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紀曉嵐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有這樣一個人,每天能吃十斤肉,一粒米都不碰;有這樣一個人,每天要過五次兩性生活,而且每次都要換人;有這樣一個人,嗜煙如命,天天叼個大煙袋子;有這樣一個人,天天愛捉弄大臣,但大家還不討厭他。
這個人就是紀曉嵐。
紀曉嵐、和珅和乾隆,三個男人一臺戲,曾經(jīng)火遍大江南北,插科打諢、風趣幽默的紀曉嵐,溜須拍馬、曲意逢迎的和珅,稀里糊涂、吹胡子瞪眼的乾隆,演繹出了啼笑皆非的《鐵齒銅牙紀曉嵐》。
然而,電視是電視,歷史是歷史。正史中的可全然不是這么回事。
正史中,和珅年齡最小,紀曉嵐比和珅大了二十六歲,乾隆比和珅大了四十歲,他們仨是三代人。
三十歲時,紀曉嵐考上了進士二甲第四名,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當時的和珅還是個四歲娃娃。
四十四歲時,紀曉嵐干上了貴州知府,當時的和珅干了粘桿處侍衛(wèi)。
五十二歲時,紀曉嵐干上了侍讀學(xué)士,和珅干上了軍機大臣。
六十歲時,紀曉嵐干上了禮部侍郎,和珅干上了吏部尚書。
縱觀兩人的提拔之路,紀曉嵐是一步一個腳印,和珅像是做了火箭一般,歷來領(lǐng)導(dǎo)身邊的人最容易最獲得提拔,從古至今,莫不如此。
和珅究竟有何能耐,會得到乾隆如此恩寵呢?
一是長得帥。和珅的顏值相當高,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比尖嘴猴腮、黑不溜秋的紀曉嵐強過幾百倍,乾隆是個附庸風雅的人,自然偏愛相貌英俊的又年輕的和珅了。
二是血統(tǒng)純。和珅是正兒八經(jīng)的正紅旗人,他是鈕鈷祿氏,從血緣上,乾隆肯定更青睞滿族人了。
三是會理財。和珅是天生的理財高手,幫乾隆小金庫賺滿了白花花的銀子,因為不差錢,乾隆才能瀟灑自在地六下江南。
然而,乾隆死了之后,和珅很快就被嘉慶皇帝秋后算賬了,抄了他的家后,充公了相當于大清十五年財政收入的財富,據(jù)說價值有八億兩銀子之多。
所以當年流傳著一句話叫做“和珅被搞,嘉慶吃飽!”嘉慶憑空賺了八億兩銀子,這小日子一小子舒坦多了。
和珅死了之后,紀曉嵐的官運突然亨通了起來,被嘉慶皇帝提拔為兵部尚書,第二年又干了吏部尚書。
又過了八年,紀曉嵐因哮喘病醫(yī)治無效死亡,享年八十一歲。
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紀曉嵐寫了一本《閱微草堂筆記》,里面充斥著色情、暴力、變態(tài)、惡心、僵尸、女鬼的低級惡趣味,非常黃暴,據(jù)說當年非常暢銷。
而且,大文豪魯迅閑著沒事就愛拜讀此書,還給打了個五星好評,看來大文豪也有低級趣味啊!
乾隆皇帝是中國最長壽的一個皇帝,在位期間也達到了康乾盛世的最高峰。但是他中年之后就好大喜功,生活過得極為奢侈,經(jīng)常大興土木。他父親和爺爺兢兢業(yè)業(yè)給他留下了一個盛世,可他留給兒子嘉慶的卻是一個奸臣和坤和空架子的朝廷??础惰F齒銅牙紀曉嵐》的人可能覺得和坤跟紀曉嵐水火不容,那么和坤被嘉慶處理了之后,紀曉嵐是什么下場呢?
