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靖康之恥”是怎么引發(fā)的?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很多人可能不會想得到,靖康之恥會與王安石有什么關系。靖康之恥可以說是北宋王朝,甚至是漢人歷史上極其恥辱的一件事情,其他朝代再也沒有像這樣的情況,居然連皇室全都成了俘虜,如果這樣一件事情要與王安石有什么關系的話,那恐怕也就是因為他的王安石變法了吧。究竟王安石變法是怎樣引發(fā)靖康之恥的呢?
縱觀整個宋朝歷史,再也找不到比王安石更加悲情的人物了。為國家變法改革,國家強大了,卻落了個千夫所指,死后國家衰敗,卻被人從歷史的河沙中淘出來,再行鞭尸侮辱之事。
靖康之恥后,大宋蝸居江南,每日依靠送錢送糧買太平,不知出于何種原因,紛紛大罵王安石誤國,稱:“國家一統(tǒng)之業(yè),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边@里說的罪,說的就是王安石變法,不管怎么說,我們先看完王安石變法的所作所為,再下結論。
當時的北宋隔幾年就有一次天災,百姓舉步維艱,饑腸轆轆,宮里的皇帝整日焚香祈福,求上天收回神罰,滿朝的貴人高談闊論,只得把饑民招來當兵,對于財政虧空巨大的宋朝來說,不過飲鴆止渴爾。相比之下,王安石不同,王安石是讀書人“子不語怪力亂神”所以不信鬼神,高談闊論也不是他的風格,所以王安石選擇實干興邦。
王安石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大修水利,既然天道不仁,那就以人道興之。王安石化身基建狂魔,在變法前七年,瘋狂修建一萬處水利設施,灌溉了三十八萬頃良田。把河南山西陜西的鹽堿地,通過大量的水流沖擊,將荒涼之地改造成了良田,為富國強兵打下了基礎。
當時的北宋已經(jīng)沒有錢了,修水利的這些錢是王安石強制要求,有錢人就要多出錢,這樣才修建起來的。那個砸缸的司馬光,躺在王安石的辛苦功績上,卻還在大罵王安石“禍國殃民”讀書人之臉皮,拋到了九霄云外。
接著就是募役法,王安石靠著這條政策,將地主階級的財富稀釋,分攤到老百姓頭上,如此民生蒸蒸日上。這個時候那個砸缸的司馬光又跳出來了,上來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大帽子扣下來。
王安石在世時司馬光不敢輕舉妄動,但是王安石一死,馬上跳了出來帶頭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募役法也因此廢除,不過在實行的這段時間里,百姓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
王安石死后人人皆言其誤國,舊黨更是大放厥詞,尤其那個司馬光,稱王安石:“名為利國,是為害國。”然后就被打臉了,三司大臣畢忠游給出了實錘證據(jù),將國庫數(shù)據(jù)算的明明白白。
仁宗在位的幾十年里,國庫年年虧損,王安石一變法,每年國庫能結余一半以上,變法幾十年,存下了數(shù)千萬的錢糧,正是這筆錢糧,讓宋朝有了改革軍隊的資本,也正是這批改革之后的鐵軍,在靖康之恥后保住了半壁江山,讓宋朝的士大夫們,能在秦淮河畔歌舞升平。
王安石死后,舊黨接手管理,短短六年,王安石的變法的家底被敗了個干干凈凈,大宋依舊是“弱宋”毫無尊嚴的“弱宋?!痹谶@種情況下,那個砸缸的司馬光正事兒不干,倒是把王安石死后追封的王爵貶了,把舊黨的鍋甩了個一干二凈。
在北宋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靖康之恥始終是一個抹不去的傷痛。在合盟攻遼時,北宋腐朽貧弱的本質被金朝看穿。1123年,前遼朝將領、平州留守張覺以平州投降金朝,后認為向北宋投降才是上策,因此叛金入宋。
張覺被完顏宗望的軍隊襲擊,不得已逃入北宋燕山府。在金朝的強烈要求下,燕山府宣撫使王安中不得已殺了張覺。
張覺的叛變給了金朝攻宋的借口,金朝在1125年和1126年兩次攻宋,在東京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又把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皇室人員押送到金。北宋城內被洗劫一空,生靈涂炭,其景象十分慘烈。
有一種說法是:“靖康之恥”的罪魁禍首是王安石。王安石變法失敗,還給北宋留下來了一大堆禍患,譬如青苗法和募役法,依然給農(nóng)民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不可否認的是,王安石變法的確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只是把“靖康之恥的罪魁禍首”這個鍋完全扣給王安石,還是不夠妥當?shù)?。變法?069年開始,距離靖康之變發(fā)生還有好幾十年的時間。
北宋的弊病積累已久,正是因為積弊久了,王安石等人才動了變法的念頭。這次變法有效地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強化了軍隊,建立起西夏地區(qū)的有利戰(zhàn)線。當然留下的毛病也不少。
變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擾民的程度,也改變了北宋的政治狀態(tài),讓北宋在短暫的美好局面過后,仍然無可避免地滑向墮落。也許王安石確實應該對北宋的淪落負一定的責任,但不應該把主要責任全部推給他。
一個人是改變不了整個歷史的走向的,必定還有許多人和事在共同左右著歷史的發(fā)展。
不知道你怎么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99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