“暫安奉殿”,停靈于其中。
孝莊太后死后,康熙皇帝為了遵守孝莊太后的遺愿,讓其在宮中停尸37年,這份至純的孝心足以感天動地,大家說是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5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