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為什么不稱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實際上慈禧太后在當時根本就沒有當皇帝的可能性,雖然她多次垂簾聽政手握朝中政權,但慈禧不是一位得人心的太后。而且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就算慈禧貪戀權利的欲望再強烈也不可能有人會支持她。而且慈禧當時也根本沒有必要當皇帝,在背后能夠掌權對她來說才是最安全的,稱帝這種得寸進尺的選項可能會讓她的政治生涯提前結束。慈禧是中國近代的罪人,和當年武則天所作出的貢獻根本沒辦法相提并論。
慈禧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最后一個極權女人,其權力欲望也是相當強烈的。那么,為什么她沒有效仿武則天,臨朝稱制,當女皇帝呢?
我覺得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慈禧沒有必要當女皇帝。
比較一下武則天的情況。
武則天為什么一定要當女皇帝?因為武則天的權力一直受到約束。這種約束有來自大臣的,有來自兒子的,有來自宗室的。畢竟武則天的兒子已經(jīng)成年,又非常多,而且據(jù)史料記載,還比較賢明。當李治去世以后,朝野上下,都在強烈呼吁武則天把權力還給兒子,退到幕后。武則天已經(jīng)因此讓兩個兒子“不幸”去世了,但是她還有兩個兒子,總不能讓另外兩個兒子也“不幸”去世吧?再說了,就算他的兒子們都“不幸”去世了,李治還有另外的兒子啊。
所以,為了權力不受威脅,為了權力不受約束,武則天只能稱帝。只要稱帝了,天下就由她一個人說了算,再也沒人在一邊說三道四了。
慈禧的情況不一樣。當她發(fā)動政變掌控權力以后,她的權力此后基本上就沒有受到過威脅。兩宮太后中,慈安沒有權力欲,另一個與她合謀發(fā)動政變的大臣奕?,和她也能融洽相處。最重要的是,他的兒子同治年紀尚幼。等同治差不多長到要親政的時候,又不幸去世了,讓慈禧又扶持光緒這樣一個小皇帝繼位。而光緒也一直被她挾持著,就算成年了,也在她的掌控之下。
總之,在慈禧太后掌控權力的那段時間里,她的權力都一直沒受到什么約束,因此,她根本就不需要當女皇帝。
第二,慈禧沒有機會當女皇帝
慈禧掌控著權力的那段時間里,整個大清王朝一直動亂不斷。先是太平天國運動氣勢磅礴地發(fā)展起來,瞬間就占領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而清朝自身的八旗軍又江河日下,完全不能打仗。不得不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地主武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于把太平天國運動給破滅下去。但是還沒有完,捻軍等農(nóng)民起義軍又死灰復燃,慈禧太后又得忙著撲火。
等農(nóng)民起義運動終于被撲滅以后,外國列強又大舉入侵。英國過了法國,法國過了俄國,西洋人過了東洋人,最后是八國聯(lián)軍,所有的列強都把中國當成一塊肥肉,誰都想來啃一口,割一塊去。慈禧太后整天都處在擔驚受怕,忙亂不堪中,哪還有機會稱帝呢?
第三,慈禧沒有可能當女皇帝。
慈禧如果要當女皇帝,她會很快就失敗。
首先,滿清皇室會反對。原本努爾哈赤就對葉赫部落說過狠話,要求后代不準娶這個家族。如果慈禧要想稱帝,滿清皇室必然要以此為借口反對她。同時,奕?也是對咸豐得了皇位非常不滿,這樣一來,他正好有借口。
其次,一眾大臣會反對。武則天稱帝,這是有前車之鑒的,武則天雖然并沒有毀滅大唐王朝,但是她犯下了無盡的殺戮,攪起一場腥風血雨。而且,武則天最后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把江山傳給李唐。所以,一眾大臣必然要以這個歷史教訓來阻止慈禧。
再次,農(nóng)民起義軍將以此為借口造反。太平天國運動最終沒有成功,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造反的借口沒有選好,用違背儒家傳統(tǒng)的教會組織來造反,一開始就在社會上得不到認可。這樣,太平天國運動,實際上并沒有起到一呼百應的效果。如果慈禧稱帝,那么,太平天國完全可以用這個當借口,那時候,可能就不只是農(nóng)民運動,同時也會出現(xiàn)諸侯割據(jù)的局面,那樣一來,真正是天下大亂了。
最后,外國列強會找到借口。外國列強,其實一直在尋找一個更好的代理人。當然了,慈禧其實已經(jīng)不錯了,她的反抗極為有限。但是一旦她要稱帝,她必然要態(tài)度強硬。同時,畢竟這是逆潮流而動的事情,因此,外國列強必然要尋找新的代理人。那樣一來,清朝會滅亡得更快,滑入殖民地的可能性更大。
由此可見,慈禧是不能學武則天稱帝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87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