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漢文帝劉恒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漢文帝劉恒在位期間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是漢朝評價頗高的一位皇帝。不過劉恒的即位之路實際上存在一定的運氣成分,當時呂后當政,他有幾位兄弟先后遭到呂后迫害。好在劉恒為人低調(diào),算是逃過一劫,等諸呂之亂被平定后,一眾大臣決定擁立劉恒為帝,這才有了此后的漢文帝。不過為什么劉恒就有這份運氣呢?實際上當時擁有繼承資格的人也不多了,相比之下劉恒就是最好的選擇。
惠帝劉盈的兒子們被排除
從西周開始,宗法制就已經(jīng)成為了王族貴族按血緣關(guān)系分配國家權(quán)力,以便建立世襲統(tǒng)治的一種制度。這其中嫡長繼承制作為繼承順序的法則,已被奉為圭臬,而逐漸拋棄了“兄終弟及”。那么,在劉盈死后,由他的兒子繼承皇位順理成章。
劉盈的六個兒子中,先后有兩個在呂后稱制時被立為皇帝,前少帝劉恭后來被廢,處死;后少帝劉弘在位一直到呂后去世后,被朝臣罷黜、處死。群臣宣稱,“劉盈的這幾個兒子并非親生,乃是呂氏的血脈,(呂后)立呂氏子孫為太子及諸侯王,將來的天下實際上姓呂?!庇谑沁@些大臣將劉盈剩下的兒子也全部殺害,立了劉邦的四兒子,代王劉恒,是為漢文帝。
那么劉盈的幾個兒子真的都不是親生的嗎?我覺得這只是大臣們的一種托詞,為了避免少主繼位,后族干政,重蹈呂氏之亂的覆轍,同時呂后的嫡系孫子繼位,成年后難免會反攻倒算,于是想出這么一個看似光明正大的理由。那么為何一定要立劉恒呢,還有其他人有繼承資格嗎?回到宗法制中找尋答案的話,由于漢惠帝劉盈無子,那么按照制度,要在劉邦的其余兒子中尋找繼任者。
繼續(xù)排除劉邦的其他兒子
然后我們來看一下,劉邦一共生了八個兒子,按照年齡排序如下:齊王劉肥、惠帝劉盈、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恒、梁王劉恢(劉友死后改封趙王)、淮陽王劉友(后改封趙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高帝八男:長庶齊悼惠王肥;次孝惠,呂后子;次戚夫人子趙隱王如意;次代王恒,已立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呂太后時徙為趙共王;次淮陽王友,呂太后時徙為趙幽王;次淮南厲王長;次燕王建?!妒酚浘戆恕じ咦姹炯o第八》)
這里面只有劉盈一個人是嫡子,其他的人身份相同,按照“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繼承制,那么嫡子死了,剩下的人都是庶子,就應(yīng)該按年齡排,誰年齡長誰繼承。但實際上根本不用這么費事了,呂后為了避免劉盈這些哥哥弟弟們對他兒子的皇位構(gòu)成威脅,基本上已經(jīng)將這哥幾個殺的差不多了。
我們將哥幾個逐一過一遍:
老大劉肥曾經(jīng)被呂后賜過毒酒,好在劉盈也差點喝毒酒,被呂后打翻了杯子,劉肥躲過一劫后,趕緊把部分封地獻給了呂后的親女兒魯元公主,自己裝孫子,在惠帝六年的時候,不知道是被嚇死的還是真的自然死亡。
老三就是大家熟悉的劉如意,他們母子是最招呂后記恨的,先是趁著劉盈沒在的時候,毒殺了劉如意,后來又把他母親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兄弟幾個里劉如意是第一個死的,死于惠帝元年。
老四就是劉恒了,他放在最后再說。
老五劉恢本來在彭越死后被劉邦封為梁王,在呂后時期,因趙王劉友餓死,便被改封為趙王,被迫娶呂產(chǎn)的女兒為王后。呂后七年,呂產(chǎn)之女毒殺劉恢的寵妃,劉恢因此悶悶不樂,于同年六月,殉情自殺。呂后認為劉恢因為婦人自殺,廢黜其嗣。
老六劉友初封淮陽王,在呂后毒殺趙王劉如意后,改封為趙王。呂后七年,劉友的王后(呂氏之女,可能是呂后的侄女)因劉友寵愛其他姬妾,心生妒忌,便向呂后誣告劉友想反叛。呂后大怒,于是召劉友進京,將他軟禁起來,并斷絕糧食,劉友餓死在軟禁之所,以平民禮節(jié)下葬,謚號幽王。
老七劉長在劉邦叫滅黥布后,獲封淮南王,是除了劉恒以外,另一個在呂后統(tǒng)治時期活下來的劉邦之子。劉長自幼喪母,一直由呂后撫養(yǎng)長大,因此劉盈和呂后當政時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禍患。漢文帝六年謀反,廢徙蜀死,謚淮南厲王。
