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韯㈣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真理就象明珠一樣,總是被藏在海底淤泥的深處,讓人難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真相。這就好比明朝的劉瑾,明明已經(jīng)得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的全部信任,卻在一夜之間鐵鎖加身淪為階下囚,而這一切慕后的指使人并非朝中大臣,而是同為太監(jiān)的張永,落得凌遲下場的劉瑾為何惹來眾怒?
其一、劉瑾不為自己留后路
劉瑾這個人說實話,只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小人,自從六歲進入宮中之后,一直沒有機會學習文化知識。
在弘治年間的時候,不小心犯了罪,原本是要被直接處死的,不過卻在陰差陽錯之下,不但免了罪,還到了東宮侍奉朱厚照,也就是明武宗。
當時一起侍奉明武宗的太監(jiān),一共有八個,也就是后來的八虎。自從明武宗即位之后,劉瑾等人就開始一步登天,但是劉瑾相比起八虎當中的其余人來說,可能更精明一些。
也就是嘴皮子比較靈活,而且很有眼力,知道明武宗喜歡什么,就盡全力去幫他完成,于是劉瑾就成了八虎當中權勢最大的那個。
而此時朝中的大臣跟朱厚照開始鬧起了矛盾,畢竟朝中這些重臣都是朱厚照的父親所留下來的元老,也就是輔政大臣,但是也可以理解說權臣。
比如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與謝遷等人。這些人直接按照以前對待朱祐樘的標準來對待朱厚照,當時就讓年紀剛剛十五歲的明武宗不開心了。
于是一場朝中重臣跟明武宗之間的矛盾就此展開了,而劉瑾就相當于明武宗所養(yǎng)的一條狗,讓他咬誰,劉瑾就去咬誰。
經(jīng)過一場朝堂上的動蕩之后,以內閣成員謝遷與劉健等人的告老還鄉(xiāng)而告終,從這一刻起劉瑾的權勢已經(jīng)達到了最頂峰,可以說朱厚照對他幾乎就是言聽計從。
我們都說多個朋友多條路,而劉瑾可能是從小就進宮的原因,或者說身為一個不完整的男人,心智不健全,所以對于權勢這種東西抓的比較重。
當時跟他一起的八虎,基本上都成了他的下屬,說實話這個時候,原本應該有福同當才對,可是劉瑾直接就把這些昔日的好兄弟全部壓制到了最下層。
但凡有好處的事,劉瑾直接來個吃獨食,根本就不會給這些所謂的兄弟們一絲絲的好處,而且還強力的打壓八虎當中的另外七個人。
要知道當時的八虎能跟朝中大臣掰腕子并終還得到了勝利,離不開大家的一起努力,可是到了收獲果實的時候,劉瑾卻將其余八虎全部扔到了一邊,自己獨吞了所有的好處。
說實話,朝中的大臣們也是沒有想到朱厚照居然會如此放權給劉瑾,再加上劉瑾等八虎的手段實在是不上臺面,所以才會一敗涂地。
所以后來的朝中大臣開始劍走偏鋒,不在跟這群不講理的太監(jiān)硬碰硬。
于是某些朝中的大臣開始跟后宮當中的太監(jiān)產(chǎn)生了合作關系,說實話大家都是朱厚照身邊的一條狗,為什么劉瑾就比別人吃的多,剩下的這些人連盤子都舔不上。
尤其是張永等人,以前都是平起平坐,現(xiàn)在卻是低人一等,而且連巴結的機會劉瑾都不給,所以張永果斷跟江南的右都御史楊一清勾結到了一起。
反正就是那么一句話,你不給我一條活路,我只能拿你當活路來走了。
明武宗這個人有點好大喜功,于是張永帶著自己的捷報,趁著劉瑾不在皇帝身邊的機會,直接列出了劉瑾十七條大罪,而且當時的明武宗因為捷報的原因,所以多喝了幾杯,已經(jīng)屬于半醉的狀態(tài)之下。
于是糊里糊涂的就點了頭,當天夜上劉瑾就被下了大獄,此時不論是后宮的太監(jiān),還是朝中的大臣都得到了消息,平日里劉瑾做事從來不給自己留后路,可以說在后宮之中,除了皇帝以外,劉瑾居然沒有一個自己人。
什么叫墻倒眾人推,劉瑾當時的處境就是如此,一瞬間從高高在上的八虎之首,淪落為階下囚。
