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硭黝~圖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索額圖是清朝大臣,在康熙繼位初期時,輔佐康熙緝拿鰲拜,并且將鰲拜黨羽一舉拿下,此后深的康熙信任。索額圖之后又平三藩、收復(fù)臺灣、征噶爾丹,立下諸多戰(zhàn)功,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但索額圖最后卻是被康熙處死,康熙全面否定了索額圖除尼布楚談判以外的所有成就,更稱他是“本朝第一罪人”。索額圖到底如何惹惱了康熙,他們二人之間的關(guān)系為什么會走向破裂呢?
索額圖是清朝康熙年間的權(quán)臣,是四大輔佐大臣之首的索尼的第三子。雖然并非是嫡子,但不管怎么說這個身份還是給予他比之常人要高的人生起點。當(dāng)然起點雖然高,并不意味著將來一定會飛黃騰達(dá),重要的是索額圖以這個好的起點為基礎(chǔ),自己通過努力最后達(dá)到了人臣的巔峰。
而索額圖之所以可以一步步成為權(quán)臣,在于他的功勞很大,可以說是最早跟隨康熙的人。史書記載索額圖在康熙七年就成為了吏部侍郎,但在康熙八年五月,索額圖主動請求解任,只求效力于康熙帝左右,因此再度成為之前擔(dān)任過的一等侍衛(wèi)。
索額圖為什么這樣做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不久后康熙帝將鰲拜召于宮中,下令身邊侍衛(wèi)智擒了鰲拜,由此開始了自己的親政。而這些侍衛(wèi)之中,自然有著索額圖了。
可以說索額圖就是最早追隨康熙帝的人,正因為如此才奠定了索額圖以后的飛黃騰達(dá),不斷的加官進(jìn)爵,最后是權(quán)傾一時。
但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已經(jīng)告老還鄉(xiāng)的索額圖卻被康熙帝突然下令逮捕,交由宗人府拘禁。罪名是:“結(jié)黨妄行,議論國事?;侍釉诘轮?,爾乘馬至中門始下,即此爾已應(yīng)死。爾所行事,任舉一端,無不當(dāng)誅”。同年九月索額圖活活餓死于幽禁之所。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回憶起索額圖的時候,對其可謂是恨之入骨,將他定為“本朝第一罪人”。
那么索額圖到底做了什么呢,為什么身為當(dāng)年最早追隨康熙帝的人,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結(jié)果被處死不說,反而被康熙這般定義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索額圖被處死不說還被定為本朝第一罪人,其實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結(jié)黨亂政。二是康熙帝認(rèn)為索額圖將太子帶壞了,以至于他們父子反目成仇,因此自然是本朝第一罪人了。
索額圖結(jié)黨的罪行就不用多說了,康熙年間索額圖的索黨和明珠的明黨,兩者之間的斗爭可謂是如火如荼。
而他們的黨爭又涉及到奪嫡之爭,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外叔公,自然支持太子奪嫡。而明珠是大阿哥允禔的舅舅,自然支持大阿哥奪嫡。
等到明珠倒臺以后,索額圖可謂是如日中天。因為他屬于是太子的嫡系,所以自然有很多人攀附于他,使太子一系的勢力是越來越大,而索額圖助太子上位的心思可謂是眾所周知。
再看看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對于索額圖定義的全話:“昔索額圖懷私,倡議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由此可見索額圖這樣做實際上等于是隱隱制造了第二個權(quán)力中心。為了支持太子這般賣力,這對于康熙帝來說無異于是背叛,所以康熙帝自然是對其恨之入骨。
當(dāng)然康熙帝雖然恨索額圖,但并沒有直接說出原因,只是換了一種說法,說道索額圖將太子教唆到康熙帝的對立面,使他們父子兩個反目成仇,所以是本朝第一罪人。
這樣一來,康熙帝不必說那么直白,還換了一種說法,將自己教育太子不好的原因推于索額圖身上,真可謂是高明。
當(dāng)然究其原因,索額圖身為最早追隨康熙帝的人,康熙帝對他很信任。所以是委以重任,使他很快達(dá)到了人臣的巔峰。但沒想到的是他竟然站隊于太子胤礽這方,而且還是很賣力的支持,這對于康熙帝來說無異于是背叛。更何況康熙帝對于權(quán)力很是癡迷,不喜歡放權(quán)于下,自然不能容忍索額圖這般助太子制造第二個權(quán)力中心,因此索額圖最后是先被處死,又被不解恨的康熙帝定義為本朝第一罪人。
只能說索額圖精明一生,卻終究沒有看破封建社會的皇權(quán)在于集中。皇權(quán)就是天上的太陽,是天無二日的,他不跟著皇權(quán)走,結(jié)黨也就算了,竟然還意圖制造第二個太陽,卷入皇權(quán)之爭,落得如此凄涼下場,只能說是咎由自取了。
大家好,我是我,說起索額圖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赫舍里·索額圖,號愚庵,滿洲正黃旗人,乃大學(xué)士索尼第三子,康熙孝誠仁皇后的叔父,是康熙朝十分著名的權(quán)臣。
關(guān)于索額圖之死,史書說他被康熙定為“清朝第一大罪人”,最后被圈禁宗人府,因饑餓而死,但民間卻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索額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計擒鰲拜,輔佐幼帝,這是索額圖立下的第一個大功,他憑借此次機(jī)會成為了康熙尤為倚重的心腹大臣。之后的十年時間里,索額圖成為朝廷里最有權(quán)勢的大臣,步入了人生最為輝煌的時期。
