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為什么會輕易被殺,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秦朝末年,由于秦始皇的離世,趙高的野心,使得長子扶蘇被逼死,幼子胡亥繼位,大權(quán)旁落,秦國百年基業(yè)就此毀于一旦。最終胡亥還是被野心不斷膨脹的趙高害死,他又將子嬰立為秦三世,但實際上他才是掌權(quán)者。然而最終,趙高卻是死在了子嬰的手上,這是怎么回事,能夠殺死胡亥的趙高,為什么最終會被子嬰殺掉呢?
1.趙高篡改遺詔
趙高此人,禍秦不淺,滅秦的功勞,趙高應(yīng)領(lǐng)首功。趙高作為中國第一個封建皇朝的首席大太監(jiān),比起前輩嫪毐,趙高只輸在沒能和太后生孩子,其他方面都勝出很多,是真正把太監(jiān)禍國威力發(fā)揮到極致的第一人,成為后世太監(jiān)學(xué)習(xí)的榜樣。
趙高發(fā)跡的起源很偶然,恰巧秦始皇死在巡游途中,恰巧公子扶蘇外出監(jiān)督蒙恬修長城,恰巧自己又掌管秦始皇璽書,恰巧自己與胡亥交好,恰巧丞相李斯也贊同,恰巧扶蘇蒙恬聽詔自殺了??傊?,本該有諸多的變數(shù),好像同時被命運之神清除掉了。
當(dāng)初,秦始皇在沙丘將要病死,留下遺詔給長子扶蘇:“回來在咸陽主持朕的葬禮?!庇麄魑挥诜鎏K。遺詔在掌管玉璽和詔書的中車府令趙高手中,還沒派使者送出,秦始皇便病死了。趙高與公子胡亥有交情,與蒙氏兄弟有舊仇,便與丞相李斯更改皇帝遺詔,立胡亥為帝,并矯詔賜死在外的扶蘇,蒙恬。
2.趙高立胡亥
21歲的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胡亥年少不諳國事,親信趙高,大小國事都與趙高商議。趙高當(dāng)權(quán),向胡亥進言,捕殺其他無辜的皇族和大臣,以鞏固政權(quán)。胡亥昏聵,依言大肆殺害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功勛卓著的大臣。
秦二世胡亥殘暴不仁,百姓不堪其苦,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天下群雄紛紛響應(yīng),成星火燎原之勢。胡亥驚恐,任章邯為將軍,誅逆平亂。
趙高為了便于蒙蔽胡亥,進言說:“皇帝不應(yīng)該在朝堂上與大臣議事,這是暴露自己的短處,應(yīng)該不露面,不出聲?!庇谑呛ヒ姥跃幼≡诮麑m中,只與趙高決議國事。
丞相李斯見天下義軍蜂起,屢次進諫胡亥,卻被趙高陷害。趙高害死李斯,官居丞相,又蒙蔽二世,得以獨斷專行。
之后,趙高想篡位稱帝,擔(dān)心群臣不答應(yīng),便獻給秦二世胡亥一只鹿,對他說:“這是馬?!焙タ煲λ懒?,說:“丞相你糊涂了吧,怎么指鹿為馬呢?”胡亥又問群臣是鹿還是馬,群臣有的人說是鹿,有的人說是馬,還有的人不敢說話。趙高這下看清了反對者,便暗中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掃清了障礙。自此,群臣全都畏懼趙高。
3.趙高殺胡亥
