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何要殺死漢昭帝生母?鉤弋夫人是個怎么樣的人?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巫蠱之禍讓漢武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不在立新的太子,當時擁有繼承可能性的皇子有四位,分別是劉旦、劉胥、劉髆和劉弗陵。劉弗陵雖然年紀最小,但最聰明,深的漢武帝的寵愛。因為漢武帝覺得劉弗陵跟自己小時候很像,所以就決定將他立為太子。不過漢武帝還做了一件事,他將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給賜死,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實際上這也是為了劉弗陵能夠順利繼位,避免皇后亂政的事情發(fā)生。
后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駕崩于五柞宮,傳位給自己的小兒子、年僅八歲的太子劉弗陵,是為漢昭帝。按照漢朝的慣例,漢昭帝如此年幼登基,他的母族外戚必然會控制朝廷的最高權(quán)力。
然而漢昭帝的母親家族在漢昭帝時期卻沒有一個入朝為官的,主要原因是漢武帝在臨終前下令殺死了漢昭帝的母親鉤弋夫人。那么漢武帝在臨終前為什么要下令殺死漢昭帝的生母鉤弋夫人呢?
由于“巫蠱之禍”以及其后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漢武帝晚年的朝局非常微妙復雜。太子劉據(jù)、衛(wèi)家、李家等等一批親戚顯貴的覆滅導致權(quán)力真空,引發(fā)朝局不穩(wěn)并激起了很多人奪權(quán)的野心。
另外,漢武帝晚年決定對內(nèi)外政策進行根本調(diào)整,這必然會遭到很多舊臣和利益集團的反對。年邁的漢武帝已經(jīng)沒有時間徹底解決這些問題,而漢昭帝又太過年幼,只能將重擔交給托孤大臣。
漢武帝最終選定的首席托孤大臣是霍光,中興大漢的重擔也就交給了霍光。但霍光有個缺陷:除了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之外,霍光幾乎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治資本,個人威望不足以服眾。
因此漢武帝必須在生前就確定霍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托孤地位,保證霍光執(zhí)政后的最高權(quán)威。而當時對霍光權(quán)威最大的威脅就是漢昭帝的母親鉤弋夫人,因為太后專權(quán)在漢朝是慣例。
根據(jù)史書記載,年輕的鉤弋夫人是個有野心和權(quán)謀的女人,漢武帝無法保證活著的鉤弋夫人能服從自己以霍光為中心的身后安排。正因如此,漢武帝決定在臨終前殺死鉤弋夫人,掃除后患。
漢武帝是一位偉大的帝王,他在位期間一改對匈奴示好忍讓的方針政策,轉(zhuǎn)為主動出擊和大舉進攻。正是在漢武帝的大力支持下,衛(wèi)青、霍去病等名將涌現(xiàn),并取得了對匈奴的一系列大勝,最終創(chuàng)造了"封狼居胥"的佳話。而在文治方面,武帝大力提倡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也為日后兩千年的主流思想打下了基調(diào)。
當然,漢武帝也有著許多令人詬病的地方,舉例來說,他連年發(fā)動戰(zhàn)爭,導致國庫空虛、青壯年大量戰(zhàn)死沙場、日益增加的賦稅也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此外,漢武帝的性格中還有著暴虐和殺伐果斷的一面。正因如此,漢武帝將自己所愛的衛(wèi)子夫、鉤弋夫人先后逼死。
一種說法認為,武帝逼死鉤弋夫人是擔心"主少母壯"不利于統(tǒng)治。但也有人稱,其實他并不是為兒子,而是他感覺自己被騙了。
鉤弋夫人,實則姓趙,是河間國人氏,因武帝出巡狩獵時偶然路過而得到寵幸,被帶回了皇宮。
很快,鉤弋夫人便憑借出眾的姿色和溫馴的性格得到了漢武帝的喜愛,被封為婕妤。她居住在鉤弋宮中,她的稱號鉤弋夫人也正是由此而來。
