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劉恒稱帝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漢文帝劉恒可能是歷史上最幸運的人物之一了。劉恒是劉邦第四子,平時為人低調(diào),當然在呂后專權(quán)時期,劉恒基本沒有任何話語權(quán)。不過呂后一死,周勃、陳平等人順勢鏟除諸呂,此時他們需要擁立一位新皇帝,于是他們把人選定為劉恒。當時的大臣認為漢惠帝的孩子都不是漢室后代,所以不合符繼承法統(tǒng),而劉恒一直以寬厚仁慈著稱,于是便被這些大臣擁立為帝,成為漢朝新一任皇帝。
中國封建王朝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們知道的皇帝中,有杰出英明的皇帝,如果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勤政但資質(zhì)一般的皇帝,如雍正,也有昏庸的君王,如商紂王、秦二世。
但是如果說到運氣最好的皇帝,大家知道是誰嗎?又是為什么幸運之神偏偏選中他呢?
這位幸運的皇帝就是漢文帝劉恒。
劉恒在位期間,勤政愛民,做了很多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舉措,因此有了后來的“文景之治”,但是劉恒能夠當上皇帝,真的是非常的幸運,因為就當時的朝政發(fā)展,劉恒原本應該是會英年早逝,但是由于他的謹慎、冷靜,讓他最后成了幸運女神眷顧的那個人。
漢高祖劉邦是揭竿而起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漸漸的取得皇位的布衣天子,他的成功登基有太多的歷史因素。劉邦在年輕的時候一表人才,因此雖然他事業(yè)上并沒有什么起色,并且已經(jīng)女人孩子,但是他的老丈人呂太公還是看中了他。
呂太公表現(xiàn)出了世人難以看明白的眼力,預言他今后必定是個大富大貴之人,于是,呂太公毫不猶豫的將自己年僅20歲的女兒,嫁給了當時已經(jīng)35歲的劉邦,并且還帶去了不少的嫁妝。
兩人成親后,呂雉就表現(xiàn)出了她非凡的管理才能,將劉邦的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條,還為劉邦生了兒子。結(jié)果劉邦因為太過清閑,就跟著大家去起義了,沒想到最后還成功做了皇帝。
但是呂雉還沒享受到后宮之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待遇,就被項羽抓去當人質(zhì)了。性命堪憂的時候,劉邦還是決定和項羽決一生死,最后項羽情場戰(zhàn)場都失意,被劉邦提前清場了。
劉邦當上皇帝之后,自然對待和自己有生死之交的呂雉要表示感謝,于是呂雉順理成章的成了皇后,原本非常美好的故事,卻因為第三者插足導致了許多悲劇的發(fā)生。
呂雉在皇后椅子上還沒坐熱,就跳出來一位戚夫人。這個美艷的女人不僅將劉邦迷得神魂顛倒,甚至還想奪了呂雉兒子的太子之位,讓她自己的兒子當上皇帝,這下就惹惱了呂雉,原本并不想卷入后宮的紛爭的呂雉這次不得不介入了!
