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歷史上的張遼與太史慈的結局是什么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張遼與太史慈皆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不過太史慈卻因早亡令后人多有惋惜,話說太史慈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清楚,太史慈之死與曹魏名將張遼有著莫大的關系,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歷史上的張遼與太史慈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呢?
張遼計殺太史慈
張遼計殺太史慈一事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話說孫權自赤壁一戰(zhàn)大勝后,便一直對合肥虎視眈眈,繼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后,孫權終于坐不住了,于是開始率軍攻取合肥。時合肥守將乃張遼也,副將有李典,樂進,此三人皆曹魏名將也。初次對陣時,太史慈便與張遼展開了大戰(zhàn),然七八十回合過去了依然不分勝負,然正在兩人酣斗時,魏將李典,樂進突然引軍直接殺向孫權,使得孫權首戰(zhàn)失利。孫權戰(zhàn)敗回營后十分沮喪,這時太史慈前來安慰,并為孫權獻上一計。時太史慈有一親信的故友在張遼賬下當差,太史慈使親信買通故友刺殺張遼,然后與自己的親信里應外合,殺入合肥城中。然不想張遼謹慎多謀,張遼擒殺內奸后將計就計,將太史慈引入城中時,張遼一聲令下,頓時箭如雨下,吳軍傷亡慘重,太史慈也身中數箭,雖得以逃出,但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歷史上的太史慈與張遼
當然,張遼計殺太史慈畢竟是小說之言,其實歷史上的太史慈并非被張遼計殺。那么歷史上真實的太史慈和張遼究竟是怎樣的呢?他們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太史慈乃東吳名將也,素以忠勇著稱,本為劉繇部下,劉繇被孫策所破敗走豫章后,太史慈逃入山中收攏殘部繼續(xù)抵抗孫策,后被孫策所俘,因孫策誠心勸降,加之感念孫策不忘昔日神亭嶺一戰(zhàn),故此后誠心追隨孫策,助其平定江東立下不世之功。
只可惜太史慈英年早逝,公元206年,太史慈病逝,年僅四十歲。太史慈死于赤壁之戰(zhàn)前,所以根本不可能隨孫權攻打合肥。太史慈臨死前曾留有一名言:
“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真英雄也,然其早逝,何其悲壯也!
張遼,字文遠,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原為呂布部將,呂布被曹操所破后歸降曹操,此后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屢立功勛。自曹操南征孫權無果后,便委以張遼大任,命其駐守合肥以防東吳,曾于逍遙津一戰(zhàn)大敗東吳孫權,名震天下。據《魏略》記載:
“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p>
這便是后來所說的“張遼止啼”。
公元222年,孫權背盟,反叛曹丕,曹丕遣張遼,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時張遼已染病在身,卻依然堅守在一線,于同年擊破吳將呂范,然而張遼自身的傷病也愈加嚴重,不久病逝于江都。
三國中,猛將遍天下,但有趣的是,武力強的猛將基本都在曹操和劉備陣營,孫權陣營則基本沒有叫的上號的,也只有太史慈一人勉強能算武力高強。不知道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是不是東吳愛蘿莉的傳統導致的哈哈!好了,調侃的我們不說了,我們來聊聊張遼如何一戰(zhàn)斬殺東吳名將太史慈。
張遼,我們知道,曹操“五子良將”之首,一生為曹操立下赫赫戰(zhàn)功。曾有張遼以300軍破孫權十萬大軍一說,可見其勇猛。赤壁之戰(zhàn)后,張遼主要鎮(zhèn)守合肥,期間,多次打敗孫權,讓孫權賺了個“孫十萬”的名頭,可見張遼給孫權造成多么刻骨銘心的傷痛!
三國故事中,最精彩最熱血的就是猛將之間的碰撞,這一次是太史慈對戰(zhàn)張遼。一次,孫權鏖戰(zhàn)張遼,雖兵力占優(yōu),可惜還是被張遼擊退,身處險境,虧得太史慈勇猛舍身相救,才得以脫險。
急于立功的孫權,當下悲憤交加。此時太史慈心生一計,說自己手下有一人名喚戈定,與張遼的馬夫是兄弟,而馬夫因被張遼責罰心懷怨恨,愿為內應刺殺張遼。太史慈已讓戈定混入城中,我方愿為外應進攻合肥。孫權苦戰(zhàn)未果,一聽此計,覺得可行,便讓太史慈依計行事。
不得不說,張遼真不愧是五子良將之首,這個計策被其識破了。但張遼不動聲色,將計就計。張遼先秘密斬殺戈定和其馬夫,再埋伏好于城中,半夜佯裝舉火。太史慈一看,頓時大喜,奸計得逞了,馬上就率大軍殺入城中。結果顯而易見,被埋伏的張遼殺了個措手不及,軍隊死傷殆盡,自己也被亂箭射傷,手下拼了命才把他就回營中。
三國猛將,最重氣節(jié),每逢慘敗,必氣急攻心?;氐綘I中的太史慈,悲憤難當,導致傷勢加重,知道自己活不長了,太史慈大呼“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而后,享年41歲!
這是《三國演義》中的說法,而在正史上,太史慈其實并未與張遼交手,因為在合肥之戰(zhàn)發(fā)生之前,太史慈就已經病逝了!
當然,那句“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確實是他說的,代表了一代名將建功立業(yè)的追求,對征戰(zhàn)沙場的向往!
至于張遼的結局,在曹丕稱帝后,張遼已經老了,且身染重病,仍然駐防合肥。公元222年,張遼擊敗吳江呂范后病情加重,不久病亡。而《三國演義》中,張遼則是被丁奉一箭射傷,回到許昌后因箭瘡迸裂而亡!不得不說,《三國演義》中眾多名將都是死于名不見經傳之人手中,不知道,羅老這樣的安排是何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1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