天下諸侯合力擊秦,郡縣紛紛叛秦,胡亥感到憂懼,使人責(zé)備趙高說:“你不是說只是小股盜賊,成不了大事嗎?”趙高害怕被胡亥治罪,便與女婿咸陽令閻樂、弟弟趙成謀劃:“皇帝胡亥打算治我們的罪,我想廢了他,扶立皇族公子子嬰為皇帝,子嬰仁愛節(jié)儉,百姓都很支持他?!?/p>
于是,趙高又使郎中令為內(nèi)應(yīng),謊稱有賊寇,閻樂率兵千人前往望夷宮。閻樂殺了看守宮門的衛(wèi)令,向里面進攻。宮內(nèi)眾人大驚,有的逃跑,有的抵抗,抵抗者有幾十人被殺。閻樂與郎中令一起來到皇帝胡亥面前,射擊胡亥。秦二世胡亥大怒,召喚左右侍衛(wèi)誅賊。侍衛(wèi)恐懼,不敢戰(zhàn)斗,都散在一邊圍觀。
此時,胡亥身邊只剩下一個太監(jiān)服侍自己,沒有離去。胡亥進入房內(nèi),對那名太監(jiān)說:“趙高是奸臣,你怎么不早點告訴我,以至于到了這般田地!”太監(jiān)回答說:“我不敢說,才留下了這條小命,如果我揭發(fā)趙高,早就先被你殺死了,怎么還能活到今天?!?/p>
咸陽令閻樂上前數(shù)落胡亥的罪過:“你驕橫放縱,濫殺無辜,全世界都背叛了你,你想想該怎么辦?”胡亥先后請求想見丞相趙高,想做郡王,想做萬戶侯,想做個平常百姓,要求一次次降低,而閻樂全都不允許。閻樂不耐煩地對胡亥說:”我受丞相之命為天下人殺你,你說的再多,我也不敢為你稟報“于是,胡亥被逼而自殺了。
4.被子嬰所殺
趙高弒殺秦二世后,手持傳國玉璽坐在龍椅上,而皇族和大臣都不下拜。趙高知道眾人不支持自己稱帝,只好立子嬰為傀儡皇帝,是為秦三世。當(dāng)時六國復(fù)立,皇帝稱號名不副實,子嬰降尊號為秦王。趙高令秦王子嬰齋戒,在祖廟中祭祀祖宗。子嬰齋戒5日后,與兒子商議:”趙高殺了秦二世,害怕被群臣誅殺,才假意讓我繼位。我聽說趙高與楚國約定,滅掉我們,他做關(guān)中王。如今讓我齋戒后前往祖廟,是想在廟里殺我。我假裝有病不去,趙高必定親自前來請我,他來我們就殺掉他!”
趙高派人多次請子嬰去祖廟接受玉璽,子嬰都裝病不去。趙高只好親自前往子嬰齋宮中勸說,他說:“宗廟重事,大王為何不去?”話音剛落,子嬰安排好的刺客沖出來將趙高刺殺了。之后,子嬰滅了趙高三族。禍秦魁首雖然伏誅,但為時已晚,以子嬰之賢,也無力挽秦殿之將傾。不久,子嬰投降了劉邦,后又被項羽所殺。
秦始皇是一個特別矛盾的人,他一邊不斷讓人去尋找長生藥,一邊卻又在自己剛坐穩(wěn)帝位后,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長眠之地。其實他心里也非常清楚,所謂的萬歲只不過是皇帝的希望罷了,他終究還是會死去的。
可是他并沒有想到,他所立的遺詔被趙高聯(lián)合胡亥改掉了,自己最看好的扶蘇抱著對自己的恨意自殺而亡,而他的皇位卻給了胡亥這個殘暴的兒子,把他好好的江山給敗完了。
就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宮巡游的路上,突然間病得特別重,他非常清楚自己再也不可能好起來了,這才著手準(zhǔn)備自己的后事。皇陵雖說還沒有徹底修好,但是大體上已經(jīng)完成了,不用再操心,只有確立儲君一事才是最著急的。
在他眼中,只有扶蘇才是真正合格的皇帝人選,所以,他寫下了傳位于扶蘇的圣旨,還指明了希望他為自己張羅后事。