而當時還有一個女人被劉邦寵幸生了兒子,這個女人就是薄姬。薄姬原本是魏豹的女人,后來魏豹失勢,就連同府上其他人一同送到了劉邦處當奴隸。
最開始薄姬只是個織布工人,但是沒想到薄姬的容顏非常出色,即便是當苦力也被劉邦無意中看上,于是薄姬被帶回劉邦的宮中。之后皇帝喜新厭舊的本性便暴露出來,薄姬就很少見到劉邦,可是她的肚子很爭氣,就是那么為數(shù)不多的寵幸就懷孕了。
由于薄姬并不受寵,因此她的兒子也并沒有得到劉邦的寵愛,到了7歲才被劉邦想起來,將他安排去了晉陽看守封地,當時封的頭銜是“代王”。
不久后劉邦去世,后宮中的呂雉一手遮天,開始了大屠殺。呂雉其實是個內(nèi)心非常狹窄的女人,特別是對戚夫人,簡直是恨之入骨,把她做成了后來紅遍中國的“人彘”,并且還將她的兒子劉如意給折磨致死。
劉如意可是劉邦最愛的兒子,呂雉殘害起來卻毫不手軟,可是她自己的兒子劉盈卻非常不滿母親的做法,一直抑郁寡歡,最后沒幾年就過世了。
呂雉在劉盈當上皇帝后,就開始對劉邦其他幾個兒子大開殺戒。史書記載,劉邦共有8個兒子,可是到劉盈快死的時候,只剩下2個了,便是劉恒和第七子劉長。其他幾個兒子,都已經(jīng)被呂雉迫害。
當時劉恒其實也差點遭受滅頂之災,呂雉原本是想讓劉恒當趙王,去管理更大的封地,享受更好的待遇。但是劉恒是個人精,綜合了那些當過趙王的兄弟下場,于是他很有水平、很直接、很堅決的拒絕了呂后,也終于逃過了一劫。
之后劉恒繼續(xù)做著代王,管理晉陽的土地,雖然收入不好,條件也很艱苦,但是能夠平安活著,并且自己的母親也能安心養(yǎng)老,還不負眾望的將自己的封地管理得很好,這對于當時的劉恒還是很滿意的!
可是之后呂雉去世了,又要變天了。當呂雉死后,劉邦原來的舊臣開始聯(lián)合起來推翻了呂雉布置的呂氏天下,之后決定擁護看起來胸無大志的劉恒當皇帝。
劉恒得知消息之后,并沒有馬上趕到宮里繼承大統(tǒng),而是委婉的表示自己要考慮下,然后請他的舅舅趕去京城打探消息,并且請了占卜師來算一卦。
直到舅舅傳回這些大臣是真的要擁護自己的消息時,以及算出來是吉卦,劉恒才啟程去準備登基。但是劉恒是個極其聰明的人,他在登基當天就將滅呂有功的皇子劉襄殺死,甚至把尸體都連夜送出宮去,永絕后患。
而劉恒在整個滅掉呂氏家族時并沒有出一分力,為什么那些大臣愿意擁護劉恒呢?其實這真的是運氣所在。當時諸位大臣想的是劉恒的母親出身不好,沒有強大的娘家來干涉朝政,會更加安全;當時的劉恒表現(xiàn)得又非常的低調(diào),在那些大臣眼里就是一個資質(zhì)平庸,很好操控的人。
于是人一選定,大臣們都紛紛擁護,劉恒就這樣沒費什么力氣登上了皇位。
可是劉恒并不是一個像大臣們所看到的“普通人”,他在登基之后進行了一系列措施,找了諸多借口將這些大臣一一清除掉,只剩下那些可依靠的自己人,這可能是那些大臣們下得最后悔的一盤棋了。
劉恒在當上皇帝之后就重新整頓了護衛(wèi)軍,換成了自己的人,還對那些捕抓呂氏的人予以嘉獎。雖然劉恒當上皇帝確實是靠的運氣,但是坐穩(wěn)帝位就是真的靠實力了。
天時地利人和,加上劉恒之前的小心謹慎還有精心設計,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而劉恒在當上皇帝之后也非常勤政,頒布了諸多新的改革,讓西漢走向了更加繁榮的未來,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章作者:大慧
夾縫求生存的薄姬母子
漢文帝為劉邦第四子,生母為薄姬,這薄姬本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劉邦打敗后,薄姬跟著一眾家眷都成了俘虜,被發(fā)去做苦力,因有些姿色被納入劉邦后宮,可入宮一年多都沒見著過劉邦,還是她少年相交,約定茍富貴不相忘的管夫人、趙子兒,得到劉邦寵幸后,向劉邦說薄姬的種種趣事,還有就是早年間曾有相士說薄姬是龍母之命,劉邦才召幸了薄姬,不久薄姬就懷孕生下了劉恒,自此劉邦很少召幸她了。
