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貞妃為什么要為順治帝殉葬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現(xiàn)在,很少見到董鄂這個姓氏了,據(jù)記載,董鄂這個姓氏最早源于“冬古河”之名,之后,才成為了部落名,最后,才成為了一個姓氏。
冬古河之名,最早見于明正統(tǒng)五年九月,明廷敕諭建州左衛(wèi)都督凡察“安插爾等于三土河及婆豬江迤西冬古河兩界間同李滿住居處”的敕文中。董鄂氏人先人,原居圖們江上的瓦爾喀。其族源原是北宋宗室趙氏的后裔,金朝時被擄至北境,以“久處變?yōu)橥林闪伺嫒恕薄?/p>
正統(tǒng)五年,這個部落在冬古河定居,遂以地為姓,所以,就有了“董鄂氏”。之后,隨著人口每每繁衍,他們自成一部,稱“董鄂部”。董鄂部屬于建州女真,是建州左衛(wèi)的一個部,后來成“建州五部”中的強(qiáng)部。董鄂妃則是清代第一位皇貴妃,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后(追封)。
順治十七年,順治皇帝的董鄂妃因患天花不治身亡,年紀(jì)輕輕就赴了黃泉。董鄂妃是順治皇帝最疼愛的女人,她的離世,把順治皇帝的心也帶走了。那年冬天,順治皇帝在悲痛之余,也患上了跟董鄂妃一樣的病,沒過多久也隨董鄂妃去了。
在順治皇帝即將撒手人寰的時候,大學(xué)士王熙奉詔前來撰寫皇帝的遺詔,在王熙編寫的《年譜》中,其內(nèi)容是得到皇帝首肯的。
順治十八年正月,順治皇帝離開了人世,但在王熙將順治皇帝的遺詔公諸于世后,將所有與遺詔相關(guān)的文獻(xiàn)資料都給燒毀了,不愿意再讓后人看到。而且,王熙本人對于遺詔相關(guān)信息也閉口不提,即使有人詢問,他也堅(jiān)決不透露只字片語。
更奇怪的是,順治皇的遺詔中,提到了董鄂妃對孝莊太后能夠盡孝道,盡心輔助皇帝,然而,皇帝也責(zé)備自己過于感情用事,在董鄂妃的身上投入過多,實(shí)在不應(yīng)該。順治皇帝的遺詔中竟然有責(zé)備自己、責(zé)備董鄂妃的言語,這個很不正常。
但是,王熙又聲稱,自己草擬的詔書是經(jīng)過皇帝確認(rèn)的,并沒有改動過。這顯然很不正常,因?yàn)?,本來大家對順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結(jié)合就不看好,是順治皇帝的堅(jiān)持才讓這段愛情走完的,所有,他怎么可能在臨終前對自己忠貞的愛情進(jìn)行否認(rèn)呢?
那么,順治皇帝的這個遺詔,怎么就變成了責(zé)備自己的“罪己詔”了呢?
從順治過世的時辰到他的詔書公布出來,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小時,但也足夠皇太后和大清的王爺進(jìn)行斟酌及對詔書進(jìn)行一些改動。把對董鄂妃的責(zé)備寫到了詔書里面,應(yīng)該是有人有意為之,而這個人無疑是那時候的皇太后孝莊太后,這也能夠體現(xiàn)出孝莊太后對董鄂妃的憎恨。
從史書上確認(rèn),孝莊太后確實(shí)對順治娶的董鄂妃很不滿意。而且,順治皇帝過早的離世,很可能與董鄂妃有關(guān)。孝莊太后沉浸在順治皇帝離世的痛苦中,也想到了“紅顏禍水”,不禁憤怒至極。就像《紅樓夢》里面講到的那樣,每一位妃子后面都可能聯(lián)系著其家族的命運(yùn)。
孝莊太后對董鄂妃很是憤怒,董鄂妃的家族必須有人站出來平息太后的憤怒,否則,這個家族就沒有希望了。這個時候,是董鄂妃的堂妹貞妃站了出來,表示愿意陪葬,以平息孝莊太后對董鄂家族的怨恨。那時候,貞妃才二十歲。
在最近半年的時間里,她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堂姐,還失去了自己的丈夫順治皇帝,她悲傷之余,還要學(xué)著去承受孝莊太后的怒火??墒?,她從沒有像她堂姐一樣獲得過順治皇帝的寵愛,卻要成為這個不喜歡自己的人的陪葬品。所以,貞妃心里是很委屈的。
貞妃的這種非正常死亡,在古代被稱作“從殉”,也是古代一種陋習(xí)。貞妃雖然陪葬了,后來還被康熙皇帝奉為皇考貞妃,但是,在她過世后,卻倍受朝廷冷落,連名分和合葬也沒有她的份。貞妃愿意陪葬,但是,卻不能和順治皇帝葬在一起。
后來,康熙皇帝的生母慈和皇太后過世后,康熙帝將其與他的父親合葬,而另一個陪伴順治皇帝的女人就是董鄂妃。至于貞妃,她被葬在孝陵東邊屬于妃嬪的合葬區(qū),只是皇室宗親眾多的妃嬪中極其普通的一個,沒有什么特殊性,即使是她主動提出要陪葬也是一樣。
通過后面的歷史可以知道,順治帝所在的陵墓,是清東陵里面唯一沒有被盜過的陵墓,順治皇帝和董鄂妃的合葬地也始終沒有受到外人的打擾,他們能夠得到安寧了,可能,這就是他們最好的結(jié)局吧。至于其他皇帝的墓穴,就沒有那么好運(yùn)氣了。
順治皇帝是因?yàn)樘旎ǖ脑蚨^世的,這也讓他的一位皇子占了很大的便宜。這位皇子就是皇三子玄燁。那時候,順治皇帝還沒有立太子,只能在臨終前確認(rèn)好繼承者。玄燁患過天花,最終,他艱難得熬了過去,身體自然有免疫力,以后都不會再染上天花了。
因?yàn)?,順治皇帝知道,必須有一位健康的皇帝來統(tǒng)治這個帝國,于是,選擇了不會再被天花糾纏的玄燁作為繼承者。玄燁因禍得福,獲得大位,就是后來的康熙。其實(shí),對于陪葬這種制度,康熙皇帝是非常不贊同的,他希望能夠親自廢除這個陋習(xí)。
到直到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下詔廢除了陪葬的制度,要求以后都不再出現(xiàn)這種不人性的事情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從殉”成為了皇家的歷史,以后就沒有再發(fā)生了。
參考資料: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8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