和坤1750年7月1日出生,雖然他的家族是滿清八大姓之一的鈕祜祿氏,但小時候的和坤沒有很幸福。三歲的時候母親生下弟弟和琳難產(chǎn)去世,九歲的時候父親常保因病去世。兄弟倆差點被趕出家門,還好一位老家丁跟他父親的偏房保護了他們。
和坤從小就很聰明,熟讀四書五經(jīng),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和坤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馮氏。和坤在參加科舉考試落選之后成為了補粘桿處的侍衛(wèi),根據(jù)史料記載,一年之后他就因為在乾隆面前展露了才學(xué),成為了乾隆儀仗隊的侍從。
此后他的仕途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從一個侍衛(wèi)當上了侍郎。起初的和坤是清廉為官,甚至有人賄賂他他都沒收,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李侍堯貪污一案,他從中得到了大量錢財,官升至戶部尚書。
他受重用據(jù)說還有一個原因是長得很像乾隆的一個妃子,乾隆很喜愛那個妃子,但因為天人永隔,所以看到相似的和坤乾隆就對他很好。和坤也很擅長拍乾隆的馬屁,乾隆對皇太后很孝順,和坤知道之后就連著皇太后一起討好。在皇太后去世的時候他就一直陪在乾隆身邊跟著大哭,因此乾隆對他很有好感。
和坤風光多年,直到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駕崩十五天后,嘉慶就跟和坤算賬了,以二十條大罪賜他自盡。和坤是個奸臣沒錯,他導(dǎo)致乾隆晚期吏治敗壞,他貪財,但對于理財也確實很擅長。前面說過他小時候就很聰明,他的一生讀了很多書,而他與紀曉嵐也是因書結(jié)緣。他們倆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像電視劇那樣水火不容,實際上他們年齡差很大。
而因為四庫全書,兩人之間也有來往。初入官場的和坤正直、清廉,但畢竟年輕,做事還是會沖動,紀曉嵐就會教他該怎么做。紀昀生于1724年8月3日,曉嵐是他的字。雍正八年(1730年)在童子試的時候,因為成績優(yōu)異被譽為神童。
之后紀昀幾次參加科舉考試,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四月,中了二甲第四之后正式開始了他的宦海生涯。他主要是負責學(xué)術(shù)工作的,在任期間,纂修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平定兩金川雅》等多部重要典籍。紀昀有點像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人,和坤負責治國理財,而他負責的是學(xué)術(shù)知識方面的,所以他們兩個之間沒有利益沖突。
不過要說關(guān)系好,紀昀跟劉墉的關(guān)系可能更好,紀昀參加考試的時候,劉墉的父親是他的考官。所以他在很早的時候就認識了劉墉,劉墉這個人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因為他的書法造詣很高。劉墉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生于山東的名門望族,因父親關(guān)系步入仕途。
在和坤專權(quán)數(shù)十年的時候,劉墉跟紀昀等為數(shù)不多的大臣是沒有依附和坤的。所以后來嘉慶清理和坤的時候,紀曉嵐并沒有受到牽連,一直活到了嘉慶十年(1805年)八十一歲才去世。嘉慶皇帝還賜白金五百給他辦喪事,親自給他寫了祭文跟碑文。
在很多人看來,歷史上出現(xiàn)的和珅(即和珅)、紀昀(即紀曉嵐)和乾隆屬于"鐵三角"的關(guān)系,因為畢竟很多人都是通過觀看影視劇的方式來了解這三個人的。這樣一來,每每提及三人中的任何一個人的時候,大家就會忍不住立即想到其他兩個人。
既如此,那在和珅被嘉慶處置掉而乾隆又已經(jīng)過世的情況下,大家自然就會立即想到紀昀的情況了。那么,嘉慶上臺后,立即將和珅處置掉了,那紀昀怎么樣了呢?其實,若從影視劇的角度來分析的話,那和珅的倒臺對紀昀而言,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畢竟劇中的紀昀,一直在跟貪官和珅做各種斗爭。那么,在現(xiàn)實情況下,和珅死后,紀昀的情況又會如何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嘉慶登基后,立即對貪官和珅動手。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即便依據(jù)史實而言,和珅也是因為有乾隆這個靠山的存在才得以在大清朝肆無忌憚的貪財枉法的。自然等到乾隆崩逝,新皇繼位后,和珅的好日子就算是熬到頭了。
再加上和珅在乾隆在世的時候,曾經(jīng)打壓過嘉慶的師父和對嘉慶表現(xiàn)出過大不敬的樣子來,自然嘉慶上臺后,便會立即聯(lián)合自己的師父來一起收拾和珅。所以,嘉慶繼位后沒多久,和珅就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后來等到罪證都被收集起來后,和珅的生命也便走到了盡頭。
二、和珅、紀昀和乾隆三人之間的真實關(guān)系。雖然在影視劇中,和珅、紀昀和乾隆三人的關(guān)系非常好,而紀昀還在三人中扮演著極其正直的角色,但實際上啊,歷史上三人之間的關(guān)系可并沒有這么和諧和密切。