如果說劉瑾以前,但凡把自己的權勢分為宮中的其他太監(jiān),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很多時候人不可以吃獨食,也許這些跟你一起吃蛋糕的人可能并不會說你一個好,但是最起碼他們知道跟著你能一起吃蛋糕。
所以一旦你落難的時候,這些人為了自己將來還可以吃上蛋糕,也許就會順手拉你一把,可是劉瑾的行為就太過極端,昔日的好朋友全部被他打壓。
如果不是這些人都是跟隨皇帝一起從小長到大,也許劉瑾早就對這些人下了狠手,可以說劉瑾把這些人全部得罪到死。
然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劉瑾先是把朝中的大臣全部得罪光了,之后又把自己身邊的朋友全部趕盡殺絕了,可以說除了朱厚照之外,根本沒有任何一個盟友。
人多力量大這件事不論在任何時候都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話,于是后宮的太監(jiān)們,還有朝中的大臣,都開始聯(lián)合起來對抗劉瑾。
也許因為利益關系,這些人可能并不會組成聯(lián)盟,但是痛打落水狗這件事,大家還是可以力所能及的,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劉瑾才會一瞬間掉入深淵。
其二、太監(jiān)們的明爭暗斗
還有一點就是明朝的宮中規(guī)則,因為太監(jiān)這種不太完整的物種,所以說他們跟朝中的大臣是不太一樣的。
朝中的大臣就算相互之間斗的再狠,除非你可以將對方斬草除根,如果不能的話,那就一定要做人留一線,畢竟誰還沒有家人后代的,萬一把對方逼到絕路,卻又沒有留下一絲希望,將來的報復是相當可怕。
但是這一切對于宮中的太監(jiān)們來說直接就是圖窮匕見,因為他們都沒有后代的可能性,哪怕某些人在口頭上收了幾個干兒子,可是這畢竟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能有多少忠心就不太好說了。
所以說太監(jiān)們的爭斗比起朝中大臣要殘酷一萬倍,這也是最初八虎跟朝中作對的時候,會輸?shù)墓?jié)節(jié)敗退的主要原因,因為不夠狠。
除此之外,就是宮中的權勢就那么多,你占了這個地方,別的太監(jiān)只能等你什么時候死了,才可以接替這個位置。
這也是劉瑾成為八虎之首后,吃獨食的主要原因,因為權勢就這么一點,不論分給誰,自己都要少一分,而且在宮中這種瞬息萬變的地方,說不定一個變化就是萬丈深淵,所以劉瑾只能盡全力保住自己的地位。
說實話劉瑾也不是沒有想過把所謂的八虎中除自己以外的七虎全部弄死,可是結果都不太理想,畢竟這些太監(jiān)能有這么大的權勢,全部都是仰仗于皇帝的信任。
可以說在朱厚照的眼中,劉瑾跟其余七虎是不相上下,只是自己平時用劉瑾比較順手而已,所以才會什么事都指派給劉瑾去辦,于是就造成了劉瑾獨攬大權的假象。
所以張永才會在朱厚照喝多的時候,果斷出擊,直接給予了劉瑾最為致命的一擊,可以說這次的事情直接上升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與此同時朝中的大臣也得到消息,于是各種后手全部都拿了出來。
說實話劉瑾最后罪名是圖謀造反,一個太監(jiān)連個兒子也沒有,并且連所謂的兵權都沒有,只是相當于朱厚照的一個傳令官而已,他拿什么來造反,所謂的勇氣是從哪來的,一定不可能是梁靜茹。
所以說這其中一定有著各種陰謀算計,可以說如果不是張永先一步把劉瑾給搬倒了,說不定朝中的大臣就可能直接出手了,可以說這件事正好是雙管齊下而已,于是權傾朝野的劉瑾直接走到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步。
其三、朱厚照需要一個替罪羊
說實話,別看朱厚照的父親朱祐樘看似跟朝臣們其樂融融,實際上也有可能是被朝臣們給壓制住了而已,只是朱祐樘學會了妥協(xié)而已,所以才會讓整個朝堂看起來和和睦睦。
所以在朱祐樘終臨之時,可能會跟朱厚照交一個底,希望將來的朱厚照不要跟自己一樣,被朝臣們壓制。
于是朱厚照才會借著太監(jiān)的勢力,開始跟朝中的保守派,也就是李東陽、劉健、謝遷等大學士進行對抗,說白了就是以前的明朝就是你們作主,現(xiàn)在我朱厚照即位了,一切都要聽我。