劉邦是真的不喜歡薄姬啊,可能一時興起,也可能只是想讓她生個龍子,生了兒子,連個?夫人?都沒混上,只是個?姬?,屬于劉邦的低等妾室。
薄姬是個見過世面,頗有智慧的女人,面對皇帝的疏離,皇后強悍霸道,深知宮廷傾軋,殘忍血腥,必須低調(diào)做人做事,免人嫉恨,方能保住母子的平安,所以她平時待人溫和、深居簡出,不會想方設法吸引劉邦的注意,主動爭寵,也教育劉恒不張揚、不惹禍,母子二人在夾縫中隱忍求生。
蟄居代國,韜光養(yǎng)晦
劉恒七八歲的時候,劉邦將其封為代王,戍邊守國,這本是一件苦差事,可于薄姬母子而言也是逃出生天的唯一機會。
代國位于漢朝北陲,經(jīng)常受到匈奴的侵襲,百姓不得安居,劉邦曾派驍勇善戰(zhàn)的韓王信、嫡親二哥劉喜駐守此地,匈奴來襲,韓王信叛漢投敵了、劉喜畏敵逃回了洛陽,后劉邦命劉如意為代王,但心疼愛子年幼,不忍其奔襲受苦,命國相張蒼代理朝政,將軍陳豨總攬軍政,不料陳豨也帶兵造反了。
于是在蕭何等人的舉薦下,劉恒被選為新一任代王,其實劉恒封代王不是因為他賢知溫良,只是劉邦需要一個可靠地劉氏子孫去坐鎮(zhèn),而劉恒是當時最合適的人。
由此可見,薄姬不受寵,連帶著劉恒也不受父親疼愛,不過薄姬母子不在乎,比起險象環(huán)生的皇宮,代國雖然偏遠,也不失為避亂的好地方。
在代國的歲月里,薄姬悉心教導劉恒,和睦眾臣,輕徭薄稅,愛惜子民,同時代國淳樸豪爽的民風也深深影響著劉恒。
朝堂幾經(jīng)激變
劉恒在代國裝愚守拙之時,宮廷卻幾經(jīng)變故,劉邦去世后,劉盈繼位,呂后徹底掌握朝政大權(quán),清算后宮情敵、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屠戮劉邦子嗣,毒殺趙王劉如意、幽閉至死劉友、逼迫劉恢自裁,劉肥也在幾年后去世,大封呂氏諸侯,呂氏已經(jīng)掌握了劉氏江山的實權(quán)。
劉盈去世后,六個兒子尚都年幼,呂雉前后扶持了兩位少帝,把持政權(quán),呂后去世后,被呂氏壓迫的劉氏宗親與朝臣集團紛紛討伐呂后黨羽,作為最大的就是以周勃、陳平為首的功臣集團,將呂氏重臣全部誅殺。
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誰做新皇帝,雖然是外姓功臣誅呂,但是劉氏宗親都在各封地看著呢,新皇帝不姓劉他們是不會答應的。
劉盈兒子年幼,周勃等人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本事,也害怕這些孩子有呂氏血脈,得勢后會對自己不利,便稱劉盈根本沒兒子,這些都是呂氏子弟,是呂后奪權(quán)的把戲,便劉盈尚在世的幼子都殺了。
?天降皇位?,劉恒入主未央宮
進京誅呂最積極的當屬宗室劉襄(劉邦長孫、劉肥之子),是皇帝人選之一,可因為劉襄為人囂張,又有很強外戚勢力,便被否決了。
此時劉邦尚在世的兒子只有劉恒與劉長了,劉長乃是呂后養(yǎng)子被淘汰,而劉恒素有仁慈寬厚之名,且薄姬苦命人一位,沒有外戚勢力,于是劉恒當選了。
功臣集團去代國迎接新帝登基,劉恒見到使者還害怕是陰謀,找人算了卦大吉,派舅舅先去長安探聽虛實,呂氏集團確實被滅了,才啟程前往長安,住進了未央宮。
劉恒繼位,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外部環(huán)境的一系列激變才讓這個不受寵的皇子有緣皇位,也因為他謹小慎微、裝愚守拙才在亂世得以求生,幸運也好、實力也罷,重要的是劉恒不負眾望,帶領漢朝步入一個新紀元!
