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呂后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呂后稱制時,囂張跋扈,動不動就搞劉氏子孫。
但這條記載卻顯示,呂太后做事時,其實是有商有量的,改封一諸侯王的事,呂后也是跟諸侯王商量著來的,如果諸侯王不同意,呂后并不會硬來。
為什么呂后在對待代王劉恒時表現出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樣子呢?
我以為,其實這段記載中的呂后才是呂后本來的樣子,呂后改封原梁王劉恢為趙王,也是跟劉恢商量著來的,劉恢貪圖趙地的繁華,所以興高采烈地去趙地了。
另劉恢想不到的是,想去富庶的趙地稱王,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娶呂家女,跟呂后站在同一條船上,保護呂后的孫子。
劉恢也不是不能接受保護呂后的孫子,但他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有自己心愛的女人,所以沒法愛上呂后給他選的王后,而呂后給他選的王后又沒什么耐心,直接毒死了他愛的女人,他受不了這么大的打擊,于是就自殺了。
而劉恒就跟劉恢不一樣了。
劉恒是在母親薄太后教導下長大的,薄太后的母家是故魏王室,深知宮廷和朝堂上的狡詐,因此,劉恒和劉恒的母親在高帝、惠帝、高后時期都很小心謹慎。
得知自己可以去趙地做王的劉恒,內心深處不可能沒有任何波動。
但劉恒和薄太后敏銳地意識到,這件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首先,如果去趙地為王,就得像劉恢一樣接受呂家女為王后,就得跟呂家站在一起。但是,呂后已年邁,很可能將不久于人世,歷朝歷代,前任君王過世,朝堂多少都會有些變故,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也,誰也不能保證,呂后身后,漢家天下的格局將會怎么演變,萬一變化很大,就相當于船將破時上船。
其次,呂后是真想把富庶的趙地給到劉恒,還是僅僅試探一下劉恒有沒有野心和欲望呢?如果呂后當真想把趙地給劉恒,那自然是好,但如果呂后想把趙地給呂家人,他劉恒不識趣地去了趙地,會不會給趙隱王劉如意一樣,直接被搞?到那時,劉恒離開自己經營了十幾年的趙地,失去根基,很容易就被搞掉的。
基于這兩點,劉恒認為,還是觀望一下比較好。
觀望觀望,最差也還是做代王,如果去了趙地,隨時都有身死國滅的危險,劃不來。
其實,劉恒這種思維,在韓信身上也體現過。
當初,韓信剛剛成為齊王,他的謀臣蒯通就勸他背漢自立,并且跟他說,他背漢自立之后,可以跟劉邦、項羽三分天下。
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夫以足下之賢圣,有甲兵之眾,據強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鄉(xiāng)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割大弱強,以立諸侯,諸侯已立,天下服聽而歸德于齊。案齊之故,有膠、泗之地,懷諸侯以德,深拱揖讓,則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齊矣。
說起來,韓信肯定是心動過,但韓信思量再三,認為自己已經是齊王了,再往上一步也不過是三分天下而已,收益并沒有特別顯著的提升,但所要承擔的風險卻是極大的,所以韓信拒絕了蒯通的建議。
從劉恒和韓信的經歷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思維沒有錯,都是很正常的博弈思維,但同樣的思維竟然遇到不一樣的結果,就很讓人唏噓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6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