對抗的經(jīng)過就不用說了,反正大學士都以告老還鄉(xiāng)這樣的方式離開了朝堂,雖然朱厚照在表面上看起來很不舍,實際上內心早已欣喜若狂。
當然了,雖說大學士被迫離開了朝堂,但是朝中依然還是文官的天下,所以劉瑾的使命還在,也就是繼續(xù)跟這些頑固份子對抗到底。
可以說劉瑾掌權的時候,整個文官集團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很多大臣直接表示要罷工,但是劉瑾卻很輕易的找到了所要代替的人選,可以說從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來劉瑾并不是傻到一無是處。
等整個朝堂全部被打壓到朱厚照認為可以的時候,為了收攏朝中大臣們的忠心,朱厚照就開始對劉瑾下手了,說實話如果不是朱厚照的一句話,劉瑾會被瞬間捉進大牢。
不論當時的朱厚照是真醉還是假醉,反正當時的他下了強硬的命令,所以才會讓權傾朝野的劉瑾直接成了階下囚,并且為了讓朝中百官明白朱厚照也是被蒙蔽的那個人,還用了最殘酷的手段以凌遲之刑將劉瑾給處死的。
也正是這一次的行為,為朱厚照帶來了偌大的名聲,瞬間將自己多年來的不務正業(yè)轉化為明君的典范。
總結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原因,所以才會讓看似權傾朝野的劉瑾,只是因為張永的一句話,直接就成為了階下囚,說實話以朱厚照平時的所作所為,劉瑾的行為哪怕再狂妄一些也不是什么事,只是這個時候朱厚照決定收網(wǎng)了,因為朝中的文官集團已經(jīng)被打殘了,是時候將朝中大權收回來的時候了,于是也到了劉瑾必須死的那一刻。
說起太監(jiān),很多人都頗為不屑,因為他們地位低下,不過是封建主子眼中奴才,是社會最底層的一群人。在宮里皇族可以隨隨便便處置他們,即便是無故打死了也沒人說什么。
然而明朝的太監(jiān)卻不一樣,他們被皇帝賦予了極大的權力,不僅可以擔當重要職位,還能干預朝政,左右天下大事,實在是厲害的很。
眾所周知,明朝太監(jiān)肆意橫行,東西廠錦衣衛(wèi)都是他們這類人。有些權勢滔天的太監(jiān),甚至連一品大員都要避讓三分,著實是威風。
明朝有兩個太監(jiān)就達到了這個水準,一個是明英宗手下的王振,還有一個就是明武宗身邊的劉瑾。兩人最輝煌的時候幾乎一手遮天,宛若第二個皇帝,只不過他們下場都不好,一個被亂軍所殺,一個被凌遲處死。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大太監(jiān)劉瑾,他幼年被一個太監(jiān)收養(yǎng),后凈身入宮,機緣巧合下開始侍奉明武宗朱厚照。
劉瑾沒讀過書,大字不識幾個,但他為人機靈,會投主子所好,所以很快就得了朱厚照的青眼,沒幾年就成了他身邊無可替代的紅人。
別看劉瑾只是個宦官,但他野心不小,在得到朱厚照的寵信之后,他一邊繼續(xù)盡心服侍,變著花樣哄朱厚照開心,讓其沉迷玩樂不思朝政。一邊借機斂財,狂攬大權,干預朝中事宜。
劉瑾的所作所為讓一眾朝臣看得心中冒火,心說一個閹人而已,居然教唆皇帝不學好,還想當?土皇帝?,實在是可惡。
為了鏟除這個禍患,不少大臣都紛紛上書進諫,細數(shù)劉瑾罪狀,要求皇帝嚴懲。但朱厚照正玩的開心,自然是不舍得處置他,所以此事一拖再拖。
有恃無恐的劉瑾越發(fā)大膽,開始瘋狂貪污斂財,只要是落入到他手里的人,不掏空口袋是不可能放過的,而那些有求與他的人,自然也只能多掏銀子。在如此運作下,不過幾年的時間,劉瑾就家財萬貫,成為大明第一富豪。
俗話說得好,天道有輪回,劉瑾的肆意妄為,招來了不少人的怨懟,想除掉他的人也越來越多。后來御史楊一清和太監(jiān)張永合謀,向朱厚照告發(fā)了劉瑾的罪行,足足列了十七條。朱厚照一開始沒當回事,后來細看這些罪狀,心中也是大為驚訝,立馬命人將劉瑾抓捕下獄。
在親自查抄了劉瑾家后,朱厚照大為震怒,因為他不僅發(fā)現(xiàn)了劉瑾家中的無數(shù)財寶,還發(fā)現(xiàn)了偽造的玉璽等禁物。最令他后怕的是,劉瑾日常所帶的扇子里,竟然還有兩把匕首,這難道是想趁哪天要了他的命么?
