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食其其實是被韓信坑死的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秦末時期貌似喜歡烹煮“人”,項羽威脅劉邦要烹了他的父親、妻子,劉邦只能以“無賴”應(yīng)對。他賭的是項羽不會烹而不是不敢烹,可見當(dāng)時烹殺是一種常見的“刑法”。
劉邦家人幸免于難,酈食其卻被齊王田廣給烹了。酈食其之死,韓信要負絕大部分責(zé)任,說他坑隊友絕對不算錯。主動坑人,要么為仇,要么為利,韓信為了自己利益。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讓他主持關(guān)中之戰(zhàn)。韓信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章邯一個措手不及。劉邦拿下關(guān)中,才有了東出中原與項羽爭霸天下的條件。
劉邦知道,單憑自己絕對打不過項羽,更何況自己與項羽拼個你死我活,最后讓其他諸侯撿了便宜?打項羽自然要一起打。項羽是西楚霸王,也是諸侯的眼中釘肉中刺,除掉項羽符合諸侯的利益。于是諸侯與漢軍聯(lián)合了。
項羽去齊國平亂,劉邦則率56萬大軍攻下了楚國都城彭城。項羽一看老巢被占,帶著3萬大軍返回楚地,大敗劉邦。劉邦從彭城跑到滎陽才停下來。
諸侯一看劉邦如此不堪,紛紛表示:我們是被劉邦逼得,一直是身在漢營心在楚。項羽對他們的話自然不信,現(xiàn)在不過是騰不出手,解決劉邦后就輪到這些墻頭草了。
魏王豹更是封鎖河?xùn)|關(guān)卡,堵住劉邦西歸關(guān)中道路。劉邦這下抓瞎了,自己被圍在中原了。好在韓信收攏殘兵回到劉邦身邊,他對劉邦說:“您在這里對抗項羽,我呢自西向東為您解決這些諸侯王,然后我們包圍楚軍?!?/p>
韓信提出的戰(zhàn)略是正確的,漢軍被圍住,對劉邦會越來越不利,劉邦只能寄望于自己拜的大將。韓信不負眾望,先后平定魏、趙、燕,在他準(zhǔn)備拿下齊國的時候,齊國投降了。齊國投降是因為酈食其。酈食其是個人才,尤其口才了得。
劉邦與項羽在滎陽一帶對峙的時候,酈食其說服劉邦占領(lǐng)糧儲重地敖倉,為漢軍最后贏得項羽提供了充足的糧草保障。酈食其追隨劉邦自然為了功名利祿,若他說服齊國投降,封侯拜相應(yīng)該不難。
劉邦也想讓酈食其試試,萬一真的兵不血刃拿下齊國呢?至于韓信,該打還得打,畢竟有了軍事壓制,酈食其更好談判不是。
酈食其到了齊國后,很快就說服齊王田廣與漢聯(lián)合。田廣如此痛快,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了。一方面韓信先后滅掉魏、趙、燕三國,兵鋒正盛不宜抵抗。另一方面,自己為了項羽與漢開戰(zhàn),不符合己方利益,就算贏了韓信,項羽還能拿出更多的封賞不成?
有了上述考慮,田廣痛快答應(yīng)了酈食其。酈食其解決了齊國,韓信卻傻眼了。拿下趙國后,他為張耳請功,讓他當(dāng)上趙王。這不是韓信多“公平”,而是為自己將來拿下齊國做打算:張耳都封趙王了,我韓信就勉為其難當(dāng)個齊王吧。
韓信這邊正想著齊王后的事,結(jié)果傳來田廣歸漢的消息,這讓韓信如何不惱火。《史記》上記載,韓信受到縱橫家蒯通的“蠱惑”后,才決定不顧酈食其死活,執(zhí)意攻打齊國。殊不知,若酈食其沒有觸犯韓信的利益,韓信會坑他?利益之爭往往是不顧生死。
酈食其這邊意氣風(fēng)發(fā),正與齊王喝酒呢,突然聽到韓信攻打齊國,知道自己要涼了。田廣被氣壞了,與其說他生酈食其的氣,不如說是生自己的氣——怪自己太天真。酈食其被田廣烹了,也算是為齊國祭旗吧。
酈食其的死對劉邦沒太大的影響,拿下齊國才是關(guān)鍵,漢軍沒了后方威脅,又有韓信這股生力軍加入,楚漢戰(zhàn)爭即將進入新階段。
劉邦著急對付項羽,一時沒想到對韓信進行封賞。韓信心想,得提醒下漢王。于是有了韓信要求為齊國設(shè)立假王的事情。齊國除了韓信,誰還有資格做假王?
劉邦接到韓信的信,破口大罵:我這等著救命呢,你倒要挾我來了?罵歸罵,劉邦還得安撫韓信,畢竟自己真得靠韓信救命呢。不過這事,劉邦已經(jīng)記在自己小本本上了,將來算總賬!