據(jù)《漢書》的記載,鉤弋夫人在宮中"大有寵",被武帝捧在了手心里。
也正因如此,太始三年(前94),鉤弋夫人便為武帝生下一子,取名劉弗陵。三年后,著名的巫蠱之禍爆發(fā),皇后衛(wèi)子夫、太子劉據(jù)等人都在此禍中被牽連而身死。
劉據(jù)死后,漢武帝的皇子還剩下四個,但這四人中,燕王劉旦主動提出回京負責皇宮的保衛(wèi)工作,其心令人懷疑;廣陵王劉胥為人喜好享樂,追求奢侈,也不在武帝考慮之列。
至于昌邑王劉髆,他的舅舅李廣利與丞相劉屈氂曾謀劃立他為帝,事情敗露后一個逃亡匈奴,一個被腰斬,劉髆也受牽連失寵??傊驗楦鞣N各樣的原因,適合成為接班人的,就只剩下了年幼的劉弗陵。
史載:"鉤弋子年五六歲,壯大多知,上常言'類我',又感其生與眾異,甚奇愛之,心欲立焉",可見,武帝對于這個雖然年幼但十分聰穎健康的孩子十分喜愛,心中想要立他為儲君。
不過,史書也緊接著說道:"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顓恣亂國家,猶與久之。"漢武帝是一個十分果斷的君主,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在對匈奴的作戰(zhàn)中取得多次大勝了。
不過,在確定繼承人這件大事上,武帝卻十分猶豫,因為當時鉤弋夫人正是青春年華,如果自己去世,而劉弗陵又年幼,朝政恐怕會被鉤弋夫人所掌控。
早在百余年前,漢朝便發(fā)生過因為"主少母壯"而導致的混亂——漢高祖劉邦去世后,權(quán)力欲和手腕都十分強大的呂后把持了朝政,她按照自己的喜惡更換國君,導致漢朝社會陷入女性專權(quán)的陰影之下,嚴重影響了漢王朝的正常發(fā)展。漢武帝想到呂后的故事,再看看如今年幼的劉弗陵,十分擔心這樣的情況會再度上演,于是十分猶豫。
這之后又過了一兩年,漢武帝還是沒有做出傳位劉弗陵的決定,但據(jù)史書記載:"鉤弋婕妤從幸甘泉,有過見譴,以憂死,因葬云陽。"這里聲稱,漢武帝因身體抱恙而在甘泉宮修養(yǎng),鉤弋夫人在隨同侍奉時犯下過錯,在被武帝責罵后郁郁而終。而史學家褚少孫在補充《史記》的內(nèi)容時,則對此事做了更加詳細的記錄。
書中寫道:"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可見,此處鉤弋夫人是被漢武帝態(tài)度堅決地投入獄中殺死的。后來有人詢問漢武帝時,武帝解釋道:"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
盡管看上去有理有據(jù),但漢武帝耐心向身邊人解釋的這一行為本身就十分反常,再加上武帝臨終委派霍光、金日磾?shù)却蟪驾o政,其實并不用擔心鉤弋夫人覬覦權(quán)力。因此,一種說法認為,漢武帝是因為鉤弋夫人對自己的欺騙而生氣將其殺死的。首先,當年武帝與鉤弋夫人相遇,是因為懂望氣的人聲稱這里有奇女。
武帝下令搜索后,鉤弋夫人被送到了他的面前。當時,人們聲稱鉤弋夫人的雙手從小就呈握拳狀不能伸直,但武帝伸手去掰時,她的手卻神奇地打開了,而且掌心還攥著個小玉鉤。
此外,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劉弗陵,和堯帝出生所用的時間相同,也被認為是不凡之兆。顯然,這兩大異象都有可能是人為安排的,所以引起了武帝的不滿。
鉤弋夫人是漢武帝劉徹的妃子,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
劉弗陵是漢武帝最為年幼的兒子,公元前90年―公元前89年之間,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身體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時,所以就特別的寵愛劉弗陵。漢武帝有心立他為太子,但因其年幼母少,恐怕女主垂簾禍害國家,猶豫不決。
后來鉤弋夫人去世了,劉徹才確定立劉弗陵為太子。