漢文帝劉恒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劉恒為人寬厚仁孝,善于治國,在我國帝王史上,是一位非常有名氣皇帝。
劉恒并不是劉邦的嫡長子,最后卻登上了帝位,成為西漢的第三代皇帝,(西漢的第二位皇帝是劉恒的哥哥劉盈的,當時呂后專權(quán),所以劉盈沒有多少存在感。劉盈駕崩后,呂后立了前后少帝,因為是傀儡,這里就不算正統(tǒng)。)
高祖劉邦的作風是比較霸道的,有夫必有婦,呂后的手段也是非常強硬,而劉盈的性格懦弱,甚至可以說是無能,而他也僅僅只在位七年。
在消滅呂氏家族的勢力后,漢朝朝廷扶持了母氏家族比較弱的劉恒為帝,正常情況下,劉恒是不可能當上皇帝的,因為他既不是嫡長子也沒有受到劉邦的寵愛。登上帝位完全是因為運氣好。
呂后專權(quán)時,殺害了許多政敵,很多劉姓王因此被殺,在呂氏家族勢力被消滅后,剩下的劉姓王只剩下了代王劉恒和淮南王劉長,而劉長是呂后所扶養(yǎng),被排除在權(quán)力中心之外。
對于劉恒來說,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劉恒自幼沒有受到過劉邦寵愛,母親薄姬家族勢力微弱,自己被封到了荒涼的代地,卻被大臣們推舉成為皇帝,并且成功的掌握權(quán)力,沒有成為大臣們的傀儡,這簡直就是人生贏家。
而在歷史上,人們通常用仁孝來評價漢文帝劉恒,而且漢文帝的廟號是太宗,說明劉恒本人還是非常有能力的,而他的謚號為文,在歷史學家看來,文通常要比武要好的多,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有這么大的名氣,完全是站在文帝和景帝的肩膀上所得到的,沒有文景之治的基礎,漢武帝也不可能開創(chuàng)出大漢輝煌盛世的局面。
漢文帝劉恒簡介
漢文帝劉恒是漢朝的第五位皇帝,后世稱他與劉啟所統(tǒng)治時期為“文景之治”。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漢文帝劉恒的生平簡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漢文帝劉恒簡介1 漢文帝劉恒,是漢高祖劉邦與薄姬生的第四個兒子,西漢的第五位皇帝。
公元前196年,劉邦平定陳豨叛亂后,封劉恒為代王。劉恒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diào)。呂后去世后,劉邦的舊臣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大臣把諸呂一網(wǎng)打盡,迎代王劉恒入京為帝。劉恒即位后,下定決心要盡快整合皇權(quán)體制,以恢復和加強國家政權(quán)的運轉(zhuǎn)能力。在政治方面,劉恒推行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等政策,使?jié)h朝進入了強盛安定的時期。漢文帝即位三個月后,立長子劉啟為太子。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文帝在未央宮逝世,享年四十七歲,謚號孝文皇帝。
漢文帝的政治方針和措施,使當時社會經(jīng)濟獲得了顯著的發(fā)展,而且他一生都注重簡樸被世人所稱道。
漢文帝劉恒簡介2 漢文帝,劉恒(前202-前157),高祖中子,漢高祖劉邦第4子。母薄姬。前一九六年劉邦鎮(zhèn)壓陳豨叛亂后,封劉恒為代王。高祖死后,呂后專權(quán),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quán)。前一八○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wǎng)打盡,迎立代王劉恒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文帝以儉約節(jié)欲自持,是個謙遜克己的君主。他好[黃老之學],在位二十三年,對穩(wěn)定漢初封建統(tǒng)治秩序,恢復利發(fā)展經(jīng)濟,起了重要作用。文帝與其子景帝的兩代統(tǒng)治,歷來被視為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劉恒在劉邦的眾多兒子中是很幸運的。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呂后僅生了一個,即惠帝劉盈。在惠帝去世后,呂后為了使自己長期掌握政權(quán),對劉邦其他的兒子們大開殺戒,呂后共害死了四個。劉邦的大兒子劉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終。呂后最后死時,劉邦的八個兒子只剩下了劉恒和劉長。在劉邦的眾子中,劉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這和他的母親有關。母親薄姬原是項羽所封魏國王宮的宮女,在劉邦打敗魏國后,將許多宮女選進自己的后宮,后來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劉恒。