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披甲人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任何時代,犯罪的人都不會有好結(jié)果,很多人覺得明朝時期對貪官進行的酷刑實在是令人發(fā)指,但是卻沒能抑制住貪污之風,實則是制度上的問題。清朝時期面對罪犯,不同的罪有不同的處罰方式,其中很多犯人都害怕的,就是給披甲人當奴隸,這還不如讓他們直接死掉。披甲人是什么,為什么犯人會如此害怕給他們作奴隸呢?
清朝是建州女真人入主中原建立的封建政權(quán),本來他們世代生存在東北地區(qū),奪取中原政權(quán)后為了便于統(tǒng)治廣袤的土地和人口,他們便把政治中心遷移到明朝故都北京。隨著滿族人口大量的遷入關(guān)內(nèi),原先女真人居住的地方人口開始銳減,作為祖宗的發(fā)祥和壯大之地,清朝統(tǒng)治者自然不舍得因為自己的轉(zhuǎn)移而放棄的,他們就讓披甲人世代居住此地守衛(wèi)邊疆,同時給予一定的政治優(yōu)待以安其心,比如很多罪犯被發(fā)配到寧古塔就是給披甲人為奴。
披甲人,多指受降后披甲上陣為統(tǒng)領(lǐng)部族征戰(zhàn)討伐的人,地位低于一般軍人。滿清八旗制度“以旗統(tǒng)軍,以旗統(tǒng)民”,平時耕田打獵,戰(zhàn)時披甲上陣。披甲人的地位低于旗人而高于漢人,他們受清政府的差遣世代鎮(zhèn)守東北戍邊,那里生活條件惡劣且交通不便,很多犯人之所以不愿意去給披甲人為奴,除了不甘屈辱外,更多是從現(xiàn)實角度考慮的。
看清宮劇時,往往會看到這樣的橋段,面對不聽話的臣民,皇帝老子一發(fā)怒,大手一揮,就會來一句:“發(fā)往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guān)!”領(lǐng)刑者頓時嚇得面如死灰,大有生不如死之感。確實,有清一代,除了死刑,最讓人難以承受的就是“發(fā)往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看似普通的流刑,可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前往生存環(huán)境惡劣的邊關(guān),先不說沿途作為罪犯遭受的折磨,能不能安全達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都很難說。
“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研堂見聞雜錄》)”有人還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這也是皇帝震懾罪官常用的手段,正是因為這里地處偏遠且離內(nèi)地很遠,很多罪犯往往半年都很難到達,即使僥幸到達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后面所受之罪一點也不比流放途中差。
披甲人本身地位就沒有滿人高且世代鎮(zhèn)守邊關(guān),對于流放而來的罪犯基本不會考慮什么人權(quán),完全都是當做自己的私人物品對待,受辱和被折磨還是輕的,缺衣少食也還能忍受最難的是被披甲人弄死也很少有官府追查,對于這些犯人清政府感覺沒有直接下令處死就已經(jīng)很仁慈了。
寧古塔轄界在順治年間十分廣大,盛京以北、以東皆歸其統(tǒng)。隨著設(shè)廳,疆土逐漸減少。黑龍江省東部的海林縣,是三百多年前清廷流放人犯的寧古塔所在地。流放寧古塔的人,其結(jié)果大多被凍死、累死、被折磨死等。能回著回來的人不多,能從這里重返朝堂的幾乎沒有。寧古塔氣候惡劣,大部分地區(qū)常年冰封,五谷不長。
著名詩人吳兆騫被發(fā)配到寧古塔后,這樣描述當?shù)氐臍夂颍骸皩幑藕嗵煜滤鶡o,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這樣的地方人跡罕至,“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钡珔s成了野獸的天堂,流放到此的犯人,經(jīng)常和虎豹狼蟲不期而遇,“前有猛虎后蒼兕”,稍不留意就會葬身獸腹。
