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鰲拜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首先來說,篡位名不正言不順
這一時期清政府剛剛入關建立政權不就,雖然是已經歷經了4代君王,但真是算起來的話,清政府建立后只有順治和康熙兩任帝王,這一時期的康熙更是剛剛登基不久,雖然年幼,但是在4位輔政大臣以及孝莊太后的幫助之下,并沒有什么過錯,這樣也就提不到什么廢帝的情況。一旦是選擇了起兵,沒有好的理由,那么只能是淪為眾矢之的,畢竟是剛平息戰(zhàn)亂不久,誰都不想再起戰(zhàn)事。
另外是還有其他輔政大臣在
咱們剛剛有提到過四位輔政大臣,在順治退位之前,曾親自指定了4位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這其中蘇克薩哈雖然是個文官,但是十分的有能力,而且為人也是十分的正直,而遏必隆則是屬于既有能力又有背景的,不過這兩人都不懂軍事。
但是索尼不一樣,索尼可以說是清政權的四朝元老,在清政權的建立上也可以說是功高蓋世的,可以說鰲拜雖然很厲害,但是索尼是他不敢惹的存在。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雖然鰲拜能夠指揮40萬大軍,但是40萬大軍并不完全聽命于他,真實有多少不清楚,但其中一些人是聽命于索尼的,一些人是聽命于孝莊的。
還有就是鰲拜沒有篡位的必要
這一時期的鰲拜可以說是已經位極人臣,用權傾朝野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和皇帝相比也僅僅是相差了一個名分,而這時的他甚至是可以經常欺負一下年幼的康熙帝,這樣的情況之下他沒必要去背負一個篡位的罵名。
而且在整個朝堂之上,可以說他是說一不二的,而唯一忌憚的便是索尼,咱們上文中也有提到過,索尼是四朝元老,這時的索尼年齡已經大了,身體條件也不行了,可以說鰲拜是可以肆無忌憚的,也就沒必要走篡位那一步。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鰲拜之所以沒有篡位,一方面是由于名不正言不順,沒有合適的理由,另一方面則是有著其他輔政大臣的制衡,再有就是他本人沒有篡位的必要。對此小伙伴們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鰲拜本就不想造反,他只是太看重權力,再加上對年幼的康熙有點看不起,但是總的來說鰲拜還是對清朝忠心耿耿的。并且康熙在晚年也承認了鰲拜并無造反之意,肯定了鰲拜對大清朝的貢獻,從這里看出兩人之間的敵意其實并不是很大。
鰲拜本就出生顯赫,不僅是最高貴的鑲黃旗,還是蘇完部落首領索爾果之孫,后金開國元勛費英東之侄,八門提督衛(wèi)齊第三子。正是因為顯赫的出身,鰲拜才有機會跟隨皇太極平定四方。鰲拜不僅精通騎射,在戰(zhàn)爭當中也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成為了皇太極最信任的武將,被譽為?滿洲第一勇士?。
所以鰲拜看不起康熙是十分正常的,再加上鰲拜武將出生本身就帶有傲氣,所以少年的康熙才會認為鰲拜有造反的可能性。
所以說鰲拜是奸臣顯然是不成立的,當年順治能夠當上皇帝靠的就是鰲拜等人的力保,所以說到底,鰲拜對于康熙是有恩的,不然康熙是坐不到皇帝之位的。順治臨終之前,立鰲拜為顧命大臣輔佐康熙皇帝,直到康熙八年鰲拜被擒 這段時間都是鰲拜的輔政時期。
康熙皇帝擒拿鰲拜的方法也是讓人大跌眼鏡,是用一群兒童講鰲拜擒獲的,隨后給鰲拜定了36條罪狀,可唯獨就是沒有謀反罪,相比康熙那個時候也知道鰲拜不會謀反,但是為了自己能夠親政,只能講鰲拜擒拿了。定罪之后鰲拜也沒有被問斬,而是一直關在監(jiān)獄中。隨后康熙皇帝親自審問鰲拜,并想對其處以死刑。鰲拜也自知罪孽深重,但他希望能免除極刑。當審問結束時,鰲拜對著康熙掀起衣服,露出了滿身的傷痕,那是他為大清打江山時留下的印證。康熙心生憐憫,免去了鰲拜的死刑,改為終身禁錮。這不難看出,康熙也深知鰲拜并無反叛之心。
當了雍正時期,朝廷就開始替鰲拜平反了,不僅表揚功績,還立功德碑了。
鰲拜對清朝一直很忠心,沒有什么別的心思,影視劇也是因為情節(jié)的需要而虛構了鰲拜想要當皇帝的情節(jié)。其實,鰲拜是滿清貴族之后,出生名門的,并且很早就跟皇太極并肩戰(zhàn)斗,也就是孝莊拿來給康熙當磨刀石的物件,要不然她也不會讓康熙就憑著幾個光膀子的布庫少年就去抓鰲拜,而沒有一絲反應了。整個過程就想開玩笑似的,前頭一抓,因為他不想就這樣退出政治舞臺。于是鰲拜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愿歸政等24款罪名,提出應處凌遲、族誅之刑,可謂是給了康熙一招下馬威。
崇德六年,鰲拜在松山、錦州五戰(zhàn)五捷,大敗明軍。這場戰(zhàn)役是明朝大勢東去的拐點,也是清軍入關奪取統(tǒng)治核心的基礎。鰲拜憑此一戰(zhàn),又被冊封為一等男。鰲拜平時咋咋呼呼,不把康熙放在眼里,但是鰲拜其實是一個思想比較保守的人,他之所以欺負康熙,是因為康熙年幼,卻沒有篡逆之心。
鰲拜是忠于清朝的,這是乾隆為鰲拜翻案并厚待其后人的基礎,在康熙掌握大權之前,滿清的中央集權并不是很強?;噬系臋嗔€受到諸如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制約。八旗都統(tǒng)都自動成為議政大臣。沒有鰲拜多爾袞就成了皇帝,沒有鰲拜在多爾袞之后朝堂混亂沒有方向,因此鰲拜對維持皇太極一脈,并滅南明有功!
斗爭經驗非常之豐富,對朝政的解讀和把握能力非常之強。清朝與在此之前的王朝很大的一個區(qū)別就是,在開國之初,沒有任何一個異姓功臣的功勞大到能對皇帝的地位造成本質上的威脅。電視劇《康熙王朝》中,一方面,對鰲拜,又是夸獎,又是獎勵,另外一方面又堅持用索尼來制衡鰲拜。可謂又拉又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0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臥龍、鳳雛,得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