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左良玉為什么打自己人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都說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帝是不至于亡國的亡國之君,因為他勤于政事,不近美色,不貪圖享樂,二十多歲就因為過于操勞而白了頭發(fā),是一位非常勤懇的好皇帝。只是因為聽信了群臣的話,在軍事方面做了誤判,才落得亡國的下場。最后李自成闖入京城,崇禎帝親自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最后在樹上自縊而死,死前還說,讓敵軍隨意處置我的尸體好了,只要不傷害我的子民。真是個凄凄慘慘戚戚的結(jié)局啊。然而,在明朝完全覆滅之前,左良玉手上其實還有最后的80萬兵力,但最終他卻選擇了歸順清軍,去攻打曾經(jīng)的自己人,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其實,當時明朝末年,民間已經(jīng)開始流行起抽大煙,軍中也不例外。而且從崇禎元年開始,天下就已經(jīng)有亡國的征兆,連年干旱,糧食不足,所以當時的軍隊,已經(jīng)沒有了什么戰(zhàn)斗力,也沒有了與大明共存亡的決心,很多人進軍隊就是想混口飯吃吃的,所以左良玉的80萬大軍,看似很多,戰(zhàn)斗力卻并不強。
再者,此時的左良玉已經(jīng)連年征戰(zhàn)十幾年,不僅年老病重,而且眼見農(nóng)民軍和清軍各有愈演愈烈之勢,就喪失了平定中原的信心和決心。在朱仙鎮(zhèn)一戰(zhàn)中,左良玉向后方要軍餉和補給都沒得到,最后被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這一戰(zhàn),讓他徹底怕了李自成。
并且,左良玉成為左右國家存亡的關(guān)鍵完全是偶然,他原本只是總軍一級,手下管理的很多都是俘虜,被當成主力實在是崇禎的無奈之舉。左良玉身為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武將,本身就有不服管教的特點。此時要他突然承擔起天下興亡,難免力不從心而選擇逃避。
最后,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左良玉在率軍駐守陜州的期間,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即由于明朝國庫虧空長期不發(fā)糧餉,導(dǎo)致許昌發(fā)生叛變暴動,左良玉的全家都被滅門了,僅僅留下一個也在參與戰(zhàn)事的兒子幸免于難。此時的左良玉,中老年的年紀從一族之主突然變成身后空空的孤家寡人,難免把家族的滅亡怪罪于明王朝的不作為。而他的軍事傾向,也在這之后很明顯地發(fā)生變化,除了唯一的兒子,他似乎再也不在乎任何事,甚至連兒子也管不了了。最后攻打明軍的行為,很可能是出于報復(fù)。
其實,很多后人都把明朝的滅亡怪到左良玉頭上,這是不明智的。天下興亡之際,作為一介匹夫,一軍統(tǒng)領(lǐng),卻連自己的家族都保護不了,何以談國家?關(guān)于明朝的滅亡原因,我們應(yīng)該追根溯源去看到更深刻的源頭,而不是一味看表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6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