吳三桂、耿精忠等人發(fā)動三藩叛亂時,天下騷動,舉朝震驚。索額圖認(rèn)為這是因為之前有大臣建議撤藩,引起了激變,請求將建議撤藩的人處死,卻遭到康熙斥責(zé)。
不過,索額圖并未放在心上,在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索額圖全力支持康熙,積極地出謀劃策,最終成功鎮(zhèn)壓了這次叛亂。
三藩之亂被平定之后,康熙集中力量準(zhǔn)備反擊沙俄地侵略,從康熙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清軍發(fā)起兩次雅克薩反擊戰(zhàn),挫敗了沙俄的侵略,收復(fù)了雅克薩。
沙俄被迫向清政府求和,康熙二十七年,索額圖奉命擔(dān)任大清帝國與沙皇俄國談判東北邊界問題的首席代表,并簽訂了第一個中俄條約《尼布楚條約》。
其后,索額圖跟隨康熙從征準(zhǔn)噶爾有功。
以上皆是索額圖靠自己的實力所掙得的功績,就是這些功績讓他延續(xù)了赫舍里家族的榮耀,成為了康熙朝的權(quán)臣。
但是,索額圖最后的結(jié)局并不好??滴跛氖辏黝~圖以年老為由請求退休,離開了朝廷。
可就在他退出朝廷的第二年,康熙就列出了他的條條大罪,其中最為嚴(yán)重的就是他勾結(jié)太子密謀篡位。
康熙憤怒至極,對索額圖展開大撲殺,索額圖的同黨多被殺,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孫都被革職,其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
另外,康熙對索額圖一生所參與的重要軍政大事,除與沙俄在尼布楚的談判外,全面給予否定,并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索額圖參與皇太子之爭,最終落得慘死收場的結(jié)局,令人唏噓不已。這是索額圖死因的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索額圖曾經(jīng)在市內(nèi)府中無故射殺了一名仆人,這名仆人的父親是皇帝身旁的一個侍衛(wèi),遇見康熙的時候,就告了索額圖一狀。
剛好,康熙早就因為索額圖縱容太子,有篡位之心,想除掉索額圖,當(dāng)即命宗人府派兵速到海淀西山腳下太舟塢村捉拿索額圖。
當(dāng)時正值寒冬臘月,索額圖還在家中與妻妾們吃涮羊肉,那火鍋都是用黃金打造的。官兵沖進(jìn)來時,索額圖反抗,踢飛了滾滾開水的火鍋,火鍋滾入了荷花池里。
最后,索額圖被抓,荷花池被百姓們翻了個遍,都想找到那口金火鍋,他們離開時把索額圖的別墅夷為平地,從此這里就長成了一片荒草,兩百多年過去了,某一天這里卻突然盛開了許多荷花,原來是沉睡地下多年的古蓮子重生,稱得上是百年不遇的奇觀了。
索額圖本來是清朝康熙年間一個仕途光明的人,父親是四朝元老索尼,侄女是康熙帝的皇后,他為什么會被康熙帝罵為“本朝第一罪人”呢?其實索額圖一步一步的走向清朝權(quán)力核心位置,是沒有任何阻礙的,但是人有時候太順利了反而不好,以為什么東西都可以得來的很容易,所以他貪污腐敗康熙帝就放過他了,可是他竟然想和太子謀害康熙帝,這一點怎么能忍?于是康熙帝就把他罷官,也把他的兒子處于極刑,以免后患。本來他的家族勢力可以讓他一直平步青云,但是野心使他膨脹。
索額圖在康熙朝被康熙定為“我朝第一罪人”,但實際上這個“我朝第一罪人”在康熙朝的功績卻一點也不小。索額圖平生最大的功績有四個,一是幫助康熙生擒鰲拜;二是為平定三番出力;三是簽訂《尼布楚條約》;四是從政準(zhǔn)格爾。
順治十八年,順治帝福臨去世,選定三皇子玄燁為皇位繼承人。玄燁繼位之后,改元康熙。康熙當(dāng)時年僅八歲,離他能真正親政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順治帝為了維護(hù)國家的穩(wěn)定,遂選出四位輔政大臣,即: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主君年幼,難免大權(quán)旁落,在各種原因下,鰲拜獨攬大權(quán),成為在朝堂上說一不二的大權(quán)臣。鰲拜驕橫跋扈,手中又大權(quán)在握,便難免開始輕視皇權(quán),許多時候都不將康熙放在眼里。為了除去鰲拜,康熙和孝莊進(jìn)行了一番策劃。
在康熙和孝莊的計謀中,索尼一家是最關(guān)鍵的一點。索尼是四位輔政大臣之首,在鰲拜專權(quán)的情況下,只有他能與鰲拜爭奪一二。因此孝莊太后親自指定索尼的孫女,索額圖的侄女為康熙皇后,即后來的孝誠仁皇后。此后索尼一家,因為孝誠仁皇后的原因與皇家綁在一起,自然全力牽制鰲拜??滴趿炅?,首輔索尼病故,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但親政僅十天后,鰲拜即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shù)天后與遏必隆一起進(jìn)位一等公,實際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熙八年五月,康熙帝“以弈棋故,召索相國額圖入謀畫”,采取突襲的方式,逮捕鰲拜,懲其黨羽,康熙帝始得真正主持朝政。
康熙十二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xù)鎮(zhèn)守廣東為引線,引發(fā)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后康熙帝認(rèn)為“藩鎮(zhèn)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在此次撤蕃之中,索額圖認(rèn)為撤蕃會動搖國家安定,因此主張斬殺建議撤藩的臣子,此事遭到康熙帝斥責(z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5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