怒火中燒的朱厚照這次不留情面了,當即判處劉瑾凌遲。劊子手們用足足三天的時間,刮了劉瑾三千多刀,才讓其斃命,實在大快人心。
因為這就是帝王對劉瑾的判決,要在他身上割3357刀,并且不能一次性割完,要分三天割完。第一天的時候劉瑾大概被割了三百多刀,隨后就被送回了大牢。第二天劉瑾只挨了幾十刀就痛死了,盡管他死了,但是劊子手還是得繼續(xù)割,因為這是帝王的命令,最后劉瑾被割了3357刀。凌遲處死十分地殘忍,犯人在清醒的狀態(tài)下被割肉,想想都非常痛,真的沒有比砍頭一刀切來的痛快。
劉瑾為何會被判決凌遲處死呢?一般被判為凌遲處死的罪犯,都是犯了謀逆大罪,威脅到了統(tǒng)治者的政權,劉瑾也不例外。一次意外讓劉瑾從罪犯變身成了宮里的太監(jiān),從此劉瑾混得風生水起。朱厚照非常信任劉瑾,甚至將朝中大權都交到劉瑾手上。劉瑾在朝中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成立了?八虎?,這?八虎?干的都是為非作歹的勾當。朝中有大臣看不下去,便上書請求朱厚照將劉瑾賜死,但是朱厚照卻沒有處死劉瑾。從此劉瑾就更加囂張,鏟除了跟他作對的宦官,并且隨意打死朝中的文官。
那么劉瑾為何有那么大的權力呢?其實他的權力來自于帝王,他能夠在朝中為非作歹、坑害官員說到底也是朱厚照的默許。朱厚照愛玩,用玩物喪志形容他也不為過,劉瑾便每次都在朱厚照玩得最開心的時候,向朱厚照請示一些事情,這樣重復很多次之后朱厚照就不耐煩了,讓劉瑾自己決定,于是處理朝政這種大權就落到了劉瑾手里。
劉瑾雖然弄權,但是依照帝王對他的寵信,他倒也罪不至死。真正要命的是他通過了寧王為自己增加護衛(wèi)的請求,而寧王又造反,他就撇不清關系了。劉瑾此舉算是參與造反,單就這一條都能劉瑾死無葬身之地,后來劉瑾家中還被搜出了很多錢財、武器,甚至還有假玉璽,劉瑾造反之心昭然若現(xiàn)。朱厚照受劉瑾蒙蔽,當時必然是惱羞成怒的,所以才會要求劊子手要分三天行刑。
太監(jiān)是封建王朝必不可少的角色,他們主要的任務是服侍宮中的皇室,盡管他們的身體是有殘缺的,可是他們卻特別懂得討人歡心。能夠隨時在皇上面前吹耳邊風,第一時間知道宮中的消息,因此許多官臣都會想方設法地討好太監(jiān),以此來謀權謀利。
因此在大多數(shù)人的心里,只要提到太監(jiān),都會想起號稱“九千歲”的魏忠賢,讓人恨不得剝他的皮,食他的肉。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明朝居然有一個太監(jiān)自稱“皇帝“,瘋狂斂財多達3億兩白銀。不過最終卻落得凌遲處死的悲慘結局。他就是明武宗時的總管太監(jiān)劉瑾。劉瑾出生1451年,正德年間宦官。本姓談,6歲時被一個叫劉順的太監(jiān)收養(yǎng),后改姓劉,并凈身入宮為宦官。劉瑾雖沒有讀過什么書,但他志向遠大,一直希望能做到總管太監(jiān)這個位置。
他還是個打雜的小太監(jiān)。然而在弘治十一年,太子朱厚照出閣讀書。劉瑾花光他所有的積纍為自己謀得了在太子身邊侍候的職務。為了得到太子的歡心,他從蒙古請來騎馬射箭能手供太子娛樂,成為太子身邊的大紅人。由于劉瑾并不識字,他教會年幼的太子一心一意如何貪玩享受,后來太子登基以后,荒廢朝政,一心貪玩都是劉瑾的杰作。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初,太監(jiān)劉瑾被委任為掌管“五千營”的重任。