老八劉建在燕王盧綰逃到匈奴之后,被劉邦封為燕王。呂后七年九月,受封燕王十五年的劉建去世,謚號“靈”。劉建與姬妾生有一子,呂后派人將他殺害,因此劉建沒有后代,封國隨即廢除。
唯一可選的第一梯隊繼承人通過以上我們可以得知,劉邦的兒子里,有三個是直接或間接死于呂后之手,老大劉肥和老八劉建不知道是不是呂后下的手,總之都死在呂后前面了。只剩下老四劉恒和老七劉長是還活著的劉邦的兒子。因為老七劉長是呂后養(yǎng)大的,雖然借此躲過了滅頂之災(zāi),但是大臣們不可能立一個呂后的養(yǎng)子為皇帝,怕被清算。這樣,經(jīng)過排除法把所有兄弟排除后,只剩下劉恒,作為皇位繼承順序第一梯隊里的唯一人選了。(如果不立劉邦的兒子,那就只能立他的孫子或者侄子,繼承規(guī)則上看,都沒有劉恒近。)
而劉恒本身的繼承條件也很好,當然是指對大臣們而言:他的母親薄姬并不受劉邦寵愛,母族也沒有勢力,不會出成為二個呂氏家族。而劉恒以外地藩王承繼大統(tǒng),在京城并沒有什么依靠,就只能選擇依靠立他為帝的文武群臣。這樣一個雙贏的局面,對于劉恒和大臣都很滿意,于是劉恒就此成為了大漢帝國的第三個皇帝。
呂后對九大同姓國實施削弱,滅趙,燕,梁,淮陽四國,削掉齊國瑯琊,濟南兩郡,楚國薛郡。據(jù)統(tǒng)計齊國還有五十五城,楚國還有三十七城。(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兩國都不同程度削弱)。剩下便是代王恒,淮南王長。吳王濞為劉仲子。劉邦確定了父死子繼。具有權(quán)利便是齊,代,淮南三個分支。因劉長與呂氏交好而且年幼故排除。故齊王肥有六子,除掉齊王本身。濟北王劉興居和城陽王劉章也在滅呂中立下大功。立齊系必須分封更多的諸候國。漢中央的財政必定枯竭。設(shè)想立齊王后。劉興居領(lǐng)齊國七十二城,劉章領(lǐng)趙國七十九城,其余五公子領(lǐng)梁國四十八城,淮陽四十七城,燕國三十五城,臨江國四十四城(吞并吳氏長沙國),宛國(南陽)三十六城。漢中央更弱。中央貴族破產(chǎn)。而立代王恒。代王皇子皆未成年。中央順其自然收回代國五十余城。而且呂后滅掉的各國沒有合適繼任者。也只有并入漢地
漢文帝之所以沒有被呂后害死,主要是因為漢文帝的母親并不受寵,所以呂后沒有對漢文帝和他的母親產(chǎn)生嫉妒之心。
而漢文帝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主要是因為漢惠帝劉盈英年早逝。
呂后去世以后,大臣們又將呂后一黨全部誅滅,所以才需要迎立一位新的皇帝。
第一,呂后為什么沒有殺掉漢文帝?
呂后在劉邦去世以后非常瘋狂的殘殺劉邦的兒子們,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呂后卻并沒有殺害漢文帝。
漢文帝跟淮南王劉長不一樣,淮南王劉長雖然不是呂后的親生兒子,可是從小在呂后身邊長大。
他跟呂后之間是有感情的,所以呂后才沒有殺掉劉長。
而呂后不殺掉漢文帝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母子親情,而是因為呂后認為漢文帝的智商有點低,不會對自己和自己的家族造成威脅。
而且漢文帝的母親并不受劉邦的重視,所以呂后并不妒忌她,所以也就放下了對他們母子的戒備之心。
第二,漢文帝為什么能夠成為皇帝?
漢文帝作為劉邦的庶子,能夠成為皇帝,實在是非常的幸運。
由于漢惠帝劉盈去世的比較早,所以呂后就立了劉盈的兒子為皇帝。可是皇帝年紀太小,所以呂后一直把持著朝政。
等到呂后去世的時候,南北軍的軍權(quán)都掌握在呂祿和呂產(chǎn)手中。
朝中的大臣為了恢復(fù)劉氏的權(quán)利,所以就聯(lián)合朱虛候劉章一起鏟除了呂氏家族的所有人。
可是大臣們又認為劉璋的頭腦太聰明,如果將他立為皇帝的話以后不太好控制。
而遠在代地的代王劉恒看起來好像智商不太高,如果將他立為皇帝的話,大臣們就可以更好的控制皇帝。
第三,我的看法是什么?
我認為漢文帝真的是非常幸運,他由于母親不受劉邦的喜愛,所以沒有受到呂后的迫害。后來由于大臣們想找一個智商比較低的皇帝,所以才選中了他。
可是大臣們最終還是失算了,等到漢文帝當上皇帝以后,大臣們才知道漢文帝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7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