對于鉤弋夫人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班固在《漢書》里稱漢武帝在甘泉宮修養(yǎng),隨侍的鉤弋夫人犯了過錯,武帝斥責鉤弋,后來鉤弋夫人憂死于云陽宮,就地下葬。另一種是褚少孫在《史記》里的補記:武帝為防患女主亂政,立子殺母。對于這兩種說法哪個是真的呢?鉤弋夫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據(jù)說鉤弋夫人死于巫蠱之禍的遺音。公元前91年,發(fā)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屎笮l(wèi)子夫、太子劉據(jù)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后自殺。之后武帝一直沒有立太子。他討厭另兩個兒子燕王丹和廣陵王胥,于公元前88年立鉤弋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但是,那時鉤弋夫人十分年輕,劉弗陵只有五六歲;于是漢武帝決定鉤弋夫人必須死。
關(guān)于鉤弋夫人的死亡時間,史料沒有確切的記載,大約是在公元前88年―公元前87年之間。
褚少孫在《史記》里補記道:漢武帝住在甘泉宮時,命內(nèi)廷畫工描繪一張周公抱著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圖畫,并賜給奉車都尉霍光 ,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漢武帝想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數(shù)日之后,漢武帝斥責鉤弋夫人,鉤弋夫人摘下發(fā)簪、耳環(huán),叩頭請罪。漢武帝命人將鉤弋夫人拉走,送到宮廷的監(jiān)獄中,鉤弋夫人回頭看著漢武帝,漢武帝說:“快走,你活不成了!”不久鉤弋夫人死于云陽宮。當時暴風刮起滿天灰塵,老百姓都感嘆哀傷。宮中使者連夜抬著棺材出去埋葬她,并在墳墓上作有標記。
鉤弋夫人死后,漢武帝在清閑無事時詢問身邊的人,人們對鉤弋夫人之死有什么看法。左右回答說:“人們說將要立她的兒子,為什么除去他的母親?”漢武帝說:“對。這不是一般兒輩愚人所能懂得的。從古到今國家起內(nèi)亂的原因,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人獨斷驕橫,淫蕩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沒聽說過呂后的故事嗎?”
好可憐的鉤弋夫人啊,就因為兒子要當太子,自己就必須被處死。
因為漢武帝害怕呂后的事情重演,漢昭帝劉弗陵為太子時,年齡太小,漢武帝為了防止太子即位時,上演主少母壯的歷史,所以將劉弗陵的親生母親鉤弋夫人賜死了。
趙婕妤因為?奇女子氣?深得漢武帝的寵愛,漢武帝把她安排居住在鉤弋宮中,因此趙婕妤被稱為?鉤弋夫人?。公元前94年,鉤弋夫人生下劉弗陵,也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因為之前發(fā)生的重大巫盅之案,太子劉據(jù)起兵捕殺江充,讓漢武帝誤以為是太子造反,下令捉拿劉據(jù),兵敗之后劉據(jù)自殺。劉據(jù)死后的好多年內(nèi),漢武帝也一直沒有再立太子。漢武帝還有其他的兒子們,全部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獲得太子之位。而當時年僅6歲的劉弗陵聰明伶俐,自幼身強體壯,漢武帝甚為喜歡,也覺得這個小兒子最像自己。因此在漢武帝在病重臨終前,將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立為太子,同時漢武帝又任命身邊親近的大臣們,讓他們共同輔佐少主。
漢武帝擔心呂后篡權(quán)的歷史重演,畢竟劉弗陵年齡太小了,害怕鉤弋夫人干預國家政事。漢武帝早年登基時,就受竇太后的管制,也許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像當初的自己一樣,任何事情都不能完全做主。一個帝王,就應該完全掌握一個帝王該有的政權(quán)。為了漢朝的江山,為了讓劉弗陵能坐穩(wěn)皇位,即使?jié)h武帝特別寵愛鉤弋夫人,也將鉤弋夫人處死了。
都說母憑子貴,鉤弋夫人也許想不到,皇太后之位觸手可及時,自己竟然因為兒子登上了帝位,而丟掉了性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1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