他竟勸明武宗下詔,要那些在外監(jiān)軍的宦官每人都要交承包費孝敬皇帝,讓皇帝大興斂財之念。同時在京城大肆制辦“皇莊”,多達三百多所,他也趁機置辦產(chǎn)業(yè)。并與奸臣互相勾結,大肆打壓朝中正直大臣。為了震懾那些不屈服的大臣,他私設刑具,假傳圣旨,儼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土皇帝,大臣稍有不順就會招來殺身之禍。以至民間都流傳著朝堂上有個朱皇帝,身邊站著個劉皇帝。不過好在正德五年,武宗派都御史楊一清和太監(jiān)張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亂。
楊一清平定叛亂后與前來監(jiān)軍的張永商討除劉大計。在平定叛亂之后,太監(jiān)張永利用獻俘之機,向武宗揭露了劉瑾的罪狀,揭發(fā)了劉瑾的十七條大罪。武宗不禁也是大吃一驚,命令將劉瑾抓捕審問。并在劉瑾家中搜出金銀3億多兩,假玉璽等,并且在劉瑾的隨身攜帶的折扇中發(fā)現(xiàn)了二把匕首。
最終罪不可赦的劉瑾被凌遲處死,全身遭剮3300多刀痛苦而死。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什么都可能出現(xiàn),尤其是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中,太監(jiān)的數(shù)量遠遠多于皇帝,而在這些太監(jiān)中,有如鄭成功等流芳百世的,但也有如劉瑾等爭權奪利謀權篡位遺臭萬年的,當然,想劉瑾這種的下場也都好不到哪去,據(jù)悉,劉瑾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凌遲處死的大太監(jiān)。
這種處死人的刑罰可謂是慘無人道,最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當時的國家法典不允許,算是私刑。凌遲刑真正開始于五代時期,法定于遼代。到了南宋時期,凌遲刑正式成為法定死刑的一種。這種刑法主要用于處罰那些十惡不赦的犯罪分子,如謀反、大逆等。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如果打罵父母或公婆、兒子殺父親、妻子殺丈夫,也是觸犯倫理道德的重罪,仍然要處以凌遲刑。
說到這里,那么劉瑾到底又是何故遭受凌遲刑的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劉瑾,他原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jiān)劉順收養(yǎng),后凈身入宮當了太監(jiān)。之后便改姓,隨養(yǎng)父劉順的姓氏了。
劉瑾當了太監(jiān)之后,曾侍奉太子朱厚照,也就是后來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觀色,隨機應變,對朱厚照百依百順,照顧有加。當然了,朱厚照對他的這份恩情也是銘記于心的。后來,太子朱厚照繼位后,對劉瑾是非常感恩戴德的,便陸陸續(xù)續(xù)地升他官職,后來逐漸爬上了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的寶座。
大權在握后的劉瑾,他利用權勢,肆意貪污受賄,還引誘武宗沉溺于驕奢淫逸中,自己趁機專擅朝政,排陷異己,朝中正直官員大都受他迫害,背著皇帝干盡了壞事。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0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清朝皇帝為什么常住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