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古人為什么不吃蝗蟲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就當下社會來說,各種各樣的美食數(shù)不勝數(shù),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往往都躲不開被送上餐桌的情況,而即便是蝗蟲,也是成為了我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且烹飪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不知道大家都沒有吃過呢?
就營養(yǎng)方面來說,蝗蟲富含大量的蛋白質,是營養(yǎng)極佳的美食,而在經過油炸之后,更是香酥可口,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有些吃不下去、難以入口,但其作為美食他的價值,甚至是比牛羊肉都要昂貴,那么既然是這樣,在古代的時候,發(fā)生蝗災百姓們往往無糧可吃,那么蝗蟲數(shù)量那么多,為什么難民都不吃蝗蟲呢?
古人迷信,對蝗蟲懷有敬畏之心,不敢捕殺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對于世界的認知有限,而當蝗災發(fā)生的時候,百姓們對此往往是束手無策的,而對于蝗災這樣的事件,他們無法做出解釋,那么也就將其“神話”了,認為蝗災的發(fā)生是上天的懲罰,這樣一來在解決上,便是選擇祭祀等手段,而祭祀的對象就是所謂的“蝗神”。這樣一來,蝗蟲也就成為了那所謂“蝗神”的使者,那么又怎么會捕捉了吃呢?
蝗蟲缺乏熱量,不足以飽腹充饑
大家也都知道,人類的生命維持,消除饑餓感需要的是熱量,而熱量的主要來源則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大家常吃的糖類、谷物、水果等等,可以說糧食是維持人類生存的重要保障。而蝗蟲雖然是具有豐富的蛋白質,甚至是蛋白質含量高達75%,但是它卻是典型的低熱量食物,也就是說吃蝗蟲并不能給人類提供多少熱量。這樣一來雖然蝗蟲數(shù)量眾多,但是卻并不能維持難民的生存。
蝗蟲流動性強,很難大規(guī)模捕殺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捕過蝗蟲吧,是不是很難才能捕捉到一只呢?現(xiàn)實就是這樣,蝗蟲并不是靜止在莊稼上的,它是屬于流動性的大軍,而且十分的靈活。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并沒有什么有效的工具,單純是靠手動的話,能夠捕捉到的蝗蟲數(shù)量屈指可數(shù),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大肆捕捉,而且已經是難民了,捉蝗蟲還要浪費大量的體力,真的是得不償失,所以往往也就眼睜睜的看著蝗蟲過境了。
醫(yī)療條件差,容易得病
對于古代的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大家都是可以想象的,雖然是蝗蟲可以食用,但是蝗災的發(fā)生,往往是伴隨著災民的流離失所,很多時候也都伴隨著瘟疫、鼠疫等等,而蝗蟲也難以保證是不是帶有病菌的,一旦食用,沒有造成感染還好,如果是造成了感染,那么在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之下,等待災民的只有死亡了。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在古代的時候蝗災發(fā)生時,難民之所以不以蝗蟲充饑,首先是古人的迷信,其次是蝗蟲雖然能吃,但不足以充饑,而且很難捕捉。
對于所有的農民朋友來說,最不愿意看到的救贖蝗災了,這些害蟲不僅會啃噬莊稼農作物,而且蝗蟲一般都是成群結隊的行動,一般一次行動就是一窩,往往就能將農民們辛辛苦苦種植了一年的農作物全部都啃噬干凈。
現(xiàn)代人都非常害怕蝗蟲,更何況是古代人了,他們并沒有現(xiàn)代這樣的應急措施,在蝗災發(fā)生的時候,往往都是束手無策,而且隨之而來的就是饑荒了,根據(jù)中國的歷史記載,在公元前221年開始的秦朝的時候,蝗災差不多8.8年就會發(fā)生一次。
但是到了兩宋的時候,更是縮短到了3.5年就會發(fā)生一次蝗災,等到了1271年的元朝開始,幾乎兩年就會發(fā)生一次蝗災,這種受災范圍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國家了??墒窃诨认x到來的時候,為什么那些災民們看到這么多高蛋白的食物的時候,卻不愿意在餓著肚子的時候抓這些蝗蟲來充饑吃了,反倒是寧愿餓死也不吃,或者是寧愿去吃那些樹根樹皮都不愿意吃它們呢?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災民們并不是不愿意吃蝗蟲,更有甚者在唐朝的時候,公元628年,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京城鬧蝗災,當時李世民親自抓了幾只蝗蟲,并當眾吃下去?;噬隙奸_始帶頭吃蝗蟲了,百姓卻還是有的不愿意吃蝗蟲,這究竟是為什么?
