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送趵实囊恍┤な拢瑲g迎閱讀評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痛斥王朗,導致其摔于馬下身亡的最后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更是成為了網(wǎng)絡(luò)上的熱門句子。對于諸葛亮,我們可以說是已經(jīng)十分了解了,而他口中“厚顏無恥”的曹魏司徒王朗,論起知名度當然是遜色許多的。那么,這個自信到自稱“老夫只需一席話語,管教諸葛亮拱手來降,蜀兵不戰(zhàn)自退”的王朗,在歷史上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王朗,原名王嚴,東漢末年出生在東??ほ翱h,也就是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一帶。關(guān)于他的生平,其實在電視劇橋段中,諸葛亮也做過介紹,他的臺詞是:“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世?!辈贿^,其實這一表述并不準確,因為據(jù)《三國志》記載,早在王朗舉孝廉之前,他便“以通經(jīng),拜郎中,除甾丘長。”
當時,王朗師從太尉楊賜,接受了經(jīng)學上的教育,并因此得到郎中、
縣令的官職。只是后來楊賜去世,王朗感念師恩,主動為其守喪,才被推舉為孝廉。這之后不久,王朗被徐州牧陶謙征辟為茂才,逐漸升任了治中從事。初平四年(193),王朗奉命代表陶謙面見漢獻帝,表示對他的支持,獻帝十分高興,封王朗為了會稽太守。
會稽地處東南,與徐州有一段距離,所以王朗拜別了陶謙,自己前往了會稽上任。到了任職的,王朗發(fā)現(xiàn)當?shù)匾驗榈靥幤h,至今還供奉著秦始皇、大禹二人。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長的王朗認為秦始皇是無道暴君,于是禁止了對他的祭祀活動。據(jù)史書記載,王朗在會稽“居郡四年,惠愛在民?!?/p>
之所以是四年,是因為王朗在任第四年時,有著“小霸王”之稱的孫策率軍來到了會稽。當時,王朗的下屬都勸他走為上策,但他自詡為漢室臣子,應(yīng)當維護漢帝所托付的土地,于是堅決留守。在抵抗一段時間,擊退數(shù)次孫策的攻勢后,王朗終于還是被擊敗而逃往了南方的交州。不過,即使是狼狽逃竄,王朗還是保持著風度、氣節(jié),史載:“雖流移窮困,朝不謀夕,而收恤親舊,分多割少,行義甚著。”
數(shù)年后,曹操以漢帝名義征召王朗,得到命令的王朗立刻從曲阿出發(fā),輾轉(zhuǎn)跋涉了幾年路程才終于來到了許昌,并受封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這之后,王朗因為人正直被委任執(zhí)法官員,史載:“以軍祭酒領(lǐng)魏郡太守,遷少府、奉常、大理。”當時,鐘繇明察秋毫、王朗執(zhí)法寬仁,二人都受到了人們的夸贊。
延康元年(220),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任魏王,王朗則被封為了御史大夫、安陵亭侯。御史大夫主管對百官的監(jiān)察,可見曹丕對王朗的執(zhí)法能力也是十分信任的。第二年,曹丕代漢稱帝,建立了魏國,而王朗則被改封為司空,位列朝中地位最高的“三公”之一。作為長輩,王朗常常直言不諱地提出曹丕的問題,并勸諫其改正。
舉例來說,曹丕曾經(jīng)常常外出打獵以至于半夜才回宮,認為此舉不當?shù)耐趵柿⒓瓷蠒鴦裾f,曹丕自此便不再半夜回宮了。黃初二年(221),劉備為報關(guān)羽之仇發(fā)動了伐吳戰(zhàn)爭,當時魏國對于支持哪方議論紛紛,而王朗則表示此戰(zhàn)宜觀望,最好等兩軍相持再出動,曹丕采納了其意見,沒有參與吳、蜀的這次斗爭。
另有一次,王朗上書建議以增強防御為要務(wù),曹丕卻執(zhí)意主動出擊,結(jié)果無功而返。太和元年(227),曹丕去世,長子曹叡即位,是為魏明帝,而他封王朗為蘭陵侯、司徒,對這位老臣也是十分尊重。對于這位新君,王朗仍是嚴格要求,曾經(jīng)勸諫他力行節(jié)儉,不要大規(guī)模營建宮室。第二年,歷事三朝的老臣王朗去世,并在正始四年(243)得以配享太廟。
可見,真實歷史上的王朗是一個政治、軍事能力都不錯,大局觀出眾,且講究規(guī)矩、提倡禮教,待人真誠友善、為人寬容節(jié)儉的人,這和小說、電視劇中的形象可以說是截然不同。而且,王朗實際上并沒有參與對蜀漢的防御和征討行動,當然也就并非是被諸葛亮罵死的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7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