首先,和珅和乾隆的關(guān)系確實是好,因為對于和珅而言,乾隆是他的靠山。他若想在朝廷中站穩(wěn)腳跟,那就得拼命巴結(jié)乾隆才行。其次,站在乾隆的角度來看,和珅相較于紀昀而言,更得他心。他喜歡和珅總是能夠不著痕跡地將自己夸出花來,反倒對紀昀的酸腐和木訥感到很不滿意。
最后,我們再來說說和珅和紀昀之間的關(guān)系。和珅其實并不像某些影視劇中演的那樣,跟紀昀和乾隆看起來屬于同一個年齡段的人,他的年齡遠比紀昀和乾隆要小上很多。
甚至可以說,紀昀通過寒窗苦讀當上官的時候,和珅還只不過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所以說,即便他們之間有交集,那應(yīng)該也不太可能存在較為深厚的交情。頂多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一方特別討厭另一方,一種則是一方僅對另一方有欣賞的表現(xiàn)。既如此,那和珅被處置的時候,即便紀昀還健在,他也不太可能會受到什么牽連。
三、紀昀的結(jié)局。歷史上紀昀這個人,雖然很有才華,但是卻并不像影視劇中的紀昀那樣忠君愛民。據(jù)說在和珅往上爬的時期,他反倒因為給犯了罪待查的退休官員通風報信而被判流放。
若非后來有劉統(tǒng)勛的推薦,估計他還沒辦法找到東山再起的機會呢。而到了和珅被處置的時候,紀昀算是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春天,他被嘉慶帝任命為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xué)士加太子少保。之后一直活到了八十多歲,才因病死在了京城。
所以可以說,和珅的官途在前期和中期的時候雖然過得較為舒坦,但是在后期的時候,就過得較為兇險了。而紀昀呢?看起來好像沒和珅過得那么轟轟烈烈,但起碼結(jié)局要比和珅好上很多。雖說他死后也算不得流芳百世吧,但起碼也比和珅死后遺臭萬年好多了。
若是歷史上的和珅和紀昀之間的關(guān)系真的像影視劇中介紹的那樣密切,那和珅被處置的時候,紀昀肯定是要受到一定牽連的。只不過這種牽連未必是什么壞事,比如說,若是紀昀真的跟和珅是死對頭,那和珅被處置后,紀昀很可能還會因此得到嘉獎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jié)論:和珅之死,跟紀昀并無什么影響。紀昀既未因為此事被嘉慶處罰,也未因此事得到嘉慶的嘉獎。只是若和珅真的像影視劇中介紹的那樣也富有文采的話,那倒是可能會存在紀昀很欣賞和珅和和珅很欣賞紀昀的情況。所以,以后大家在看影視劇的時候,若是對其中涉及到的歷史人物產(chǎn)生了某些疑問,最好能夠先找相關(guān)的歷史資料來查證一下為好。
乾隆死后不到十天,嘉慶(乾隆之子)就在老師朱珪的幫助下軟禁了和珅,然后收集他的犯罪證據(jù)。
最后查抄和珅家產(chǎn),他聚斂的巨額財富價值約合白銀8億至11億兩,是清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和珅因此成了清朝最大的蛀蟲和腐敗分子。
在乾隆死后半月,嘉慶賜和珅自盡,并沒收其全部家產(chǎn)。從此民間留下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話。
其實也不能全怪嘉慶師徒夠狠,和珅在乾隆活著時,侍寵打壓詆毀朱珪,更不把未來的皇帝嘉慶放在眼里。
和珅沒有為自己留下退路,被新皇帝殺死乃意料之中的事。
乾隆、和珅、紀曉嵐號稱?鐵三角?,和珅被殺了,紀曉嵐下場如何呢?
三人是?鐵三角?的關(guān)系實乃電視劇之說,從真實歷史來看,紀曉嵐與和珅并沒有太多的交集。
三人論年齡乾隆(1711~1799)最大。乾隆比紀曉嵐(1724~1805)大13歲,比和珅(1750~1799)大40歲。
假如按照?代溝?來衡量,乾隆應(yīng)該和紀曉嵐更容易接觸,畢竟年齡差距不太大,有共同語言。
然而現(xiàn)實恰恰相反,乾隆不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很欣賞老紀,而是對老紀很厭煩,說他很圓滑。
無論戲說還是真實歷史,乾隆對和珅始終如一的重用和信任,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為什么一貪污腐敗分子這么吃香呢?
究其原因?qū)崉t是和珅會偽裝,比如乾隆喜歡聽奉承話,和珅總是制造一些噱頭給皇上驚喜。為了突出皇上比自己聰明,和珅總是在作詩時故意寫錯幾個字,目的就是讓乾隆糾錯,然后和珅順理成章的奉承幾句,這樣聽上去一點不肉麻。
紀曉嵐不會這一套,自然不討乾隆的喜歡。
論資歷,紀曉嵐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進士,殿試二甲第四名,入選翰林院庶吉士,相當于皇帝的秘書。
此時和珅還是4歲的小屁孩。
當和珅15歲(1769年)進宮接了他老爸輕車都尉之職,成了乾隆貼身侍衛(wèi)時,紀曉嵐卻卷入了親家公盧見曾的?鹽政虧空?一案。
原來老紀的親家,曾經(jīng)的兩淮鹽政盧見曾任前貪污挪用公款被查了出來。這時盧已經(jīng)退休了,老紀在皇上身邊得到了消息,于是想出妙計,用一只信封,里面裝了一點鹽和茶葉,派人送給了親家公。
老紀不敢明著告訴盧,通過暗示?鹽案被查(茶)出來了,朝廷馬上派人去查賬,趕緊把虧空補齊?。
親家也是聰明人,一下明白了意思,于是把虧空補齊了。但事后鹽政案子還是被查了出來,老紀因通風報信被發(fā)配烏魯木齊贖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9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