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胤禩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雖然都是皇子,但在康熙眼里,不同的出身,在他那兒得到的關(guān)注和寵愛,自然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大家也看到了,作為八皇子的胤禩,其實在皇位的爭奪中,算是胤禛最大的對手。僅從出身來看的話,胤禛和胤禩相比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此外后者無論是在官場還是民間,都有一大幫的擁戴者,但最終他還是沒有當上皇帝,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其實作為皇帝來說,起先的時候,這兩個皇子都是被排除在繼承人的爭奪資格之外的,這從他一開始立胤礽為太子完全可以看出。縱然如此,胤禩卻憑借自己的天賦與努力,讓康熙很快就對他刮目相看,那時候他只不過7歲,就比其它皇子,更受皇帝的賞識。
也許是這個皇子小小年紀就表現(xiàn)出不凡的氣象,使得皇帝數(shù)次出巡時,都將他帶在身邊。等胤禩17歲的時候,皇帝就授予了他貝勒爺?shù)木粑?,遠比其它皇子授爵要早,可見皇帝對他的器重。更難得的是,此時的胤禩并沒有因為貝勒爺?shù)纳矸菥蛪喝艘活^,反而是為人低調(diào)謙遜,從來不與人爭功,更是受到很多皇子和朝中官員的支持。
無論其它皇子之間怎樣勾心斗角,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沒有把胤禩當成政敵來看待。然而隨著胤礽被廢,諸位阿哥也是看到了機會,暗流涌動的“九子奪嫡”終于開始浮出水面。胤褆在向皇帝提出自己繼承皇位被否決后,就提出讓胤禩當太子的建議。
事實上他不提還好,一提反讓皇帝大為光火,認為他們是在下面串通好的,把對他的不滿情緒,也波及到了胤禩的身上。雖然受到了皇帝的打壓,但朝中還是有很多人,普遍對于胤禩看好,甚至有官員在被皇帝問及立儲一事時,仍然將胤禩作為人選提了出來。
事實上當時皇帝的心意,還在胤礽身上,此舉果然讓皇帝十分不喜,遂以其出身為由,否決了朝臣的一致請求。為了堵住諸位大臣的嘴,皇帝甚至斥責胤禩品行不端、屢屢肇事等不堪言論。聽了他的話,朝臣自然不敢多言,大家都知道,這是皇帝找出來的借口,胤禩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
對于皇帝來說,他之所以不愿意讓胤禩繼位,主要還是認為這個皇子,與漢臣走得太近了。當然,這與胤禩的老師何焯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以他為首的漢族讀書人,普遍對于胤禩寄予了很大的期望,這正是皇帝所不愿意看到的。因為在他的朝堂上,并不愿意讓漢人出來做官。在皇帝看來,如果更多的漢人充斥在朝堂上,對于滿清的統(tǒng)治是極為不利的。正是因為胤禩處理不好這個致命環(huán)節(jié),才使得皇帝一直對其采取排斥態(tài)度,到死都不可能同意讓他上位。
其實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第一次康熙臨終皇位之爭。四阿哥明顯已經(jīng)成為康熙最信任的人,所以,康熙只把四阿哥一個人叫到了床前,跟四阿哥說了一大堆,意思大概就是讓他擔負起國家的重擔,善待他的兄弟們!近水樓臺先得月,四阿哥這已經(jīng)占據(jù)了極大的優(yōu)勢了!八阿哥只能跟眾位阿哥跪在屋外面傻傻等待!屋里什么情況,他們完全一丁點都不知道,等到他們進去后,康熙說了句不清不楚的遺言就去世了!
其次就是隆科多這塊兒,表面上隆科多應該算作康熙的人,他既沒投靠四阿哥也沒投靠八阿哥,但是他確是一個關(guān)鍵人物,他身為九門提督,手中掌握著京城中2萬兵馬!換句話說,他想擁立誰,誰就能夠上位當君王!八阿哥沒有依靠他跟佟國維的關(guān)系把這位手握重兵的人給拉過來,這就是他一個非常致命的失誤!
或許八阿哥自認為憑借西山豐臺大營那些兵士足以平復京城的內(nèi)亂!這副自信滿滿的樣子也是雍正接旨成王后他們哥幾個為何一直不跪的原因,心里有底!可惜他們千算萬算都沒算到老十三到豐臺大營能夠如此輕易的拿到兵權(quán),這也朱定著他們想要兵諫都不可能了!所以他主動跪下,稱呼萬歲!