在他立遺詔時,趙高和李斯都在,而且詔書還在李斯手里,這個人是他重用了一生的人,非常值得相任??墒撬趺匆矝]有想到,自己安排得好好的事情,竟然被破壞了。
趙高為了個人的利益,跑去說服胡亥,讓他去聯(lián)合李斯篡改遺詔。這胡亥雖然沒有什么能力,但是想當(dāng)皇帝的心思卻不比扶蘇少,再加上他也擔(dān)心一旦扶蘇上位,自己將無立足之地。所以,趙高很快就說服他了。
至于李斯,他原本心思非常堅定,但是趙高卻用商鞅和其他前朝功臣的結(jié)局來嚇唬他,直接把他嚇得跟隨胡亥。
胡亥上位以后,趙高的心里還是覺得非常擔(dān)心,因為扶蘇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如果被他發(fā)現(xiàn)自己做了這種事情,結(jié)局一定非常凄慘。在細(xì)想之下,他再次起了歪心思,刻意隱瞞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還假傳圣旨,以?不忠不孝?之名賜死扶蘇。
和胡亥相比,扶蘇公子的身上少了痞子的氣息,完全是一個謙謙公子。他雖然懷疑圣旨的真實性,但是依舊沒有反抗,而是帶著恨意自殺了。
在害死了扶蘇以后,趙高的心里總算安穩(wěn)了一陣,可是同樣沒有安穩(wěn)多久,蒙恬兄弟作為元老,同樣是他的心頭大患。而且他們還是扶蘇還在世時最重視的部下,曾經(jīng)和扶蘇一起作戰(zhàn),身上背著很多軍功。為了除掉這對兄弟,趙高三天兩頭在胡亥面前挑撥,希望借皇帝的手去殺了他們。
公子子嬰知道趙高這是為了利益,而故意陷害其他大臣的,于是多次勸諫皇帝應(yīng)該重用他們,而不是隨意傷了重臣的心。子嬰這么勸諫皇帝,并沒有過錯,蒙氏兄弟對朝廷確實付出了很多心血,而且他們也確實沒有任何過錯。
可是他并不知道胡亥的皇位來得不正,如果這對兄弟知道是自己害死了扶蘇,哪怕自己已經(jīng)是皇帝了,同樣沒有好日子過。為了避免日后壞事,皇帝還是隨便找了個借口除死了他們。
除掉了這對兄弟后,趙高的下一個目標(biāo)便是李斯了,想要除掉李斯,難度比除掉蒙氏兄弟更大,他除了是前朝重臣以外,還是當(dāng)朝的大臣,手里掌握著實權(quán)。
不過,狡猾的趙高還是想到了一個有效,又不會拖累自己的方法。他經(jīng)常讓李斯在皇帝忙于聲色的時候去覲見,次數(shù)多了,胡亥對李斯也就徹底厭惡了??墒沁@對于趙高來說,遠(yuǎn)遠(yuǎn)不夠,只有李斯死了,他的心患才算是除了。
不久后,趙高再次作妖,誣告李斯之子和陳勝有勾結(jié)。他的這一招用得可真狠,不管哪個皇帝都無法忍受朝臣造反,陳勝當(dāng)時已經(jīng)起義了,李斯作為重臣,他的兒子卻和反賊勾結(jié),擺明了不懷好心。
再加上李斯還是當(dāng)年那場陰謀的重要參與者,胡亥對他更是不存在多少信任度。有了趙高的暗中操作,李斯很快就入獄了。
在大牢中,趙高不斷對李斯使用重刑,逼迫他認(rèn)罪。李斯實在熬不住重刑,只能含恨在趙高事先準(zhǔn)備好的虛假供詞上畫了押。胡亥看到那份供詞后,以為是真的,判了李斯腰斬。
李斯的結(jié)局可以說是自作虐,如果他早知道會如此,不知道還會不會幫胡亥做當(dāng)初的事情呢?
