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朝以后,皇帝的后宮規(guī)模便開始不斷擴大,漢武帝時破千,漢桓帝時已經(jīng)達到五六千人,晉武帝司馬炎時破萬,唐朝開元、天寶年間時甚至達到四萬人,此后數(shù)量又再度開始減少,到明清時期始終維持在萬人上下。那么,歷史上后宮數(shù)量最多的皇帝都有哪些呢?
漢桓帝劉志:五千多人
漢質(zhì)帝駕崩之后,劉志被大將軍梁冀迎立為帝,成為東漢第十一位皇帝,并由梁太后臨朝聽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權(quán)。因此,劉志繼位之初,不得不討好梁氏家族,在梁太后去世之前,他只能專寵梁皇后一人。
直到梁太后去世,梁冀又被誅殺以后,再加上他專寵的鄧猛女漸漸人老珠黃,此前被長期壓抑的心情徹底得到釋放,開始擴充后宮,而在遭到鄧皇后的干涉后,更是一紙詔書直接廢掉鄧皇后,并將其打入冷宮直到死去。
此后,漢桓帝不僅又立了一位新皇后,也就是大司空安豐侯竇融的曾孫女、校尉竇武的女兒竇妙。同時開始大規(guī)模征召美女入宮,數(shù)量直逼五六千人,這在之前的帝王時期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晉武帝司馬炎:上萬人
在后宮規(guī)模方面,晉武帝司馬炎成功將這一數(shù)字從四位數(shù)提高到了五位數(shù),他在位期間,歷經(jīng)三次大規(guī)模的擴充,使得后宮人數(shù)突破萬人。
根據(jù)《晉書·武帝紀(jì)》的記載,泰始九年(273年),“(晉武帝)詔聘公卿以下子女以備六宮,采擇未畢,權(quán)禁斷婚姻?!边@一年,司馬炎下詔選拔公卿以下的女子充實后宮,選拔沒有結(jié)束,便暫時禁止天下女子婚配。
《資治通鑒》對于這次選美同樣有記載,“帝使楊后擇之,后惟取潔白長大而舍其美者,帝愛卞氏女,欲留之。后曰:‘卞氏三世后族,不可屈以卑位。’帝怒,乃自擇之,中選者以絳紗系臂”。晉武帝讓楊皇后去幫助自己挑選美女,楊皇后只挑選膚潔白、身材修長的而舍棄了容貌美麗的女子,晉武帝看中了卞氏之女,想將其留下,結(jié)果楊皇后不同意。晉武帝一怒之下便自己跑去挑選,凡是選中的女子,就用深紅色的紗巾系在臂上。這次選美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人數(shù),但從記載情況來看,人數(shù)顯然不會少。
而到了泰始十年(274年),《資治通鑒》記載,“詔又取良家及小將吏女五千人入宮選之,母子號哭于宮中,聲聞于外”。這一年,他又挑選了五千多名美女進入后宮,一時間哭聲遍布皇宮內(nèi)外。
而《晉書·武帝記》的記載,在滅掉東吳之后,“大康二年(281年),選孫皓妓妾五千人入宮”?!稌x書·后妃傳上·胡貴嬪》同樣對此有記載,“平吳之后復(fù)納孫皓宮人數(shù)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也就是說,滅掉東吳之后,司馬炎又將孫皓宮中的五千多名美女納入了后宮之中。
魏明帝曹叡:至少一萬多人
根據(jù)《魏略》的記載,“(曹叡)自貴人以下至尚保,及給掖庭灑掃,習(xí)伎歌者,各有千數(shù)”,也就是說,魏明帝曹叡的后宮規(guī)模,至少也達到了一萬多人以上。
即使是獲得封號的后妃,數(shù)量同樣不少?!度龂尽?魏書 諸夏侯曹傳》有載“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詐作詔書,發(fā)才人五十七人送鄴臺,使先帝婕妤教習(xí)為伎”。也就是說,在曹芳繼位之后,曹叡留下的嬪妃之中,僅才人便至少達到了六十四人。
唐玄宗李隆基:四萬多人
杜甫在《劍器行》中說“先帝侍女八千人”,白居易《長恨歌》則說“后宮佳麗三千人”,然而這與唐玄宗真正后宮數(shù)量比起來,顯然不值一提。
根據(jù)《新唐書》的記載,唐玄宗開寶年間,鞏固總數(shù)已經(jīng)超過四萬多名。由于后宮數(shù)量太過龐大,導(dǎo)致唐玄宗挑選侍寢嬪妃都出現(xiàn)了選擇性困難,從而先后發(fā)明出兩種挑選方式,一種被稱作“銼角媒人”,也就是每天將一群妃嬪集中在一起,讓他們投骰子,其中最優(yōu)勝者,便獲得了侍寢制度,而宦官們便將骰子稱為銼角媒人。
第二種便是蝶幸之法,即春秋之際,令后宮女子們在門前栽花,玄宗自己則追著蝴蝶游走,蝴蝶落在誰的門前,當(dāng)晚便留宿在該嬪妃處。
不過,由于之后唐玄宗獨寵楊貴妃,以上兩種方式也就此棄用,而龐大的后宮也就此被廢棄,只留下一群哀怨的嬪妃獨守深宮。
當(dāng)然,以上只是指后宮規(guī)模,那些女子只是作為帝王的備選嬪妃罷了,即使一個帝王再有精力,也根本無法在有限時間內(nèi)進行全面寵幸。要說到歷史上后妃最多的帝王,即獲得冊封嬪妃最多的帝王,排名前三的應(yīng)該是康熙(66位)、乾隆(41位)、唐玄宗(39位)。
題外話:明清時期后宮女子雖然同樣保持在近萬人,但管理卻相對較為嚴(yán)格,很少有宮女會直接會被皇帝寵幸,因而并不將其算在嬪妃范圍之內(nèi)。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6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