事實證明,八阿哥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只不過他準備的還是不夠充分,忽略了隆科多跟十三阿哥這兩個人的能力!沒有兵權(quán)就沒有話語權(quán),他也只能乖乖認熊,或許這就是他的命吧!
隨著康熙的上位成功,八阿哥還是被委以重任的,不過雖然是委以重任,但是他們八爺黨的勢力在不斷的遭受打擊,李衛(wèi)和田文鏡加上年羹堯的權(quán)力一天比一天做大,他們對于八爺黨的羽翼在逐漸的剪除!
一朝天子一朝臣,八阿哥也知道這是躲不過去的,所以他必須先發(fā)制人,在雍正沒有把哥幾個鏟除掉時,先把雍正的權(quán)力架空,于是他聯(lián)合八位旗主王爺,打著對雍正推行新政的不滿,來了這么一次八王逼宮!
這次八阿哥可謂是隨著歲數(shù)大了,算計也多了,他這回可是牢牢的把西山大營給控制住了,八位旗主王爺帶來的兵控制著豐臺大營!京城內(nèi),隆科多自打雍正登基之后自恃居功至偉,官也越做越大,開始膨脹起來,而雍正也發(fā)現(xiàn)了他結(jié)黨營私,于是已經(jīng)開始準備著手對付他了!此時此刻,他聯(lián)合八阿哥跟著八阿哥一起實行八王逼宮!
這次可穩(wěn)定多了,宮內(nèi)宮外所有的兵馬都被自己掌握,然而這一次他失算就失算在沒有控制住兩個人,一個是張廷玉,一個是十三阿哥!對他們的忽視,也是造成八阿哥這輩子最后的光芒!張廷玉憑借一番言論,對八王議政做了詮釋,這讓在場的旗主王爺臉上都紅了一圈,也讓八阿哥頓時啞口無言!這就為十三阿哥調(diào)兵爭取了極大的時間!
這個時候的十三阿哥已經(jīng)是風燭殘年,病入膏肓了,天天上朝只能靠人抬著,就這樣病懨懨的才沒被八阿哥所重視!偏偏就是這個十三阿哥,仍舊憑借個人魅力,到豐臺大營硬是活生生把兵帶了回來,這個時候的八阿哥只能只能深感無奈,兩次奪位都失敗了,也再沒有機會了!八阿哥也不抱有什么希望了,所以他只能說了這么一句話,皇上四哥,兄弟們就等著你來殺了!
兩次爭奪大位皆以失敗告終,八阿哥胤禩空有一番抱負,卻未能施展才華,既然出生在帝王之家,卻不能夠成就帝王之名,而平時一向沉穩(wěn)的四阿哥卻能夠獨善其身!他輸在了哪里?他輸在了沒有認清形勢,他輸在了身邊都是文人墨士,他輸在了心地善良,人緣太好!這就是他的失敗之處!
胤禩玩的是人多勢眾,一呼百應,靠的是勢。若是換個平庸的君主,老八或許能得手。
可問題是康熙老爺子著實太精明了,對胤禩這種拉山頭扛大旗的把戲壓根兒就不看在眼里,這反而說明了他的野心。
斃鷹事件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
那會胤禩母親故去2周年,胤禩看見他的父親又去塞外玩了。一生氣,就沒去請安,然后送了兩只鷹表孝心,并派人去說明沒有去請安的原因??滴跄菚r候正好喜歡鷹那種寵物,倒也沒挑老八的錯,可是打開禮盒兩只鷹都死了,康熙便以為胤禩以鷹比喻他,咒他早死,氣得快瘋了。本來就對胤禩印象不好,這下真的沒戲了。
死鷹事件很可能是有人暗中下毒手陷害,但個人認為,康熙是順水推舟,正好利用了這件事??滴豕亲永镞€是有血緣、等級之分的。老八的血統(tǒng)不純正,再加上之前種種所為,所以必然失敗。
清朝是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康熙更是一代大帝,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之后平三藩,打擊外來侵略者,無不顯示他的文治武功。但是康熙晚年九龍奪嫡也讓他傷透了心,九龍奪嫡最后的結(jié)果是勢力大的八阿哥沒有當皇帝,反而藏拙的四阿哥當了皇帝,究竟原因是什么呢?
