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碇焐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朱升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謀士之一。在朱元璋建國過程中,他所做的貢獻,不在劉伯溫之下。尤其是他給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遠近聞名,也是朱元璋打天下最重要的策略。朱元璋正是依靠這條策略,得以消滅一眾諸侯,最終奪得天下。
我們知道,朱元璋這個人,在打天下的時候,能夠廣納人才,包容各方。但是,他當了皇帝以后,卻十分忌憚這些幫他打江山建立了功勞的人。這些人所建的功勞越大,他越忌憚。古代有兩個最著名的因忌憚而殺功臣的皇帝,一個是劉邦,一個是朱元璋。劉邦忌憚功臣,只不過是忌憚功臣手握兵權。而且事實上,這些手握兵權的功臣們,對他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除了韓信外,其他人都不是他的嫡系。他們本身就想造反,劉邦不得不提前打擊。
朱元璋不一樣。朱元璋屬于只要是功臣他都忌憚,不管功臣是文臣還是武將。不管功臣手中是不是握有兵權。如李善長、胡惟庸這些人,他們只是文臣,手中并沒有兵權,卻都受朱元璋忌憚而被殺死。包括劉伯溫,也都未能幸免。
然而朱升卻沒有丟命,活得好好的,而且還受到了朱元璋的厚待。那么朱升有什么本事,他竟能獲得這樣的厚待呢?
一、朱元璋認為朱升老實。
朱元璋曾經(jīng)贊揚朱升“為人老實,是老成賢達中的英杰”。
如果朱升是一個武將,一個沒有多少知識文化的武將,這樣的贊揚,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朱升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可以說藏了一肚皮的機巧,這樣的話我們是不太容易理解的。而一個足智多謀的人,他卻被人贊為老實。如果不是諷刺的話,那就是贊揚他的人,對他極度喜愛。
顯然,朱升是被朱元璋極度喜愛的人。這說明他能夠經(jīng)常對朱元璋袒露胸懷,讓朱元璋覺得他沒有城府。當然了,按照朱升的智謀,他不可能做到?jīng)]有城府。只能說明他確實是智高一籌,在朱元璋面前,該表現(xiàn)的才會表現(xiàn),該說的話才會說,總之是顯得恰到好處,游刃有余。
這是朱元璋放心他的第一個重要原因。
二、朱升在朱元璋的體系中不掌握實權。
朱元璋所忌憚的功臣,都是那些掌握實權的人。比如李善長、胡惟庸、楊憲、汪廣洋等等,他們掌管著宰相的職位。再比如藍玉等人,他們掌控著兵權。這些人因為位高權重,做事情又容易獨斷專行,不主動向朱元璋報告,因此朱元璋忌憚他們,容不得他們。
但是朱升不一樣。他并沒有在實權部門當官,也沒有去競爭這樣的職位。我們來看看他當?shù)倪@些職位:翰林院學士兼東閣學士、嘉議大夫、知制誥銜,同修國史,還有朱元璋建國前他當?shù)氖讨v學士、中順大夫。這些職位有幾個特點:一是作為朱元璋的參謀,給朱元璋提建議;二是幫助朱元璋擬寫圣旨;三是當皇帝的教師。這三個特點,讓朱升和朱元璋隔得非常近,可以隨時隨地交流,甚至也可以影響朱元璋的決策。但是他并不直接決策,并不直接發(fā)號施令。所以他是不可能被朱元璋忌憚的。
三、朱升在建國后及時辭官歸隱。
其實,只要大臣從實權崗位上退下來,不掌握權力了,朱元璋一般也不會處置他們。李善長和朱劉伯溫也算歸隱了,但是他們沒有做到及時。尤其是李善長,已經(jīng)牽涉到了胡惟庸的案件之中,退也退不出來了。因此,他們都受到了處分。
不過朱升退得比較早。他在洪武二年,就向朱元璋提出辭官歸隱。那時候,朱元璋其實只是對功臣們的一些做法不滿,估計還沒有動要殺他們的念頭。
而且朱升選擇退隱的地方也非常講究。既不是他的家鄉(xiāng),也不是他曾經(jīng)修煉過的地方。而是在沂淮一帶。這樣,他究竟干些什么事兒,朱元璋都看得清清楚楚,又和周邊沒有什么聯(lián)系,因此朱元璋很放心。
當然了,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朱升死得比較早,他在洪武三年就去世了。就算朱元璋想處罰他,也沒有機會。不過,朱升雖然逃脫了朱元璋的懲罰,但是他的兒子并沒有逃脫。朱升在退隱的時候,已經(jīng)預料到了朱元璋會誅殺功臣,所以他反復向朱元璋求情,申請了一張免死券。但是他的兒子朱同還是被牽涉進郭桓一案中,被殺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6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