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大臣的下場為什么都很慘,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古代皇帝去世的時候,如果繼任的新皇帝比較年幼,一般老皇帝都會給年幼的新皇帝選擇托孤大臣。而且,還會給年幼的新皇帝選好幾個托孤大臣。
老皇帝之所以要這么做,從正面的角度來考慮,是因為新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需要大臣們幫助處理。不過,老皇帝對這些大臣們又不太放心。擔心他們會奪取了年幼新皇帝的江山,因此常常會給他們選擇好幾個托孤大臣。畢竟人多了,就可以分權。大臣們之間互相制衡,誰也不會做大。不會做大,就無法獨當一面,無法挾持新皇帝,無法奪權。
不過很奇怪的是,老皇帝給新皇帝選的這些托孤大臣。要么他們就真的奪了新皇帝的皇位,要么他們就會受長大以后的新皇帝的沉重打擊,甚至殺掉托孤大臣。托孤大臣和新皇帝平安相處,新皇帝對大臣充滿愛戴之情,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司馬懿劇照)
選為托孤大臣,而最終奪了新皇帝皇位的情況,在南北朝非常普遍。除此以外,還有司馬懿家族等等。
不過說起來,最普遍的,還是新皇帝上臺以后,嚴厲打擊托孤大臣。比如順治皇帝給康熙皇帝選的托孤大臣鰲拜,就遭到了已經(jīng)長大的康熙皇帝的有力打擊。雍正皇帝給乾隆皇帝選的托孤大臣張廷玉、鄂爾泰等人,也受到了上臺后的乾隆皇帝的不小打擊。張居正作為萬歷皇帝的托孤大臣,張居正一死,萬歷皇帝就朝他的家人動手?;艄庾鳛闈h宣帝的托孤大臣,霍光死后,漢宣帝也開始重拳打擊霍光的家人與后代。
那么,為什么新皇帝總是容不下老皇帝給他選的那些托孤大臣呢?
其實,有一個觀念我們需要明白,并不是新皇帝總是逆反他的老子。假如老皇帝泉下有知,當他們得知新皇帝對他選的那些托孤大臣進行重拳打擊的時候,老皇帝不是不高興,而是特別高興。這是怎么回事呢?
(霍光劇照)
我認為,最為關鍵的,還是一個權力的問題。
如果皇帝的年紀比較大,大臣們什么都不敢私自做主。遇到事情,都會向皇帝請示報告。皇帝肯定會很滿意這種請示報告。因此,君臣之間鬧矛盾的可能性就比較少。但如果皇帝的年紀比較小,情況就不同了。
一般來說,當皇帝年幼的時候,托孤大臣會遇到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由于老皇帝給新皇帝選的是好幾個輔政大臣,因此,這幾個輔政大臣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必然因為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產(chǎn)生意見分歧。這樣一來,比較強勢的大臣,就會打擊那些力量相對較弱的托孤大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其中某個托孤大臣一枝獨大的情況。這種一枝獨大,當新皇帝長大以后,他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第二種情況,當一枝獨大的大臣在處理朝政的時候,由于長期以來都是由這個大臣拍板的,因此,這樣的大臣,必然在朝臣之中產(chǎn)生威信。當他的威信很大的時候,必然就會形成一個以他為核心的權力集團。這樣的權力集團,就使得這個大臣顯得非常危險,將會對皇權構成極大的沖擊。小皇帝長大以后,也是不會容忍的。
(張廷玉劇照)
第三種情況,大臣在小皇帝很小的時候掌權。盡管也許他做事比較謹慎恭敬,也不拉幫結(jié)派。但是由于長期掌權,自己處理朝政,而且形成了自己做主的習慣。這樣的托孤大臣,看見小皇帝那么一個小屁孩兒,還要凡事向小屁孩請示匯報,因此,心里就有些抵觸。讓把權力交出來,交給小皇帝,托孤大臣也有些舍不得。
再說了,小皇帝就算長大了,其實各方面都才很稚嫩。小皇帝干的那些事情,很可能就非?;奶?。一旦托孤大臣想糾正,小皇帝又會覺得,這是大臣不愿意放權的表現(xiàn)。很多時候,就已經(jīng)變成了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托孤大臣愿不愿意交出權力的問題。因此,小皇帝無論如何,要把大臣給搞下去。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總之,新皇帝長大后,都見不得托孤大臣,因此會被托孤大臣進行打擊。托孤大臣的命運,注定是一種“狡兔死,走狗烹”的樣子。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6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