韓信為了自己的利益,一邊坑害漢朝功臣,一邊要挾君主,誰知道將來會不會干出更出格的事情?所以啊,韓信的命運,從坑殺酈食其就注定了。韓信坑殺酈食其,自己也被蕭何坑死,這也算報應(yīng)吧。
酈食其也有自己的原因,他虎口奪食,掠奪韓信的利益,卻不考慮自己的后路。酈食其或許沒有想到韓信會坑自己吧。我們不僅要防備外面的競爭對手,內(nèi)部的“敵人”一樣兇殘?,F(xiàn)實中往往會被自己人坑。
韓信擅自發(fā)兵襲齊的時候,真的不怕酈食其會因此而死,強制攻齊造成漢高祖的謀臣酈食其被害,高漸離沒考慮過不良影響,主要是因為高漸離的很固執(zhí)己見,他存有自私心,要想突顯它的勇敢,本以為能力很強。由于高漸離為邀功進攻趙國,造成公輸覺得酈食其要在騙自己,因此還把謀殺了。劉邦手下優(yōu)異的謀臣酈食其在提議漢高祖不必撤到陜西關(guān)中,反倒需要在有害的局勢下再次往東攻擊劉邦,以產(chǎn)生“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大行之法,距蜚狐之口,守龍?zhí)吨颉钡木謩荨R呀?jīng)北伐戰(zhàn)爭的高漸離已取得前所未有的獲勝——井陘之戰(zhàn)中制勝,俘獲趙王歇,接著驅(qū)使燕國繳械投降,如今北方地區(qū)只剩下最難啃的骨頭——趙國。
而酈食其剖析,趙國從古至今都是非常富強的諸侯王之一,它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非常多,且軍力富強,如果想強制應(yīng)用戰(zhàn)斗力吸引趙國得話,則肯定會耗費漢軍很多軍力資金,因此,最管用且費用最少的方法就是派說客前去勸說,以友誼方式讓趙國繳械投降。而最理想的說客恰好是酈食其自己。酈食其不負所托,齊王田廣同意投漢背楚,而且撤除對漢軍事防御力。但已經(jīng)這時,高漸離率軍直搗黃龍,攻占趙國國都,齊王田廣逃遁。高漸離攻齊同樣存在著自私心,這個人就是率軍戰(zhàn)斗的大將,不戰(zhàn)斗如何反映自身價值,酈食其憑三寸不爛之舌讓擁兵二十萬的齊王田廣繳械投降,這確實讓長期曝師在外面的將士們心里很不均衡啊。
因此,高漸離在趙國早已繳械投降的情形下仍然發(fā)兵進攻有著一部分正規(guī)依據(jù)的,而他的不正確便是取決于用戰(zhàn)斗力平定縣趙國以后想自立為王,才讓處在困境的漢高祖覺得高漸離在要君。這件事情也幫韓信之死做了鋪墊。
說到漢朝時期的酈食其其實也還是挺厲害的一個人,這個人雖然看上去不怎么出名吧,但是他可厲害了,他幫助了劉邦很大的忙了,但是最后這個人還是死了,而且是被害死的,話說好像是韓信給害死的,那么這到底是不是真的,酈食其真的是被韓信所殺嗎?酈食其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一起來揭秘分析看看吧!
有個成語叫高陽酒徒,就是指酈食其。酈食其,高陽(今河南杞縣)人,好讀書,因家境窮困,屈尊當(dāng)了一名看門小吏。秦末大亂,英雄輩出,路過高陽的大將很多,酈食其問其姓名,連連搖頭。
劉邦起義后,曾率軍經(jīng)過高陽,酈食其認為劉邦可成大事,便想辦法接近,想投靠劉邦。當(dāng)酈食其托人終于在旅館見到劉邦時,劉邦卻坐在床上,侍女正為他洗腳,十分傲慢。酈食其見劉邦傲慢,也不下拜,然后直奔主題,向劉邦建議先取陳留(今河南陳留),以陳留為軍需補給之地,然后進軍關(guān)中,做到進退自如。
劉邦聽了他這一番高論,正中下懷,馬上推開侍女,以上賓相待。隨后,酈食其親赴陳留,在沒說動縣令歸附的情況下,將縣令灌醉,打開城門,將劉邦的軍隊引進了城中,為劉邦輕松拿下了陳留這一重要軍事基地,酈食其因功被劉邦封為廣野君,從此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
酈食其隨劉邦入關(guān)的過程中,又立了一大功,那就是劉邦攻打秦朝峣關(guān)時,酈食其帶了大量珍寶,去收買了峣關(guān)守將,麻痹守將,使劉邦通過偷襲輕松奪取了峣關(guān),為進軍咸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從酈食其在劉邦南征北戰(zhàn)的表現(xiàn)和功業(yè)來看,確實是個聰明人,但他的死,卻也是因為聰明,結(jié)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漢三年(前204)九月,燕趙已定,唯齊國未下,劉邦遂命韓信東征齊國。當(dāng)時,田廣為齊王,田橫為齊相,麾下二十萬軍隊。韓信手中兵馬雖然不足,但他智勇雙全,威震四海,戰(zhàn)爭中以少勝多簡直是家常便飯。所以,田廣畏懼。
酈食其喜歡賣弄,這時,他向劉邦自請去招降齊國,劉邦同意了。于是,酈食其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田廣、田橫罷兵投降,又寫信給韓信,讓他退兵,說已經(jīng)招降了齊王。同時,田廣因已歸附劉邦,撤掉防守,縱情玩樂去了。
但韓信聽說酈食其沒費吹灰之力就說服齊王歸降,心里很不服,竟乘著夜色,帶兵攻入了齊國。田廣大怒,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立即將酈食其烹殺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3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參,西漢奇葩丞相,整日喝酒卻被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