其實在古代時候的蝗蟲和現(xiàn)在大家吃到的飼養(yǎng)的蝗蟲完全不一樣,古代的蝗蟲因為沒有被馴化,它們野性非常的強,飛行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很難捕捉。要知道這些蝗蟲如果你想抓個一兩只的話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你想要抓到一家五口人吃的,那就比較困難了,也就是說,有些人并不是不愿意吃,而是因為吃不到。
而且在古代的時候,捕捉的工具也比較的落后,可能現(xiàn)代抓蝗蟲一分鐘搞定一頓,但是在古代就非常的艱難了。如果要那些災民去抓大量的蝗蟲來吃的話,他們所消耗的體力要比吃蝗蟲得到的能量更大,簡直就是得不償失。
而且蝗蟲不僅難抓,還非常的難吃,并且蝗蟲雖然很多,但是也并不是無限量的,因為蝗蟲們吃完一個地方的莊稼之后,它們只會立馬遷徙到另外一個地方,根本就來不及抓。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古代的時候,大家的思想還比較的封建。
古人都覺得蝗蟲其實是老天爺派來懲罰凡人的,不僅不能抓來吃,而且還要好好地供奉著,甚至還有的人還會建立專門的蝗蟲苗,以此來祈求老天的寬恕,你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誰又會去捕捉蝗蟲?大家都只好乖乖的挨餓不可了。
我們知道,與現(xiàn)在相比,古時地多人少,可還是有很多人餓死,主要就是因為那時的他們無法像我們現(xiàn)在對災難有很好的預防和救助措施,很多人只得活活被餓死?;葹囊彩钱敃r古人所不愿面對的天災之一,蝗蟲過境,寸草不留,百姓一年的收成也就這樣毀于一旦。
現(xiàn)在的我們提到蝗蟲,想起的就是它富含蛋白質,是一道美味佳肴,而且還是治病良藥,可以幫人暖胃,消食,止咳等。既然蝗蟲可以食用,還有這樣的好處,那在鬧蝗災時,古時候的百姓為什么不吃蝗蟲來度過災年呢?
有一個很現(xiàn)實的原因,古人很早就知道蝗蟲可以食用,史書記載?唐朝德宗年間,東自海,西盡河隴,蝗蟲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盡,百姓饑,捕蝗為食。?既然已經知道蝗蟲能吃,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被餓死呢?因為人力能捉到的蝗蟲很少,根本不夠吃?;认x一出現(xiàn)就是密密麻麻,來勢洶洶的的,給人一種能夠遮云蔽日的錯覺,而且移動速度極快,還能長距離遷徙,等百姓反應過來時,蝗蟲已經逃之夭夭了,根本捉不到幾只。
就算僥幸捉到了,蝗蟲那小體積也不夠吃,人們損失的是一年的莊稼,就這一點蝗蟲根本只是杯水車薪。所以吃蝗蟲度災,只是我們的美好想象罷了,古時根本實現(xiàn)不了。更糟糕的是,蝗蟲與旱災是相伴而生的,有久旱必有蝗的說法,人們不僅要面對蝗蟲,還要面對旱災,再加上當時交通不便,消息堵塞,朝廷無法提供有效的賑災之法,才會造成餓殍遍野。所幸的是,現(xiàn)在幾乎已經沒有蝗災了,而且我們有著很好的防護措施。
古人不吃蝗蟲的另一個原因是受封建迷信的影響,他們認為天降災難,是認為人們惹怒了神明,所以對于天災,有時人們會選擇祭天祈神來請求神明的原諒。古人對蝗蟲并沒有很深的了解,他們曾將蝗蟲稱為蝗神,對其心存畏懼,所以就算知道蝗蟲可以食用,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去嘗試的。不過這個說法有令人質疑之處,危及生命時,有些人什么都干的出來,又會在意什么不存在的神明。所以根本原因就是蝗蟲古人是捉不到,吃不住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