李斯去世后,趙高的手還伸向了秦始皇的后代們,利用各種方法害死了眾多皇室子孫,徹底斬斷了胡亥的羽翼。
做完這些之后,趙高的官們已經(jīng)升至丞相了,而秦國,也被敗得差不多了。隨著重要的臣子們一個個去世,接下來受懲罰的,輪到胡亥了,全國上下都充滿了起義的硝煙味。這時候皇帝總算意識到,他被趙高給騙了,說什么國泰民安,都是騙人的。
堂堂一個大秦,已經(jīng)淪落到隨便一個臣子都敢造反的程度了。這時候,趙高已經(jīng)不再甘愿俯首稱臣了,于是聯(lián)合他的弟弟還有女婿殺死了胡亥,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
他有心為皇,可是滿朝大臣卻并不同意,全朝來個寧死不從。據(jù)說他剛坐到皇位的時候,天地瞬間變色,讓他不得不退下來,找到子嬰,讓他做秦王,自己則變成太上皇。在他看來,子嬰同樣沒有什么威脅性,完全不用提防。
不過,他這一次真是判斷失誤了,子嬰在見識他的卑鄙之后,早就下決心要除掉他了。
按照慣例,子嬰在上位之前必須持齋五天,然后才能去祭祀登基??墒牵逄爝^后子嬰?yún)s怎么來不肯出來。趙高在無奈之下只能親自去接他。
趙高怎么也沒想到,早在他入宮之前,子嬰就已經(jīng)派人做好準(zhǔn)備等著他了。在他剛進入宮里時,子嬰的人馬便一刀解決了他,結(jié)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趙高可能至死也沒有想到,原來公子子嬰才是藏得最深的一個,如果他看起來有大志的話,可能早就除掉了,正因為這個失誤,才使趙高被滅了三族。與其說他是被子嬰下套殺死的,倒不如說是他作惡太多,天要收他。
趙高本來就是一個宦官。他的權(quán)力來源于皇帝。他就相當(dāng)于是皇帝的家奴。如果皇帝強勢,那么他就只能是一個奴才,如果皇帝弱勢,那么他就可以狐假虎威,利用皇權(quán)來為他謀取利益。
始皇帝在位是趙構(gòu)就只能安安生生的做一個家臣。胡亥即位后。糟糕就利用皇帝的信任走上權(quán)力的巔峰。在當(dāng)時那種情況下,丞相都被他用計殺死了,當(dāng)時朝堂上,他的權(quán)力最大,甚至能夠指鹿為馬。
而且秦朝時期人們講究主辱臣死,忠臣如一。一生效忠中一個對象。所以當(dāng)時趙高才能通過掌控胡亥而統(tǒng)治大秦朝廷。最關(guān)鍵的胡亥還是一個宦官,他沒有后代。朝廷上的人不可能效忠于胡亥,他們當(dāng)時只是迫于于形式,與胡亥同流合污。
因此只要當(dāng)時能夠出現(xiàn)一個有能力的民主,朝廷上的人自然會撥亂反正,重新效忠于贏氏。因此子嬰當(dāng)時是贏氏宗族中,比較有能力的宗親。他上位之后只要能夠干掉趙高人們自然會重新效忠贏氏。
趙高當(dāng)時并未完全掌控宮殿中的士兵。子嬰聯(lián)合當(dāng)時的韓談和他的兒子。利用趙高想要子嬰登基的急迫心情,將他騙至宮殿內(nèi),一刀殺死。
而且當(dāng)時天下大亂。各國諸侯重新立國,同時討伐秦朝。當(dāng)時朝廷內(nèi)人心惶惶,都希望有一位民族出現(xiàn),帶領(lǐng)他們走出困境。同時他們對于趙高的獨權(quán)行為,看不下去了,暗中推波助瀾。最終結(jié)果就是趙高被子嬰殺死了。
提起趙高,可謂是家喻戶曉。趙高是古代少有的極其有智慧的一個大反派,用“詭計多端”來形容他可能再合適不過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曾經(jīng)甚至篡改秦始皇遺詔的人,而且他生性多疑,為人警惕,為什么會被落魄的子嬰輕易殺死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探尋其中的緣由吧!
首先我們來說說子嬰。子嬰是扶蘇的兒子,而扶蘇是秦始皇之子,秦始皇臨終的遺詔便是將皇位傳給扶蘇。開始趙高和李斯以及胡亥密謀,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最終設(shè)計使得扶蘇自殺,并且扶植胡亥坐上了皇位。但是不就胡亥去世,膝下無子,故而子嬰成了皇帝。
子嬰當(dāng)上了皇帝之后,深知趙高不會放過自己,便開始裝瘋賣傻,整日喝酒作樂,表面上是甘心做一個傀儡皇帝。在趙高這樣心狠手辣的人面前,子嬰能活下來,也足以見其有一定的智慧。如此智慧之人,怎會不報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呢?他此時的裝瘋賣傻也不過是為了等待機會,然后一擊必中。
同時,趙高作為一個極度警惕且又野心勃勃的人,自然不會是誰也不相信。果然,在不久之后的自相殘殺中,胡亥和李斯相繼去世,只剩趙高一人獨攬大權(quán),同時子嬰在他眼中也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而已,他依然對子嬰放下了戒備。所以在一次趙高去請子嬰入太廟的時候,子嬰便在齋宮中殺了趙高,事后滅了趙高三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7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