但劉恒出生后,薄姬卻遭到劉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沒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劉恒從小就做事小心,從不惹是生非,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劉恒七歲時,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舉他做了代王。雖然地位沒其他王子那樣顯赫,但這恰好幫文帝躲過了呂后的迫害,幸運地活下來,后來又幸運地登上了皇位。劉邦的舊臣陳平和周勃在呂后死后,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然后商議由誰來繼承皇位,代替當時呂后立的小皇帝劉弘,他們覺得劉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tǒng)。最后,他們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恒赴長安繼承皇位。劉恒見到使者,開始并不是很高興,相反,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屬臣們也意見不同,有的認為是一個陰謀,有的則分析說不會有假。
劉恒決定用占卜來決定吉兇。結(jié)果達到一個“大橫”的占卜結(jié)果,這個結(jié)果的意思是:大橫所裂的紋路很是正當,我不久要即位天王,將父親的偉業(yè)光大發(fā)揚,就像啟延續(xù)禹的那樣。占卜的人向他解釋天王即是做天子,比現(xiàn)在一般的王要高一級。為了以防萬一,劉恒在向長安進發(fā)的過程中一步步小心從事,深怕又中了計,喪命黃泉路。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探聽虛實,二是離長安城五十里的時候,又派屬下宋昌先進城探路。最后,小心的劉恒終于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平安地繼承了皇位,住進了未央宮。軟硬兼施,鞏固權(quán)勢因為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負責守衛(wèi)皇宮、京城,從根本上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對于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于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也恢復了稱號和封地,同時,對于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分別賞賜、分封。這些措施使文帝的帝位得到鞏固。除了用拉攏的手段鞏固權(quán)勢外,打擊重臣也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這方面主要是對大功臣周勃的處理。周勃因為擁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上朝結(jié)束后,出來時總是很驕橫的樣子,似乎也不把文帝放在眼里。而文帝對他更加有禮,經(jīng)常目送他離去。有大臣勸說文帝,不該對周勃這樣重禮,有失君主的身份。從此,文帝的神色變得越來越嚴肅,而周勃則越來越敬畏。周勃的屬下及時提醒他:小心功高蓋主,引火燒身。周勃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了。于是辭去了右丞相(漢時以右為上,陳平當時是左丞相,相當于副職)的職務,文帝很快也答應了。
一年后,因為陳平謝世,文帝又任命他做丞相,但僅十個月后,文帝又以列侯歸封國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職。當時,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長安,這給京城的糧食供應增加了負擔,所以,文帝就下詔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即使朝廷恩準留在京城,也要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封國去。但很多人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留在京城,這使文帝很生氣,便讓丞相周勃帶頭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職務。在后來有人舉報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謀反之心時,文帝馬上把他抓捕。周勃趕忙通過文帝的舅舅薄昭向文帝說明實情:被罷免丞相職務后害怕被抓,所以家中有些防備,但卻沒有反叛之心。文帝在重新調(diào)查后,沒有發(fā)現(xiàn)周勃謀反的事實,便釋放了他。這和封建時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確實很寬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1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