八阿哥胤禩在老爸康熙活著時候,繼位的呼聲最高,八阿哥胤禩的交際能力特別強,當時的朝中大臣有一大半都非常中意胤禩。對于太子位置的爭奪,八阿哥胤禩太過于熱衷,有的時候為了群臣,他敢于頂撞康熙,這就意味著他敢于挑戰(zhàn)皇權(quán)??滴跣睦飼氲?,如果八阿哥胤禩當了太子,朝中還有這么多人支持他,自己的地位就會受到威脅。所以,潛意識中康熙就已經(jīng)把八阿哥胤禩pass掉了,比如項羽能力大,力拔山兮氣蓋世,不一樣失敗了嗎?
八阿哥最后輸原因有三:首先就是八阿哥太高調(diào)了,有句話叫做高點做事低調(diào)做人,但是八阿哥一直都很高調(diào),一點都不會藏拙,,八阿哥在朝廷中的名聲極好,做事也比較圓滑,在民間就有人認為八阿哥賢良,這就很有問題了,康熙帝作為一代大帝,自己都還沒死呢?兒子就這么著急肯定會不高興啊,自然八阿哥離皇位也就越來越遠了。這個和胤禛就沒法比較。
胤禛此人你從來看不出他有奪嫡之心,他把自己的心事隱藏的非常深,而且胤禛辦事比較牢靠,康熙晚年時候總喜歡同時安排幾個阿哥一起去做事,每次胤禛都辦的非常完美,自然康熙對胤禛的感受就比較深。
胤禛做人還比較狠,在宮中和地方都有自己的勢力,宮中守衛(wèi)隆科多和胤禛關(guān)系非常好,在地方上有年羹堯作為策應,從這里就能看出胤禛在軍方的勢力要遠遠強于八阿哥。
八阿哥是康熙眼中的紅人,但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這是由于太監(jiān)的疏忽,把八阿哥送給康熙的鷹弄得奄奄一息,換言之,康熙認為八阿哥送自己半死不活的鷹是詛咒自己,是讓自己早點死的意思,這也是康熙對老八的誤解,也就是從送鷹事件起,康熙不再寵愛老八了。
失去競爭的優(yōu)勢后,老八沒有沉寂下來,反而加緊支持同黨十四阿哥胤禵上位,也就是說,八阿哥始終是四阿哥胤禛的強勁政治對手。一刻都沒消停,當四阿哥胤禛(雍正)稱帝后,老八又口無遮攔,不肯稱雍正為帝。失敗了還這么嘴硬,雍正這才對他以后進行了打擊報復。
宮廷斗爭中,往往強勁的政治對手都沒有好下場,相反窩囊的或者能力不大的人,最后往往下場不錯,比如漢獻帝,劉禪和孫皓等人,雖然能力不怎么樣,結(jié)果都不錯。
漢朝的呂后和戚夫人,劉邦的妃子那么多。為什么偏偏呂后把戚夫人砍成了“人彘”呢?還不是戚夫人活著時受劉邦的寵愛,時時刻刻打壓呂后,等劉邦死后,呂后還不好好報復一下嗎?
八阿哥的下場和戚夫人的下場差不多,生前多榮光,失敗后就有多悲慘。
雍正(四阿哥)做了皇帝后,雍正將與老八胤禩親密之人盡行遣散,對胤禩予以孤立,并多次敲山震虎威脅老八。雍正處處刁難老八,胤禩(老八)本人也多次受罰,比如,雍正斥責老八監(jiān)工不力,因為粉刷的油漆味太大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雍正讓胤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在太廟前一晝夜。這不是當面侮辱老八嗎?多大的一件事??!
雍正時時刻刻想報復老八,時時刻刻想打擊老八,不管做得好還是不好,老八總是不能使雍正滿意,換言之,雍正和老八不對眼
最后,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雍正干脆將老八囚禁于宗人府,這還不算,逼著老八改名字,雍正想徹底打垮老八,讓他永遠消失。
胤禩(老八)在被數(shù)度催促逼迫后被迫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打擊還沒有結(jié)束。雍正將老八打翻在地,然后狠狠踩上一腳。
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歷數(shù)胤禩(老八)、胤禟(老九)、胤禵(老十四)等罪。他三人原來是一伙的,和老四雍正爭皇位
六月初一日,雍正將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狀頒示全國,議胤禩(老八)罪狀四十款,議胤禟(老九)罪狀二十八款,議胤禵(老十四)罪狀十四款,給老八定的罪過最大。九月初八日,據(jù)說胤禩因病死于監(jiān)所,民間認為他是被雍正毒死的。 能力最大的老八就此退出歷史舞臺,謝幕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04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