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李憲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唐朝的皇位爭奪戰(zhàn)比較激烈,高祖李淵,玄武門之變后退居二線,當了太上皇,閑得無所事事,生了一堆兒女;他立的太子李建成沒能實現(xiàn)稱帝夙愿,而李世民稱帝后,一心培養(yǎng)的太子李承乾起兵學父親逼宮,讓李世民十分失望,于是廢了他,另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李治即位為唐高宗,又引出了一個女皇武則天。武則天共生了4個兒子,代王李弘、潞王李賢、中宗李顯、睿宗李旦。他們在母親的威懾下小心翼翼生活,其中尤以李顯、李旦兩人最悲催,他倆明明已經(jīng)稱了帝,卻都陸續(xù)被武則天廢了,直到武則天退位,兩人才重新披龍袍。
李旦最出名的兒子,就是后世熟知的唐玄宗李隆基。但李隆基并非李旦的嫡長子,李旦的嫡長子叫李成器,后來改名李憲,他就是開篇說的那個讓位給弟弟的人。這種行為好像有點不合常理,李憲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最重要的原因:李憲和李隆基的感情確實非常好。
李隆基比較重兄弟感情,更何況他們兄弟同病相憐。公元693年,武則天寵信的侍婢韋團兒看上了李旦,李旦拒絕了她的引誘,誰知韋團兒因愛生恨,設(shè)法誣陷李憲的母親劉氏與李隆基的母親竇氏,稱她們用巫蠱之術(shù)加害武則天,結(jié)果二妃全被處死,李憲、李隆基沒了母親。
從小見證皇家風云,李憲和李隆基養(yǎng)成了截然不同的性格:李憲溫順恭謹,愛好音律,凡事不愿意出頭;李隆基卻不同,他看著朝中武氏當政、亂成一團,決心維護李唐正統(tǒng)。所以李旦能再次當上皇帝,還多虧李隆基積極謀劃擁護,李旦登基后最寵信的就是太平公主和他。
登基為帝,就得立太子。李旦陷入了兩難,李憲是嫡長子,三郎是大功臣,該立誰呢?李憲跟父皇說,凡事不要太守規(guī)矩,大唐有難時,多虧三弟挺身而出,他是有功者,理應(yīng)成為皇太子。李旦見后十分感動,便同意了李憲的請求。結(jié)果李隆基又上表推讓,李旦沒批準。
從心底來說,李旦也覺得李隆基更適合,李隆基雖然想做皇帝,但也不好意思直接提,見大哥這么真誠,他心里暖洋洋的,當上太子后和大哥感情更好了,李旦見到他們兄友弟恭的樣子,總是贊賞不已。公元712年,李隆基即位,處理了太平公主,又升哥哥做司空、太尉。
唐玄宗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開元盛世”,終其一朝都對大哥十分尊重。如果自己在宮里吃到了什么美食,馬上命人給大哥也送一份;大哥過生日,李隆基一定親自去慶賀。李憲活了63歲去世,唐玄宗聽說后不禁痛哭,下詔追謚哥哥為“讓皇帝”,他們之間的情誼傳為千古美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5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