所以才會有很多罪犯再聽到流放寧古塔以后寧愿自殺,這不僅僅是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與氣節(jié),也有現(xiàn)實生存的無奈,畢竟被折磨而死還不如主動去死,這樣或許還能留下一個好的名聲,皇帝如果內(nèi)疚了或許還能赦免自己的妻兒老小和族人。而原則順從屈辱的流放邊關(guān),能不能活不好說,反正基本是沒有希望獲得皇帝的信任而重返朝堂了。利弊得失之間,很多有膽魄的罪犯都選擇了自殺,從而讓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成為了恐怖故事,后面的罪犯也寧愿自殺也不愿流放關(guān)外。
清代被流放寧古塔,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傲鞣拧敝塘P自古有之,已經(jīng)上千年了,寧古塔只是流放地的名稱而已,沒有其他格外的意義。
寧古塔是前清的軍事、政治和經(jīng)濟中心,是滿清女真人的“老窩”。順治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后,寧古塔則成為邊防重鎮(zhèn),并接受流放的罪犯,成為“流放人員”的“改造基地”。
在寧古塔,曾生活著旗丁,披甲人和阿哈, 這是滿清八旗制度之下的“階層”劃分,帶有典型的階級歧視色彩。旗丁就是滿族旗人,阿哈為奴隸,如果以地位來看,旗丁的地位高于披甲人,披甲人的地位高于阿哈。
寧古塔的“披甲人”,滿清統(tǒng)治者治下“低下”的標簽,淳樸的民眾
有的解釋“披甲人”為投降后披甲上陣為統(tǒng)領(lǐng)部族征戰(zhàn)討伐的人,其實不盡然,也有滿洲八旗的兵卒,只是這些兵卒的地位本身就比較低下。在滿族八旗“以旗統(tǒng)軍,以旗統(tǒng)民”,平時耕田打獵,戰(zhàn)時披甲上陣的制度約束下,“披甲人”就是固守邊防的兵士。
“披甲人”意即披掛鎧甲的人,是清代特有的一詞,這些“披甲人”并不限于寧古塔所屬的東北地區(qū)所有,全國各處皆有?!镀綔矢馉柗铰浴ふ幘砣酚休d:“其所派兵丁,由八旗前鋒護軍披甲人內(nèi)挑選年力強壯者?!彼浮芭兹恕保催@些兵士。
寧古塔的“披甲人”,滿清統(tǒng)治者治下“低下”的標簽,淳樸的民眾
“披甲人”又分馬甲和步甲,即騎兵和步兵。
駐守在寧古塔的“披甲人”平時打獵辦差,遇到打仗的時候就披甲上陣。在寧古塔,這些“披甲人”由滿清副都統(tǒng)統(tǒng)領(lǐng),平時按差事又可分為“漁戶”、“獵戶”、“鷹戶”、“蜜戶”、“參戶”等,即打漁、狩獵、采蜜、采參等工作。
由此可見,“披甲人”除卻有等級地位色彩之外,有點像生活于本地的“民兵團練”的組織形式。
在清代,有將流放罪犯即家屬發(fā)給披甲人為奴的的案例。《大清律例》有載:“凡盜竊臨時拘捕,為首殺人者,照強盜律,擬斬立決;為從者,應發(fā)往吉林、烏喇、百都諾、寧古塔等處披甲人為奴?!?/p>
寧古塔的“披甲人”,滿清統(tǒng)治者治下“低下”的標簽,淳樸的民眾
這與后金女真族部落崛起的歷史有關(guān)。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quán)的時候,時處于原始部落的階段,社會形態(tài)依靠嚴酷的階層等級制度來維系,披甲人作為戰(zhàn)時的中堅力量,但是地位又偏低,故為了防止他們產(chǎn)生嘩變,便給他們一點“甜桃子”,分配一些流放的罪犯給他們當奴隸,以此來穩(wěn)定披甲人隊伍。
寧古塔的“披甲人”,滿清統(tǒng)治者治下“低下”的標簽,淳樸的民眾
1.寧古塔的“披甲人”個性淳樸誠信。清朝吳振臣著《寧古塔記略》中記載:“披甲人”不會講漢語,但是他們卻非常淳樸誠實,還十分講義氣,有發(fā)配到寧古塔的中原人不愿受刑,便悄然逃跑了,“披甲人”也不向官府舉報,任由他們逃走。若是被追回來的,其主人也會跟官府說是他們自行返回,不予追究。據(jù)說“披甲人”還十分守誠信,如向生意店家賒取任何貨物,就算三年五載,定加倍奉賠,無論遠近。
寧古塔的“披甲人”,滿清統(tǒng)治者治下“低下”的標簽,淳樸的民眾
2.寧古塔的“披甲人”本領(lǐng)高強英勇。因?qū)幑潘幹貫闃O度寒苦,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銀裝素裹,“披甲人”主要以雪地游獵為生,加之戍邊參戰(zhàn),生性練就了一身本領(lǐng)和勇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9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世民臨終之前,為什么要把徐茂公流放
下一篇: 為什么曹操、劉表、黃祖都那么嫌棄禰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